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个影视剧都不敢改编的故事。

1931年,临时中央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二个临时中央政府,第一次是在1927年。

两次成立临时中央,皆因蒋介石大肆镇压我党的革命活动。

而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就发生在1931年。

当年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因经费问题,革命事业受阻,机构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能从事各项活动,只能联系苏区政府拨款。

苏区政府虽说也是泥菩萨过河,但依旧向上海临时中央拨款黄金120两,时任“财政部长”的林伯渠负责此事。

在收到一堆黄金首饰后,林伯渠也深知苏区政府不易,像极了老年人从手帕里掏出零零散散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林伯渠

如此多的黄金首饰,要从江西运到上海,一是容易丢,二是不方便携带。

转头一想,林伯渠决定将这120两黄金首饰,全部高温熔化后,制作成金条,每条10两,共12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将12根金条装入专门制定的盒子后,用金属锡封闭开口处。

一切准备妥当,却迎来了更大的难题。

由于蒋介石派兵四处镇压,白色恐怖气氛散发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

要想将这批经费安全送到上海,谈何容易。

要么说林伯渠牛呢!他想到的办法,我至今都叹为观止,拍手称奇!

从江西出发,再到上海,按照林伯渠预定的路线,分别是瑞金→南平→福州→温州→金华→杭州→松江→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我特意简单的制作了一张路线图,从地图上看,路线,确实弯了些,但林伯渠是对这些地区做了对比的,相比于其他落脚点显然要安全许多。

由于这笔经费非常重要,出于安全考虑,林伯渠选了7个地下交通员运送,再将“快”字的每一笔分开写出来,与钥匙、锁分别寄到负责交接的7个地下交通员手里,而且每个交通员都掌握了暗语,用来对接,识别身份。

第一位交通员从瑞金出发,抵达南平后,在南平负责接头的第二位交通员,在识别身份后,用自己收到的钥匙打开锁。此时,第一位交通员再将自己收到的锁具,交给第二位交通员,让他锁上,之后第二位交通员再给一张凭证(快字的第一笔)给第一位交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到“快”字第一笔的第一位交通员,需要将其凭证上交上级,这一步结束后才算完成任务。

以此类推。

按理说,如此缜密的交接,很难出现问题,然而事实是上海的临时中央始终没有收到这笔经费。

从1931年11月6日出发,预计一个月的行程,大概12月6日左右就能收到,从这之后,一直到22日,半个多月的时间,上海临时中央先后催了5次,始终没能收到。

另外一头的苏区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也只收到了“快”字的6个笔画,这证明在最后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是松江到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发

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我党无论是丢了物资、弹药还是粮食、资金,都只能吃哑巴亏,根本不敢大张旗鼓的进行调查。

但这笔经费特殊,可解燃眉之急,临时中央还是决定赌一把。

通过会议决定,让潜伏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人员,冒着风险潜入白区,可由于每一个交通员的身份都是秘密,不能轻易透露,很难联系到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上级。

调查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那么,这笔经费没顺利送达的后果是什么?为何在18年后,毛主席依旧要彻查此事?

二、

因为上海临时中央缺少经费,很多事情无法运作,造成巨大影响,例如:

被捕的9名我党战士,因为没有资金,营救无望,残忍的被敌人杀害;
3名机关干部患病,没有钱治疗,最后不治身亡;
许多牺牲烈士的家属,因为没有政府的救助,最终乞讨度日;
原本计划好的日资产业大罢工,因为没有经费也不得不取消;

120两黄金无故失踪,造成的后果不计其数。

但因当时无力追查,只能作罢。

一转眼,时间来到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不久,毛主席就下达命令:

要求调查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政府、军队在各个历史阶段未侦破的案件。

其中“120两黄金失踪案”让毛主席足足记了18年,这天,毛主席特意找来罗瑞卿,将这桩悬案让他负责调查,务必查出原因。

这桩经费失踪案,确实离奇,如此严格的交接,竟然在最后关头出现问题,最后一名交通员还失踪了,要知道,这些交通员都是经过严格考察的,对于党组织纪律非常清楚,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定信念。

虽说他们都不知道手里运送的是黄金,就算知道,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送到指定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国家步入平稳,如果能调查出当年真相,也算解了困惑毛主席18年的心头结。

毛主席发话,罗瑞卿亲自督办,想不成功都难。

很快,命令就下达到上海市公安局,局长亲自选了4位高级侦查员,分别是蒋文增、徐立鼎、胥德深、邬泓。

其中蒋文增是组长,他手里拿着当年这起悬案的卷宗,打开一看就懵圈了。

这哪里是卷宗,就是个简介,如上面文章写的那样。

四人很快抓中卷宗重点,林伯渠三字映入眼帘,随即决定前往北京,向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的林伯渠了解详细情况。

在与林伯渠交谈时,四人得到一个有用的信息,从瑞金出发的第一名交通员姓秦,林伯渠虽不知其全名,但知道此人在高自立手下当过警卫员。

高自立,江西省萍乡人,曾担任红三军政委兼军委书记,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兼军长等职,1950年1月因病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自立

得亏蒋文增4人去的早,再迟就见不到高自立了。

高自立对于自己的警卫员还是很了解的,他很明确的告诉蒋文增,自己经常喊他小秦,是自己同乡,现如今正在第十三兵团做了副师长。

昔日的地下交通员,现在成了广西南宁十三兵团的副师长,要找这样的人物,那不就是手拿把攥的事吗!

4人又高高兴兴的去了南宁,见到秦朴副师长后,说明来由。

当问及当年运送物资到南平时,秦朴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他唯一一次接受这样的任务。

直到蒋文增的到来,他才知道自己当年送的,竟然是120两黄金!

5人聊了许久,秦朴开始将当年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三、

秦朴当年对外宣布的身份是“盛福饭店”的员工,老板是他的直接领导人,很多人问共产党军队的经费哪里来,这就是其中之一,当年许多饭店、住宿点都是共产党派人干的,既能打探消息还能赚经费,一举两得。

而那时的地下交通员,基本上很久才接到一次任务,有的交通员甚至到建国后都没有任务。

在接到任务后,秦朴便决定出发,可老板怕突然离开会引起其他人注意,所以伪造了工伤,对其他人说秦朴回家养伤去了。

秦朴拿到箱子,只觉沉甸甸的,并不知道是何物。

但他依旧冒着被查的风险,按照既定路线,骑马整整6天,才抵达南平。

根据自己上级告知,负责接头的人是南门关帝庙庙祝。

姓甚名谁,秦朴是不知道的,他只需要知道,来接头的人必须能打开箱子,再给他一张凭证,他也不知道最终要送到上海,自己只负责送到南平,所以,他一度认为这次任务圆满完成了,殊不知,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庙祝在关帝庙等来了秦朴,打开锁后,秦朴再将自己的锁换上去。庙祝又给了他一张凭证,他打开一看,是“快”字的第一笔,但他当时并不知道,心想,这就是完成任务的凭证么?

蒋文增问秦朴,庙祝年纪和相貌。

可秦朴只知道对方是而立之年,眼睛大,其他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不记得也没关系,那时做庙祝的,都是有记录的,只是过程复杂了些。

蒋文增等人告别秦朴后,便去了南平,还真是睡觉来枕头,他们收到上海方面的消息,从中央保存下来的绝密档案中得知,当年6名地下交通员的资料,唯独没有最后一名的。

显然,这绝密档案是毛主席发话了,调出来给上海方面看的。

蒋文增看了资料,既然前六人的姓名、身份、住址都知道,而且交接无误,只是最后一环节出了问题,最后一人又无故失踪,能知道最后一人情况的,也只有他的上线了,也就是负责杭州到松江的交通员。

这份资料减轻了不少工作量,4人可以忽略前面几位交通员,直接去杭州找人。

负责杭州到松江的交通员,名叫刘志纯,如今在一家竹行打工。

4人相视一笑,现在离真相越来越近了,他们以为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会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然而却大错特错。

因为刘志纯也不记得与他接头的人是谁。

刘志纯回忆,自己与下线接头时,是在指定的“汉源饭店”,接头的人身穿黑色的衣服和裤子,自己刚好下楼,便碰见此人正在打听从杭州来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志纯便拉他去了房间,对方也准确地说出暗语,紧接着从包里拿出打开锁具的钥匙,他的操作和刘志纯自己从上线手里接到箱子时一模一样。

在将凭证交给刘志纯后,负责接头的交通员便将箱子提走,匆匆走去,从确认身份到拿走箱子,只用了几分钟。

刘志纯称,自己在拿到凭证后回到杭州,没几天就有人找到他,对了暗语,刘志纯也明白,这是来取凭证的。

凭证交上去后,刘志纯的任务结束。

建国后,刘志纯之所以还是个竹行员工,是因为他在1931年完成任务后,便再也没接到任务,显然是他的上级已经牺牲了。

后来几经战乱,刘志纯都没能找到党组织,直到杭州解放,他才找到杭州的军管会,说出了当年的事情,军管会也做了备录,所以在蒋文增等人前来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刘志纯。

对与刘志纯这边的交流,能得到有用的线索并不多,但好在知道两人交接的地点是在“汉源饭店”,况且刘志纯又说在下线包里看到一张居住凭条。

这足以证明,这最后一名交通员肯定是在这里居住过的。

对于户籍、居住人口之类,中国历来都做得非常到位,但凡是开旅馆的,每住进一位客人都是要登记的。

蒋文增等人去找“汉源饭店”的老板,询问1931年12月2日-3日在店里住过的有哪些人?

但是并没有找到。

随后,他们将目光投在了松江所有旅馆,在汉源饭店老板的回忆下,得知18年前,松江一共有5家旅馆,也就是说,除了汉源饭店,还有4家需要调查。

一番调查下来,没有丝毫收获,所有的线索在这里全断了。

但蒋文增并不放弃,虽然此人没有住旅馆,但不排除住在居民家中。

可这工作量着实大了些,好在松江派出所给力,他们挨家挨户询问,问是全部问到了,但都没有人记得家中有黑衣人借住过。

这种事,记忆还是比较清楚的,有陌生人在家住过,一般都有印象。

就这样,唯一一个线索也没了。

心灰意冷的4人,决定打道回府。

可胥德深却摸着头笑着说:“我这里有个山东老乡,是司令部的参谋,好多年没见了,如今到了这里,想去看看昔日的好友。”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一起见见吧,没曾想,这一见却意外的获得另一条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