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

吐槽是一门手艺

《听车场》开交流群了!添加微信46415254进群,让我们来面对面深入交流一番!

今天《听车场》再次来到每月两次的问答环节,话不多说,现在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外放电,对电池影响大吗?

其实没什么影响,甚至可以说没有影响,因为原厂自带外放电功能的新能源车,都会有一个叫做“双向车载充电机”的设备,来保证电压的转换和电流的稳定,对应的外放电接口,就是你车子的慢充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边再多聊几句,现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卖那种额外加装的外放电装置,尤其是那些通过快充口去外放电的设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谋财害命,因为这种类型的产品,大多数的工作逻辑,都是通过“骗信号”的方式,让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以为需要对外输出高压直流电,而且,快充口的输出电压都在300V以上,假如你买的还是三无小作坊产品,一旦发生漏电或者短路,后果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说白了,就是原车自带的外放电你尽管用,原车没这个功能的话……如果实在是有刚需,就只能换一台自带外放电功能的车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ix1怎么样,多少钱值得买?

这车是在今年上海车展正式亮相的,高情商的说法,叫做油电共生,用大白话去讲,就是纯种的油改电,宝马现在的玩法就是这样,出一个燃油车,再来个电动车,不过这次电动iX1倒是有个亮点——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313马力,最大扭矩493牛·米,配合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5.7秒,比燃油版X1快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说价格,我觉得可以参考X3和iX3的差价,现款X3指导价39.96-48.69万,现款iX3则是40.50-44.50万,但是,要知道iX3的优惠都是10万起步的,要不是现在X3的价格也在跳水,否则两台车之间的差价更大。

转头看看新款X1 2.0T的指导价,是个31.69-34.99万,那iX1的指导价,大概率就是在32-35万之间,再结合宝马电车的一贯跳水价,我估计到时候的实际成交价,也就是在20万上下,至于新款iX1多少钱值得买,我说一个数……15万……上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子传垚你们好,老粉了,很少留言,本人工作四五年了,刚结婚,还没有孩子,不和父母一起住,目前开的是家里给买的 卡罗拉 参数 图片 )1.6自然吸气,配上CVT根本就是无欲无求,最近想换车了,主要还是考虑以后家用为主,偶尔出去自驾玩一玩,因为家里没有固定车位,所以不考虑纯电车,预算25w,纠结 比亚迪唐 DMI和汉DMI,两台车价格差不多,想问问有没有必要,为了唐的大空间,牺牲汉的精致感?

我觉得还是选汉吧,因为你不和父母一起住,只要你不想着要二胎甚至三胎,那 汉DM-i 的车内空间绰绰有余,完全可以为了你喜欢的精致感,然后去买这台车,我不是说唐DM-i不好,只是从他说的话里,我估计他还是更喜欢汉这台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如果是不着急用车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坐等新款的汉DM-i,因为比亚迪现在全年目标已经出来了,想要完成这个目标的话,要么出新款、要么降价,再考虑现在 汉EV 已经出了新款,现在又有很多地方的汉DM-i在促销,直接就是给你现金优惠,所以很有可能是新款车型快要来了,而且说不定会延续增配降价的路线,如果你不想成为老款韭菜的话,就等一等再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上半年必须买台接娃车,倾向电车,有充电位,女士用车为主。之前看了宾果,没有安全配置,现在看了 海鸥 低配,不知道有没有性价比,有没有同类的介绍。倾向几万块买台电动车,如果没有性价比,买台 海豚 低配或者好猫低配,差个三万左右,值不值?

说句心里话,本来我对海鸥还挺期待的,但是自从这车价格出来以后,不好意思,打扰了,这个价格至少我是真的狠不下心去买,那他又嫌弃 缤果 没什么安全配置,剩下的也就是纠结一下海豚和好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这两台车怎么选,其实非常明了,好猫的最低配只有主副驾安全气囊,但是海豚的最低配,不仅有主副驾安全气囊,还多了一套前排侧气囊和前后头部气帘,至于很多人吐槽海豚空调喷粉的事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好像已经不喷了,而且欧拉的车子从一开始就跟性价比不沾边,所以该怎么选就很清楚了,直接买海豚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兔子传垚你们好,我有个朋友在天津,是个女生,她想要一台15到20万的混动车型,轿车或者SUV都可以,主要是能上绿牌,平常上下班用电,以后跑高速用油,要内饰看起来豪华一点,之前她很喜欢奔驰c级,但是太超预算了,最好配置高一点,氛围灯啊全景影像什么的,女生就喜欢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想问问有什么推荐的车子?顺便给自己问下,ct5什么时候能换内饰?

其实从我角度出发,女生喜欢的不是花里胡哨,而是在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牌子最响或者最有面子的产品,什么配置花里胡哨之类的,这些都是次要的, 奔驰C级 吸引他,不是因为车内的64色氛围灯,而是在那氤氲的氛围里,若隐若现的三叉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转头再看现在15-20万的插混车或者增程车,主流一点的品牌无非就是比亚迪、长安、吉利、荣威、名爵、奇瑞、长城、WEY、领克……先说我的选择,我可能会选深蓝SL03的增程版,或者 领克06 的插混版本,别觉得领克插混是三缸机,其实开起来感觉真的不差。

但是,我还是想说,如果真的想给他推荐的话,不妨让他在这些品牌里面先做个排除,把他认为不合适的品牌先划掉,重点去看他留下的品牌就行了,假如说最后一个都没留下来的话,就看他绿牌是不是刚需,如果不是,你还是劝他去买奥迪A3或者 奔驰A级 吧。

至于CT5什么时候能换内饰,我只能说下次一定,咱们就把钱包捂住了,什么时候换内饰,并且换了内饰还能优惠到现在这个水平,再什么时候出手,买美系车千万不要着急,因为等等党永远不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虎8 鲲鹏e+和 星途瑶光 混动,这两个怎么选?

先说瑞虎8鲲鹏E+,我记得当时这车,号称是“3擎3挡9模11速”,而且用的还是双电机驱动的混动架构,结果发动机不是混动专用,油耗表现有点惨不忍睹,加上奇瑞本身变速箱调教就是个短板,可他们还要弄一套这么复杂的变速箱,关键是车子的售价还不便宜。

以至于这台车当时宣传有多高调,现在的销量就有多打脸,你们要是觉得我黑奇瑞,那我只能说,不要说一套做一套,你这么喜欢奇瑞,赶紧买台鲲鹏E+支持一下他们,而不是在这边说,你看,这人又在黑奇瑞了,因为他把大实话全都说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更倾向于去看看瑶光混动,好歹发动机做了对应的调教,有米勒循环的第五代ACTECO技术,最高燃烧效率44.5%,账面参数还是给力的。

但是,不要现在去买,等一等,看看实际的市场反馈好不好,如果还不错,那就等价格合适,然后直接入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懂就问,长安的idd怎么样?和其他车厂比,动力总成有什么区别?未来的优势如何?

一句话总结,长安的iDD系统有1个优点和2个缺点。

先说优点,极速更高,长安iDD的最高车速可以直接突破200KM/H,因为它的用的是P2并联构型,像现在很火的比亚迪DM-i系统,用的就是P1+P3的串并联构型,可能这么说有点绕,简单理解,长安是“以油为主、以电为辅”,比亚迪那边是反过来的,所以比亚迪的DM-i车型极速也就在180KM/H左右,但是对于日常代步和跑高速来说,其实是够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长安iDD的两个缺点,一个是亏电油耗会稍微高一些,最起码数据没有那么好看,我记得之前有人拿UNI-K的iDD版本实测了一下,好像亏电油耗在7.5个油左右,再一个就是代步的时候,平顺性不如DHT变速箱。

那再加上iDD系列车型的售价都不算很低,尤其是对比同系列车型的价格以后,整体贵出一大截,而这也就促使iDD系列的销量很拉胯,至于以后的优势怎么样,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它也没什么优势,甚至相比之下,可能还不如深蓝那边的增程系统,所以假如你想买这种插混车的话,我不是很推荐去看长安的iDD系列,再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汽车的电池是有衰减的,一块电池有几年的寿命?

电车大量出现也就小几年时间,缺乏长期的数据作为参考。而且,不同电车的电机电控、电池的种类大小、使用环境和使用频次、快慢充的方式……都会影响电池寿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详细报告。

但是,就这几天,特斯拉公布了一份数据,它的 Model S Model X 在行驶20万英里(32万公里)后,电池衰减是12%。这两台车属于早期产品,有长期数据作为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从这份数据中也能看出来,电池衰减并不是线性的过程。在头2、3万公里的衰减是比较明显的,在5万公里内电池大概就能衰减5%,之后衰减速度进入一个平缓期,直到20万公里之后衰减速度再次加快。

如果真的按照数据所说,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常使用周期内的电池衰减应该不是一个大问题。至于 Model 3 Model Y ,我只有一份早期数据,16万公里左右衰减不到10%,32万公里左右衰减不到15%。

以上数据大家看看就得了,因为光是特斯拉自己,就用过N种类型和容量的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锂、60度电和100度电、南方和东北、快充和慢冲……种种因素,电池衰减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电动车基本都在用怀挡设计,怀挡设计真的那么好么?

首先普及一个冷知识,怀挡并不是奔驰发明的,而是美国人发明的,早期的美国车,很多都采用怀挡设计,但是和今天的电子怀挡不一样,那时候都是机械怀挡,成本高、易出错。现在的怀挡其实挺好用的,但是如果家里有其他非怀挡的车,经常换着开容易精神错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现在的电动车都用怀挡?不如问问为什么大部分油车都不用怀挡?因为挡把下方就是变速箱,在电子挡把普及前,用的机械挡把都是硬链接。现在都是电子挡把了,通过电信号给变速箱下达指令,说白了就是一个挡把形状的遥控器,把挡把安在后备厢都不是问题,放在原来的地方完全是个习惯。

而电动车没有臃肿的传统变速箱机构,对于中控中下方的布局更加灵活,比如可以挖出一些储物空间,或者塞进去一块忒大的屏幕……至于挡位,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怀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内,汽车电池可以做到12万的车跑1000公里吗?

不可能。

先看看目前几台可以跑到1000公里的车,而且是官标的1000公里,AION LX Plus千里版,144.4度电、1008公里,极氪001千里续航套装,140度电、1032公里……

首先,以目前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000公里续航至少要100好几十度电。目前三元锂电池每度电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000块了,业内大佬估计到了2025年这个价格会降到500块。就按照500块每度电来算,那么光是达到1000公里续航,在电池上就要就要大几万,占了一台12万车的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目前达到1000公里续航的车都是大车。说白了,12万的车即使换成成本已经压到姥姥家的油车,充其量也只是一台A级车或者紧凑型SUV,能不能装下这100好几十度电的电池包都是个问题,除非你把电池包塞进后备厢……

那么,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会不会有突破性进展?同时又能在短时间内把价格压下来?这么说吧,刚才提到的AION LX和极氪001,200瓦时每千克的能量密度已经非常夸张了,这是电池组的能量密度,不是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所以别看新闻上300的、400的、500的都研发出来了,塞进电池组还剩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普遍认为,电车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达到350都遥遥无期,放弃三元锂电池吧。

体积又小、密度又高只可能是传说中的全固态电池,但是我看了下各家的计划,2030年前能装车就不错了,等轮到你说的12万的车,还要求跑1000公里,我估计都是20年之后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一辆21年 雷凌 ,今年想换一辆电动车,现在看上了特斯拉Model Y和 宝马i3 。Y听说很快会换代,3就纯粹是没有拥有过宝马,北方34线城市充电方便,目前主要是自己开,也想用来当婚车。

目前的小道消息,Model Y应该在明年大改款。

i3在BBA的电车里算良心的,毕竟比3系还便宜啊,动力、操控非常够用,续航在电车当中也算扎实的,内饰相比雷凌又是全方位的提升,不需要像Model Y一样花时间去适应毛坯房,而且好上手,至于油改电,根本开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重要的是,BBA就像是网红打卡地,虽然有些人去完大呼上当,但是没去过的总按耐不住骚动的心。没有拥有过BBA,其实我挺推荐你买i3的。

但是i3也有一个不小的缺点,挤牙膏,很多特斯拉、新势力上标配的东西,都要选配。辅助驾驶?360全景?座椅加热?哈曼卡顿?无钥匙进入?全是选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车逐渐被各大车厂带偏了,真的会在上海、北京开启智能驾驶吗?买一个智能包,利用率太低,激光雷达首先排除,因为没有性价比。车内静谧性+好的音响+够用的提速+不智障的语音交互,是我选车的基本要素。

你这话说得没毛病,但只是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考虑的,而且对于电车的态度,能看出来你是个实用主义者。

现在到底是哪些人在买电车?分成两类:

一是像你这样纯粹代步的,可能是身在限牌城市买不了油车,又或者在非限牌城市,但是考虑油费太高,没什么长途需求,家里又有充电条件,所以干脆买台电车。

二是纯粹尝鲜去的,也许不存在牌照问题,纯粹家里车多,买着玩,尝鲜。你去查查蔚来车主当中有多少是BBA现车主或者前车主就知道了。南京不是限牌城市,但是蔚来这种高端新势力满大街跑,他们缺油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就说这第二类,如果一台电车,不去做3秒级加速,不去做城市智能驾驶,不去做各种智能化配置,以及冰箱、彩电、沙发、洗衣机……怎么能让这些人心甘情愿放弃 BBA去换电车?光靠目前限牌城市的消费者数量,根本养不活这么多高端电动车企。当然,我说的是高端电动车企,一些比较亲民的电车,就像你说的一样,做得就比较实用……

我们再说另一个方面,在油车时代国产车的天花板是15万,但是在电车时代,国产车有了一次弯道超车、直上高端的机会,所以各种行业的公司纷纷下海,哪怕是传统国产车企,无论是强强联合组建新牌子,还是另起炉灶搞出高端子品牌,也要争破头去做高端。但这些高端电动车企,一没历史,二没品牌,三还是别人眼中的“国产车”,他们不去玩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趁着BBA还在挤牙膏的时候超车,怎么生存下去?怎么卖高价?

所以,并不是各大车企在带节奏,而是他们必须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标成都,我们小区物管现在以小区电容量不足为由,不再批准安装家用充电桩,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小区是2016年交房的新小区,看了下小区地下车位充电桩没几个,感觉还没到用电那么紧张的程度。

之前我和一个认识得开发商的工程师聊天,他说过几年国家就会强制要求所有新小区预留50%的充电车位,为的就是解决你所说的问题。

用电紧不紧张,电容量还剩多少,这个不是物业说的算,去供电局应该是可以查到的。但是如果真的电容量不够也不是物业在刁难你,别说老小区了,很多近几年的新小区,在建造时也没想到电车的普及速度会有这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增容,早在2016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其中作出了如下规定:对专用固定停车位,按“一表一车位”模式进行配套供电设施增容改造,每个停车位配置适当容量电能表。

所以理论上,可以前往电力部门申请增容,并且电力部门针对低压用户的增容不收费,但需自己承担设计、施工以及线路费用,一般最后在几千块钱。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看看网上的新闻就知道了,因为增容需要物业配合提供设备场地和走线布局,所以有些物业会重重阻拦,比如不给开施工证明了,从中收取各种费用了,“设备占用费”、“维护费”、“增容费”……

这种事情,最好是在小区业主群里找几个同道中人,一起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认为电动车这么卷下来,最后能留下几家公司?

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我们只说国内,比亚迪没有问题。其次,大体量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也问题不大,比如光靠小电车吃到饱的五菱、海外卖得飞起的名爵,以及大部分一线传统车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传统车企背景的“新二代”,并且目前销量能跑起来的问题也不大,其中有传统车企自己搞出来的副牌,比如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极氪,这些牌子即使不行了也会换个名字重头再来,也有与其他公司强强联合的,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目前智己、阿维塔都没跑起来量,其中智己现在比较危险。

但总体来看,有传统车企参与的都更稳一些。个人不太看好那些没有造车背景,从零开始且目前盈利遥遥无期的,除了理想,这牌子是真的找到出路了,而且玩得很溜,就看后面能不能保持这种势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传垚、兔子

编辑丨传垚

百车全说定制香片上架啦~~这次总共做了5款,3种形状,5种香型。耐看又好闻,买2送1,29.9元到手3片。目前部分组合已经售罄,库存数量有限,喜欢就赶紧下手吧。详细介绍见次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频丨全新 奔驰GLC ,7座只是涨价的噱头?
探展丨2023上海车展,都有哪些冷门小众车?
音频丨5分钟读懂 阿维塔11 ,为了智能驾驶去买它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