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连路由和静态路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任务一:直连路由与路由表查看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并运行超级终端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实验任务二:静态路由配置

步骤一:配置PC IP地址

步骤二:静态路由配置规划

步骤三:配置静态路由

步骤四:路由环路观察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路由表中路由项。通过本次实验,学员能够掌握如何使用命令来查看路由表,以及了解路由项中要素的含义。

实验任务一:直连路由与路由表查看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并运行超级终端

将PC(或终端)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电缆的RJ-45头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9针RS-232接口一端连接计算机的串行口。

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学员在用户视图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首先,在路由器上在

任意 视图下通过执行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命令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执行该命令,从输出信息可知,目前路由器共有8条路由,分别为

0.0.0.0/32 、

127.0.0.0/8 、

127.0.0.0/32 、

127.0.0.1/32 、

127.255.255.255/32 、

224.0.0.0/4 、

224.0.0.0/24 、

255.255.255.255/32 。

表18-1IP地址列表

设备名称

接口

IP地址

网关

RTA

S6/0

192.168.1.1/24

G0/0

192.168.0.1/24

RTB

S6/0

192.168.1.2/24

G0/0

192.168.2.1/24

PCA

192.168.0.2/24

192.168.0.1

PCB

192.168.2.2/24

192.168.2.1

按表18-1所示在路由器接口上分别配置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再次通过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查看RTA路由表,从该命令的输出信息可以看出,路由表中的路由类型为

直连路由 ,这种类型的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链路层协议UP后,路由器会将其加入路由表中。如果我们关闭链路层协议,则

相关直连路由也消失 。

在RTA上通过在

接口 视图下执行

shutdown 命令关闭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

消失 (存在/消失)

继续在RTA上在

接口 视图下执行

undo shutdown 命令开启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

存在 (存在/消失)

实验任务二:静态路由配置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从而达到PC之间能够互访的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员能够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加深对路由环路产生原因的理解。

步骤一:配置PC IP地址

按表18-1所示在PC上配置IP地址和网关。配置完成后,在PC上用Ping命令来测试可达性。

在PCA上测试到网关(192.168.0.1)的可达性,PING的结果是

可以互通 。

在PCA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PCB的可达性,PING的结果是

不可达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

RTA没有到达PCB(192.168.2.2)的路由 。

步骤二:静态路由配置规划

要解决步骤一中出现的PCA与PCB之间可达性的问题,需要规划配置静态路由:

1. 规划RTA上的静态路由,RTA上应该配置一条目的网段为

192.168.2.0/24 下一跳为

192.168.1.2 的静态路由

2. 规划RTB上的静态路由,RTB上应该配置一条目的网段为

192.168.0.0/24 下一跳为

192.168.1.1 的静态路由

步骤三:配置静态路由

依据步骤二的规划,在RTA上配置如下静态路由:

[RTA]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1.2

在RTB上配置如下静态路由: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4 192.168.1.1

配置完成后,分别在RTA和RTB上查看路由表,可以看到路由表中有一条

路由协议类型为static

路由优先级 为60的静态路由,表明路由配置成功。

再次测试PC之间的可达性,在PCA上用Ping命令测试到PCB的可达性,结果是

PCA与PCB之间可以互通 。

要查看PCA到PCB得数据报文的传递路径,可以在PCA上通过

Tracert命令来查看,查看结果是报文沿PCA→

RTA →

RTB →PCB的路径被转发的。

步骤四:路由环路观察

为了人为在RTA和RTB之间造成环路,可以在RTA和RTB上分别配置一条缺省路由,该路由的下一跳互相指向对方,因为路由器之间是用串口点到点相连的,所以

可以 (可以/不可以)配置下一跳为本地接口

在RTA上配置该路由:

[RTA]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s6/0

在RTB上配置该路由:

[RTB]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s6/0

配置完成后,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在RTA上查看路由表,可以看到一条优先级为

60 ,协议类型为

Static 的缺省路由。

在RTB上查看路由表,可以看到一条优先级为

60 ,协议类型为

Static 的缺省路由

可知,缺省路由配置成功。

然后在PCA上用

Tracert 命令追踪到目的IP地址3.3.3.3的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由以上输出可以看到,到目的地址3.3.3.3的报文匹配了

缺省 路由,报文在

192.168.1.2 和

192.168.1.1 之间循环转发。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到目的地址3.3.3.3的报文匹配了缺省路由,报文被转发到了RTB(192.168.1.2),而RTB又根据它的缺省路由,把报文转发回了RTA(192.168.1.1)。这样就形成了转发环路,报文在两台路由器之间被循环转发,直到TTL值到0后被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