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今年2月份熊猫丫丫的健康引起国人的关注,到今天丫丫终于顺利回国,亿万网友揪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四十多年来,中国人在保护动物方面从思想转变到软硬件方面的进步,成了这个国家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记得小时候,八十年代,看到新闻联播里国外动物保护组织阻止日本捕鲸船时,家里的长辈们总是笑谈,说外国人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人都吃不饱,还有心思管动物。”长辈们说。
确实,那个时候国家和人民还没有富强起来,吃饱穿暖是当时的首要任务。
到了九十年代,吃好穿好才是生活的重要环节。
到了今天,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大家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关心他人,关心动物,关注环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熊猫丫丫回国”成了中国时代进步,从关注物质到关注精神层面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反观美国,事件的起因,是熊猫丫丫在美国的动物园被照顾的不好。
深层次的发掘,则是动物园补贴的减少,管理的缺失。
再往下发掘,就是美国财政支出的窘迫,城市的衰败和中产阶级的落魄。
那种中产阶级在周末,全家人一起去动物园游玩的情景,也慢慢的减少了。
每一个美国中产阶级,都在紧衣缩食,减少支出,来度过这场经济的寒冬。
四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两个大国此消彼长,长江后浪推前浪,让熊猫丫丫成为这幅波澜壮阔画卷里浓重的一笔。
丫丫回家了,我们很开心,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