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底的一天,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突然,一份“被逮捕的国民党人员”的名单出现在他的面前,但有几个几分钟后,邓小平确实发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行为。

拿到“被逮捕的国民党人员”的名单后,邓小平看了一眼,但当他看到其中一个名字时,邓小平愣了半天,然后指着这个名字对旁边的秘书说道他:“你马上打电话给有关部门,让他们立即释放这个人,并立即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小平

这个国民党党员是谁?他有什么特殊身份?他与我党有什么渊源?邓小平为什么要下令释放他?今天博哥就带大家领略一下爱国主义抗日爱国将军李杜的信仰,6岁开始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凭着吃苦耐劳的天性和灵活的头脑,李杜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此过程中成长过程中,李杜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是懦弱腐败的大清王朝。李杜内心的不满越来越强烈。为救国于危,救民于水火,李杜毅然放弃学业,立下抗敌之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国同盟势力入侵中国

决定参军后,李杜并没有急于求医。而是走访了附近的各个部队,最终选择了口碑最好的一支。由于头脑灵活,学历高,李杜入伍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秘书,负责发放部队的薪水。

参军以来,李杜在家乡民团剿匪,在东北大讲堂任教,后任奉军连长、营长。1911年革命爆发后,李杜立即剪掉辫子,极力保护身边的革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辫运动

凭借作战英勇和出众的军事才能,1917年,37岁的李杜被提拔为团长。东北的统一,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杜决定独自骑马进入土匪窝,劝降土匪。李杜身边的很多战友都出面劝阻李杜不要有这种危险的想法,李杜却义无反顾地说:“如果你们能平息边境周围的气氛,你们就没有余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不少土匪首府开始主动投降。李杜不仅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为奉军争取到了大批武装力量,也保证了当地民众生活的稳定。

1925年,时任吉林警察总队司令的李杜抓获当地有名的女土匪首领驼龙后,很快就接到了少帅张学良和一号派遣员吴俊生的电报女强盗驼龙到了自己的地盘,为了不得罪他,李杜第一时间对驼龙出手,没想到他的举动彻底惹恼了吴俊生。很快,吴俊生以克扣军饷的名义将李杜囚禁起来。后来,在妻子王佩去张作霖府邸大闹之后,李杜才得以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匪头骆驼龙

随着军阀战争越来越频繁,李杜逐渐意识到内战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因此,当张作霖发动第二次直接战争时,李杜冒着生命危险发声,但最后张作霖一意孤行,开战,而李杜则被张作霖任命为宜兰守卫。李杜上任后,在当地实行仁政。一切政策从群众做起,既公平公正,又严格执法。称赞。

坚决抗日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只好命令部队放弃抵抗。不久,哈尔滨落入日军之手。就在李杜准备率军奋起抵抗时,原吉林省军政厅参谋长西恰突然宣布吉林独立,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吉林。吉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8日事变

除了自己成为汉奸,西洽还公开发布公告称:吉林市全体干部无条件服从日军指挥。西洽还特地致函李杜,要求他服从“新政府”的命令,李杜却立即下令:“拒绝造反,坚决抗日”。李杜召集辖内各部门,不仅表达了对西洽汉奸的蔑视,还号召全体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为了将日军赶出我国领土,李杜下令各地积极筹措粮草、衣物等战略物资,并下令辖内各银行、粮库、税务部门不得向西洽缴纳任何税款。是为抗日基金积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洽

李杜联合周边各武装,希望组织起足够庞大的抗日力量。在抗日动员大会上,李杜义愤填膺地对手下将士说:“日本以武力占领了属于我国的领土,我们必须用武力将其驱逐出去。保卫祖国是我们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难当头的今天,我们的战士应该是国家和人民的第一道铁墙,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奔赴战场,与日寇同归于尽。

在日军围剿边疆、危在旦夕的时候,李杜依然站在敌我的最前线。军力远不及日军,李杜还在积极布防,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自从吉林伪政权建立以来,西洽就绞尽脑汁拉拢军方驻扎在吉林周边的军官,日本侵略者的走狗。而西洽也很清楚,李杜这些年苦练军队,手下的兵力在整个东部三省中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李杜成为了西洽的重点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洽初,西洽答应李杜出任吉林省总督府参谋长,后来又派他的税务局局长翟静茹,亲自劝李杜投降。不过,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李杜拒绝的态度都非常坚决,还对西洽说:“要看清大局,不要冒充国贼。”

作为在东北地区威望极高的将领,李杜的抗日态度将直接决定东北军民的态度。这正是李杜所看重的,所以西洽巴不得把李杜拉进他的汉奸阵营。后来,他还派出李杜多年挚友劝他们投降,李杜却说:“老朋友,我们今晚只能谈情说爱了,幸好没有别的,否则就够操心了。”

最后,希洽带着大量礼物亲自去了李杜位于吉林的家中,送给李杜夫人一套珍稀的宋代瓷器和一对镶金象牙筷子。临行前,西洽还威胁李杜的妻子:“如果李杜拒不投降,将彻底激怒日军,你们一家未必有好下场。

看到西洽送来的珍稀瓷器,李杜毫不掩饰地说:”这真是好东西,说不定能卖很多钱呢!”李杜夫人以为他记错了,在一旁一本正经地说道:“别糊涂了,我们绝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被后人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杜

很快,当铺里出现了西洽为李杜投降准备的礼物。原来,李杜将这些礼物全部卖掉了,变卖所得全部用作军饷。以为他送的礼物会成为李杜抗日旗帜的股东。李杜早已万事俱备,他的抗日战争终于要正式打响了。

1932年初,日军调集重兵,准备进攻马站山。就在即将收复哈尔滨之际,日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向李杜部队根据地宜兰发起进攻。激战过后,哈尔滨再次沦陷,李杜不得不率兵撤退。比任何后勤物资都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杜率领的吉林自卫队

为了鼓舞士气,表达抗日决心,战败后李杜郑重发文:

只杀李杜,为中华民族争光;永不交出李杜,抹黑我中国战争史。

宜兰沦陷后,李杜频频遭到日军“围剿”,但即便如此,李杜始终率部顽强抵抗。没有补给,李杜的部队只能边打边撤。1933年1月,早已弹尽粮绝的李杜从虎林地区撤回苏联。

对老蒋失望,向共产党靠拢

在苏联休养5个月后,李杜再次回国。其中,后任中国国家自卫委员会武装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杜

看着日军在中国领土上横行,李杜内心的怨恨与日俱增。他多次向国民政府提出要求,希望蒋介石允许他到东北继续领导抗日斗争。然而,此时的中共蒋介石始终坚持“对外作战,必先安身立命”的思想,把国民党军队的一切目标都放在了红军的“围剿”。因此,李杜提出的抗日要求屡遭拒绝。

一向痛恨内战的李杜对国民党逐渐失去希望,他也逐渐目睹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慢慢地,李杜开始有了向共产党靠拢的念头。

1935年,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围剿”红军时,遭到李杜的坚决抵制。李杜对张学良说:“现在中华民族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者的大屠杀,我们应该把枪支拿出来,赶走外国侵略者,而不是与自己的人民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

1936年2月,我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这股力量,却因为在上任途中受阻,李杜最终没有上任。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日军正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祖国版图纷纷沦陷,祖国同胞受尽欺凌。在重庆筹款抗日,声势越来越大,李杜的举动很快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此时虽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但蒋介石始终消极抗日,唯恐共军有朝一日强大起来。

为打击李杜的抗日热情,蒋介石立即派特务查封重庆抗日司令部。此外,蒋介石还派戴笠成天监视李杜的一举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李杜曾公开表示:“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希望,国民党早已腐化,没有前途,未来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全国人民走向光明,永远不会是国民党,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的一定是共产党。”蒋介石虽然对李杜的做法极为不满,但他毕竟是全国人民称道的爱国模范,所以蒋介石也只能假装充耳不闻。

随着结局抗日战争结束后,李杜本以为国家会迎来他梦寐以求的和平,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挑起内战。国民党早已心灰意冷,但为了帮助我党搜集更多情报,李杜决定在国民党军队中忍辱负重。

1946年7月31日,蒋介石突然下发任命书,任命李杜为国民党军队的上将,一个士兵都没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光棍司令”,但让李杜没想到的是,这个军衔居然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国军大将李杜很快被解放军逮捕。由于李杜保持沉默,很多士兵对李杜的过去一无所知。就这样,李杜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

直到1951年,邓小平在审核“国民党战犯名单”时,无意中看到了李杜的名字,于是他急忙命人释放了李杜,甚至还派人上门向李杜道歉。但李杜的态度非常开放。他很幽默地说:“我已经70多岁了,这种体验是新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人生的每一天,就是报效国家的一年!”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南北战争,李杜始终把民族和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一位爱国爱民的将军,堪称爱国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