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18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

4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举行会议,就联合国与欧洲委员会加强合作的议案进行审议工作。

该决议草案内容主要包括联合国与欧盟之间展开的合作,包括在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流行病和性别平等领域保持密切配合,共同寻找应对气候危机、地区冲突等全球挑战的方案。

看这决议草案内容和中国没多大关系。决议也和俄罗斯没多大关系。

但决议文本中,前言的第9段有涉乌克兰的部分,文字是 : “俄罗斯联邦在侵略格鲁吉亚之后又侵略了乌克兰,在此之后,欧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俄罗斯在欧洲委员会的资格已被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决议涉及俄罗斯。毕竟俄罗斯也自认为是欧洲国家。

“俄罗斯联邦在侵略格鲁吉亚之后又侵略了乌克兰”。这个决议明确为俄乌战争定了个性:侵略了乌克兰。

这个俄罗斯当然不同意。

俄罗斯当然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啊。

于是,俄罗斯代表呼吁投票前将这一段删掉,但是这个呼吁绝大多数国家没有理睬。既然没有理睬,大会就这个议案逐段进行表决。

联合国还是很民主的。

在这段表决中,81票赞成、10票反对、48票弃权,中国和印度都是弃权票。

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

我们自始至终都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进攻定性为:俄乌冲突。既然是“冲突”就意味着各有问题,我们就持中立立场。

对俄乌之间的战争,我们持中立立场,就意味着俄乌各打五十大板。

但,在逐条表决后,也对整体提案进行了一个投票。

联大表决,俄罗斯、白俄罗斯、朝鲜、叙利亚、尼加拉五国投反对票。

一直关注俄乌战争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五个国家的立场,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每次联大举行关于俄乌战争的俄侵略或叫其立即撤军的投票中,这五国都是投反对票的。除俄罗斯本身外,其他四国妥妥的俄罗斯“铁杆兄弟伙”。

但我们发现,中国这一次和其他121个国家一道对这个整体议案投了赞成票。

在我印象中,俄乌开战以来,在联大有涉俄罗斯的决议中,中国基本都是投的弃权票。

这一次,中国第一次投赞成票。虽然联大决议只是表达一种态度,没有强行执行力。

这或许是中乌领导人的直接通话起了作用。

是不是由此我们对俄乌战争的立场起了变化呢?

现在很难说。

中国的态度都是俄乌两国尽快和平谈判,中国不是当事国,但愿意为“劝和促谈”作出我们的贡献,随后我们还会派出特使来践行我们的倡议。

泽连斯基是很重视中国的作用的。他说过,中国中立就是对乌克兰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

毕竟,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任何事关全球的问题,必须五大国一致,那么俄乌战争是绕不开中国的。

同时,中俄关系是“无上限”的,应该不会因为俄乌战争的性质问题而放弃这种关系,或许俄乌之间的国家利益高于中乌之间的国家利益。

就在俄乌战争走到非常关键的和谈时刻,中国驻法大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当初从苏联独立出去的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前加盟共和国基本都是“主权待定”。

这又掀起了轩然大波,把不是当事国的中国推到了风口浪尖,外交部赶快澄清立场、驻法大使馆表示这是大使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政府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驻外大使所表达的观点基本都表达所在国政府的观点,这点是毫无疑问的。除非你明确声明是个人身份非官方职务接受采访,否则就是代表官方在表达立场。毕竟,你没有官方背景,还有人采访你吗?当然,你退休了另说。

外交官是为国家战略服务的,而不是添乱来彰显某某狼性精神,这会适得其反的。如果口无遮拦乱说话,立场明显和国家立场不符,那这种外交官除了耍狠,应该算不合格。

那么中乌领导人亲自直接电话沟通,澄清一些立场上的偏差,是必要的。

毕竟现在还谈作为联合国成员国的乌克兰的 “主权未定”问题,势必引起很大的反弹。如果,我们因此与乌克兰彻底闹僵,那么我们的以中立国的立场来“劝和促谈”就丧失了基本的条件和基础。

“劝和促谈”其实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俄罗斯是想先占领乌克兰的这些地方,在不退不还的条件下进行谈判,但乌克兰从泽连斯基到下面的高级官员都说,俄罗斯毕竟撤到1991年边界才能有谈判基础。

现在俄乌战争焦灼着,在战场上谁都没有要撤退的意思。

如何停下来谈判,的确很难。

这肯定取决于战场上谁的优势大,谁就有主动权和发言权。

中国既然介入了,我们希望早点停火、撤军、谈判,避免更大的生灵涂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中国的立场变了吗?

个人觉得没有。只是在战术层面进行微调,在战略层面还是一贯的“劝和促谈”立场。

泽连斯基说过,希望在2023年结束战争。

我们就看以何种方式结束了。

世界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