莘莘学子即将迎来毕业季,难别校园的舒适环境,却也得快步迈向人生的新阶段,每一阶段的毕业生都有不同的心境,高考生是松了口气,大学生是心气又被提了起来。
大学生们大多在毕业时先去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在遇到学历不足、能力不够,经验不丰富这些被决绝的理由以后,部分学生开始思考是否非要专业对口,有些家长还会泼出一碗凉水:
谁叫你当初不听劝,不去报考师范,或是护理也行啊。

在家长的眼中,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能进编制,顺利成为教师、护士,殊不知近些年来编制工作也在发生变化,
部分岗位已经被移出了编制内,不再是“铁饭碗”了。
享受编制内工作的待遇,受人尊重,收入稳定,这是很多同学选择编制工作的初衷,于是教师编、公务员、事业单位越发炙手可热,
但是大学生和家长们要明晰的是,
“铁饭碗”不铁了,
这3大岗位成了“编织弃儿”。

法检书记员,
这一职位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协助检察院的工作,工作内容也比较简单,之前是属于在编行列的,但是由于这份工作的可替代性比较强,所以很多毕业生纷纷报考。
这就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于是在编制改革中,法检书记员被移除编制,
有此报考意向的同学需要注意,若是真的喜爱这份工作可以尝试,若是奔着“铁饭碗”去的要慎重考虑。

新入职的护士,
很多家长很愿意让女孩子去报考护理专业,毕业以后进入大医院,工作稳定压力也不大,而且还有编制身份,何乐而不为?
公立医院的护士编制身份迎来了新变化,之前已经是编制身份的,可以继续享受编制待遇,
但是新入职的护士,需要签订合同,变身成为了“打工人”。

大学教师,
这一工作是很多同学羡慕的职业,大学老师富有学识,而且时间自由,有的高校不用坐班,老师工资又很高,
但是大学老师的身份公立校的中小学教师不同,很多人都没有编制。
有的大学聘任老师采用的是合同制,也就是人事代理教师,这些老师在校内任教,
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工作也很稳定,一般不会随意流动,
所以编制改革将其移出编制影响不是很大。

术业有专攻,大学老师与中小学教师不同,是否在编影响不大
大学教师虽然时间安排上比较自由,但是一般都是学术性工作者,每年各大高校对于教师的研究会有安排,
定量完成某项研究,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带领学生开拓新项目。
有的高校也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但是很多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职称更升一级,在学术领域的研究再进一步,
也想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更加热爱学术研究,所以会主动申请科研或是大创。

对于这些醉心于学术的老师们来说,研究成果远比到手的工资和编制要重要的多,
而且国家和高校也会给科研的项目投入资金,很多老师的研究成果颇丰,到手的奖金也很可观。
这样就无需去在乎编制了,术业有专攻,
发表论文,带领萌新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
让他们有所成就,这是让大学老师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宇宙的尽头并非是编制,大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往往更能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大学生们要是有考编的想法,可以尝试竞争激烈比较小的特岗、三支一扶岗位,
在选择之前看好工作地点自己是否能接受,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备考。
其次编制内的工作也并非是唯一选项,
很多同学考进编制以后也会有放弃的念头,很可能是与自己的理想不匹配,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选择让自己有归属感的工作。

另外大学生若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也要趁着自己涉世未深,心情不那么浮躁的时候抓紧备考,
这个时候效率更显著一些,等到了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来备战,心性会大有不同。
笔者寄语:
这3大岗位成了“编织弃儿”,无论是高考结束报考专业,还是大学毕业选择工作,学生和家长们都应该对当下的情况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
,除此之外最好还要有未雨绸缪的准备,别因为哪类工作被移出编制,就不敢迈出前进的脚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