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白。

上周和朋友聊天,聊到说线上的投诉远远好做于线上的申诉,为什么我这里不考虑去做维权业务,两者好比矛和盾,一个在攻,一个在被动防守,难易度立判。

并且参考某些投诉方维权后撤诉行为,能拿到的佣金更是申诉难以匹及。

那为什么我很少去做维权,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是放在申诉上?并不是不了解维权的规则和玩法,只是维权远远没有外人想象中那么的简单,我想做,但是很难做,理由如下:

一.维权要对权利人负责,而非只对第三方公司有利

维权和申诉其实很像,申诉是要对卖家(侵权方)负责,而维权是对权利人(被侵权方)负责,在我们接某些维权业务的时候,要清楚权利人的诉求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权利人的诉求其实只有一个:删除对方的链接,给对方“教训”,让其后续不敢在侵犯权利人的商标。

因此维权中的压力之一就是来自权利人,如果不满足于权利人的诉求,达不到他的预期,那么很难在继续进行下去,且目前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很多的诉求是控价行为,而控价行为就意味着第三方公司要出具某些不真实的资料来维权,这恰恰是我不愿意去做的。

可以参考目前维权中的购买鉴定售假,60%都是利用了P图或者换图的手段来投诉,本身不光彩,甚至违法,卖家如果真的懂法,可以去追究第三方维权公司和权利人不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因此从第一点,对权利人负责,除非权利人的诉求不是控价,否则很难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过审越来越难,且维权有投诉成功率作兜底保障

大家知道为什么目前线上投诉一般情况不撤诉么?

因为会存在一个投诉成功率的问题,如果某个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撤诉的多了,那么就意味着他的投诉成功率会下降,下降到一定标准后,就无法在用某些理由来进行投诉,例如真假对比/不当滥用商标行为等。

并且也会直接影响这个投诉账号的过审情况,投诉成功率低的账号,过审会比较困难,例如这个账号要备案一个著作权美术作品,可能驳回的理由就是需要对方出具法院判决书之类的理由。

且目前维权的账号已经要求也已经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律师、法律服务工作;2)权利人的近亲属或江作人员;3)账号申请人所在社区、乡、镇准荐的公民,且要有对应的律师证,户口本或者政府提供的推荐信等,这些都是平台为了限制非权利人的投诉,出台的资质要求。

三.申诉和维权一起处理,容易只对第三方公司有利

一个品牌如果你既是维权方,又是申诉方,那么就如同在球场上,你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很难做到三方平衡。

在现在的社会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肯定是每一个经商者的诉求,不要相信所谓的道德标准或者人为准则,这个仅仅是那个人还没有得到这个利益或者这个利益无法去打动到这个人,因此如果维权和申诉都由一个第三方公司来决定,真正获利的也只会是第三方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要在千千万万的商标中寻找到能够非控价维权的品牌,难之又难,所有的赛道里唯有25类的服装赛道够宽,够厚,能够容纳足够多的原创自主品牌。

其他的类似除了3类和5类的化妆品和医疗用品外,很难在找出来一个能批量维权的牌子,且是非控价行为的。

为什么去年一年线上维权最多的都是服装类的网红品牌?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要找到合适的品牌进行维权,难。

非老白不想维权,实乃维权中能够正常维权,就是去打假的品牌少之又少,有的也是别人已经名花有主的。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维权控价的分享。

我是老白(laobai-1102),2023年会继续进行电商知识产权各类内容的原创分享,喜欢我分享的都可以关注下我,也希望可以真正的帮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