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三:显王四十八年(庚子,公元前321年)
【原文】
孟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孟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苟伤之毫发,则卖妻子不足偿也。足下能使仆无行者,有先人之宝剑,愿献之。”公孙戌许诺,入见孟尝君曰:“小柄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孟尝君曰:“善。”遂不受。公孙戌趋去,未至中闺,孟尝君召而反之,曰:“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戌以实对。孟尝君乃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译文】
孟尝君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访问,楚王送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令登徒直先护送象牙床回国。登徒直却不愿意去,他对孟尝君门下人公孙戌说:“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损伤,我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赔不起啊!你要是能让我躲过这趟差使,我有一把祖传的宝剑,愿意送给你。”公孙戌答应了。他见到孟尝君说:“各个小国家之所以都延请您担任国相,是因为您能扶助弱小贫穷,使灭亡的国家复存,使后嗣断绝者延续,大家十分钦佩您的仁义,仰慕您的廉洁。现在您刚到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的厚礼,那些还没去的国家又拿什么来接待您呢!”孟尝君听罢回答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决定谢绝楚国的象牙床厚礼。公孙戌告辞快步离开,还没出门,孟尝君就把他叫了回来,问道:“你为什么那么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呢?”公孙戌只得把赚了宝剑的事如实报告。孟尝君于是令人在门上贴出布告,写道:“无论何人,只要能宏扬我田文(孟尝君)的名声,劝止我田文的过失,即使他私下接受了别人的馈赠,也没关系,请赶快来提出意见。”
【解析】
战国有四大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就是之前所说窃权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庶出儿子,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善于笼络人心,才被立为继承人。
这段材料,司马光认为:“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其意思不外乎劝谏君王,要学孟尝君听取意见。同时更是在为己的遭遇叫屈。潜台词就是说王安石变法那帮人,有私心,而自己没有私心但是皇帝却不听他的话。抛开司马光和王安石那些事不说,这段材料,涉及三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而每个人的言行同样有可取之处。
登徒直的考虑
1.危险任务不能做
田文让登徒直送象牙床,要知道那个时候,是天下大乱,整天就是在打仗,而且道路交通不方便。登徒直运送象牙床,翻山越岭、渡河过桥,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把这个东西给磕碰了。万一遇到中途打劫的,更是危险。所以,对于登徒直而言,这件事属于干好了应该,干砸了追究责任的危险任务。登徒直看明白了,不想干可以理解。
2.想推不能自己说
登徒直在田文手下混饭吃。虽然说田文喜欢养士,但是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养士也是为了将来能用。现在让登徒直办事,登徒直却不想办,如果直接去找田文说。田文会怎么想?平时给你吃喝,现在让你办点事都办不了,要这种人何用?登徒直知道这点,如果自己去说,一旦说了,那么就会被赶出来。所以这话他不能自己去对田文说。
3.别人去说,找关键人物能时候的上话
但是话还是要说,关键是找谁说。首先这个人要能见到田文,而且还能和田文说的上话,关键田文还能听他的话。于是公孙戌被登徒直“盯上”了,让他去做说客把这件事给挡下来。至于公孙戌是不是符合这个要求,我们不知道,但是最起码,他是登徒直能够想得到最合适的人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