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教室里,四月芳菲犹未尽,别样课堂风景美。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新路径,4月25日下午,苏州市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苏州市相城区蠡口第二小学与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四校语文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学校顺利举行,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巧设妙用‘学习单’ 助力‘双减’稳落地”。

教研赋能 助力双减

本次活动聚焦学习单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梁秋雨、杨惠、杨琼和李荣四位老师围绕学习单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展开教学。她们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学习单,灵活运用学习单展开教学,呈现出了独具个人特色又精彩纷呈的课堂。

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 梁秋雨老师

梁秋雨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一篇小古文《杨氏之子》。梁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指导孩子们读好小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同时抓住小古文短小简练的特点,补充文中省略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中理解了小古文的意思,品味出杨氏之子的聪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新区秦馀小学校 杨惠老师

杨惠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我们奇妙的世界》。杨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孩子梳理课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寻找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在填写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整合同类事物,教学环节中坚持搭建支架,真正做到由扶到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城区蠡口第二小学 杨琼老师

杨琼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青蛙卖泥塘》。杨老师设定了儿童剧的情境,教会孩子们演好儿童剧要注意故事中的角色、人物的台词和动作以及旁白,带领孩子们有声有色地将童话故事演绎了出来,学生们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掌握了讲故事的好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李荣老师

李荣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李老师带领学生回忆课文,体味王葆的人物形象和宝葫芦的神奇;运用学习单梳理奶奶给王葆讲述的宝葫芦的故事,引导学生横纵比较发现奶奶的故事中的宝葫芦来历奇、法力强、结局好;通过对课文相关语句和整本书中片段的联读,发现作者将宝葫芦的故事写得奇妙的法宝;最后引导学生创编故事,讲述故事,小小故事会为每个孩子的课堂成长提供了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后研讨 对话成长

随后,四校教师在教工之家展开交流研讨。四位授课教师为大家进行说课,陈述教学设计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位语文老师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特级教师,高新区文昌实验小学校校长周信东老师对四节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精准的教材把控能力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同时高屋建瓴,指导教师们如何设计好和用好学习单,让教学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体验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学得有活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积蓄成长的潜力,让生长在每节常态课上扎扎实实地发生。深入浅出的指导让老师们醍醐灌顶,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引领着小语老师们专业的成长。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将且思且行,一步一个脚印,在小语教学的探索之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