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越来越像春晚,你总是会听到身边的人在说它很烂,可是一到颁奖季又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看。

当然所谓的“看”通常就是看能不能吃到瓜,然后再看熟悉的明星有没有拿奖,破了什么纪录,创了什么历史。

颁奖季还有一项基础功能,就是为一时间不知道看什么好的影迷提供一份片单,当然也可能是给影迷提供一个骂评委眼瞎的机会。

以下将依次盘点2023年第95届奥斯卡入围最佳影片的10部电影,按个人喜好由低到高排列,绝对主观,看完你可能会觉得作者真瞎。那我是不是就跟奥斯卡评委一个级别了(bushi)?

总而言之,排名不重要,因为有部分电影对我来说观感差不多,其实还挺难排的,找自己感兴趣的来看就可以了。看过的朋友也请尽量说出你的喜好,供没有看过的人参考。

第十名:《阿汤哥开飞机2》

第十名:《阿汤哥开飞机2》

第一部因为技术原因只能用别称了,请想象一下阿汤哥开飞机,其他人很2的画面。这是一部票房爆款,奥斯卡6提1中,拿的是最佳音响。

亮点就是实拍风格的空战场面,注意只是风格上追求实拍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电脑特效。另外比较燃的剧情以及第一部的情怀加成也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high起来。

但对我个人而言,由于不是军迷,所以对这种纯燃而没有反思的战争片就不大感兴趣了。据说第一部上映的时候,美国很多电影院外面就贴着征兵广告,而且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不过第二部的征兵效果应该比不上当年了,毕竟大家现在都是在网络上叫嚣战争。如果有看过第一部的话,那续集还是值得一看的,可以体验一下各种致敬梗。

不过感觉致敬的不只是第一部,还有很多其他的电影,比如以旧胜新的梗,就很像十年前彼得·博格导的《超级战舰》。

那是一个游戏宣传片,这是个战争宣传片,在有些人看来,这二者似乎是一个东西。不管怎么样,阿汤哥做电影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而且疫情期间坚决不上流媒体,宁愿延期也要让观众在大银幕上观看,最终也打了一场胜仗。

第九名:《阿凡达:水之道》

第九名:《阿凡达:水之道》

卡梅隆在拍一种很新的电影,新到它就不像一个电影,更像是《头号玩家》里面的绿洲,看的时候甚至有种想要戴上VR眼罩的冲动。

这片子在我个人的喜好度里其实跟阿汤哥那部差不多,不过看在凯特·温斯莱特水下拍摄的时长破了阿汤哥记录的份上,就往前排一位吧。

《阿凡达2》的看点当然就是特效,奥斯卡4提1中,拿的就是最佳视觉效果。这次还专门玩起了海洋乐园,小团队一听到要做跟水有关的特效可能会感到害怕。

但给《阿凡达2》这种顶级团队就变成了炫技的机会。除了特效,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大概就是演员了。

看的时候会全程盯着凯特的角色看,试图认出她的样子来,以及欣赏西格妮·韦弗返老还童式的表演。

卡梅隆还是很贴心的,知道咱们关注点太多,于是把水之道贯彻到剧情里面去,世界观设定,人物设定,还有故事逻辑都给冲得不能再淡了。

问题在于,现在我们可以把分数都打给技术,但能撑多久呢?如今再看第一部的画面,已经可以察觉出是上世代的东西了,当然这仅在好莱坞大片的范畴内比较。

《泰坦尼克号》年代更久远,可是它的分就很保值。

第八名:《瞬息全宇宙》

第八名:《瞬息全宇宙》

这片子可以说是“瞬息全拿奖“,奥斯卡11提7中,其中就包括最佳影片。拿奖那个总是会有很多争议,对我个人来说谁拿都无所谓,所以说说电影本身。

它的形式和内容还是有一定契合度的。主角是一个中年人,恰恰是分身乏术的年纪,电影将这个词具象化了,把中年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每一个身份变成一个宇宙,让她在里面奔波。

以娱乐的方式来反映现实,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可惜后期太想要寓教于乐,尤其是母女大和解那段,已经是教大于乐,让电影无法细品。

表演方面杨紫琼拿影后也在中文世界刷屏了,她的竞争对手里面还有米歇尔·威廉姆斯以及凯特·布兰切特这种大魔王。在我看来杨紫琼的表现差强人意吧,是不是最好还值得商榷。

抛开奖项不谈的话,这个角色就像专门为她设计的,而且也确实只有她能演,功夫片底子为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甚至把港片的癫狂气质移植过来了。

技术方面影片还拿到了最佳剪辑。这个电影的确不好剪,除了想创意要耗脑力之外,也是非常大的体力活儿。

作为一个要经常剪片的人,在观影过程中看到巨量的素材瞬间一闪而过,我的手就已经开始酸了。

第七名:《猫王》

第七名:《猫王》

这片子其实不闷的,从头到尾就像赶场看了很多个live house。它的看点自然就是原型人物,即使没经历过猫王的年代,也可以通过影片了解他的音乐。

这种人物的一生注定是传奇的,所以抛开现实,只把它当作一个剧情片来看,也足够跌宕起伏。

但也恰恰说明它实在太吃题材了,于是让人怀疑创作层面的贡献到底有多少。奥斯卡8提0中。0中我认为是合理的,但奥斯汀·巴特勒提名最佳男主角则不大同意。

他的准备功夫似乎都只往“形似”这一处使,最终出来的效果更像是去参加《百变大咖秀》,不像在演电影。

传记片不可能拍出一个全面的猫王,这点倒也不用苛求,主要就是看主创能不能选到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去切入。

经纪人角度的确值得挖掘,强调猫王音乐与黑人的渊源也无可厚非,主线中加入了黑权运动的部分,符不符合事实还是其次,就是戏外层面会形成一种反讽。

你所拍的人在政治错误的时候越勇,就越显出你在政治正确时才拍的怂。最后夹带一个私货,作为球迷,我一度把主角看成多特蒙德的聚勒,然后就回不去了。

第六名:《悲情三角》

第六名:《悲情三角》

戛纳金棕榈在奥斯卡3提0中,这次其实我站奥斯卡。倒也不是说片子一无是处,只是它表达的东西其实已经不新鲜了。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阐述创作理念的时候说,他想要改变传统的刻画阶级的手法,过去总是把上流描绘成无知或刻薄,把底层刻画得真诚又慷慨。而他想把上流描绘成好人。

听到这个描述是不是觉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不就是《寄生虫》吗?《寄生虫》也拿了金棕榈,而且才过去3年,实在没必要把奖再给一个这样的电影。

奥斯卡给了《寄生虫》之后果然就没给《悲情三角》。尽管如此,影片还是有一定的荒诞与猎奇色彩。光是海报就会让人觉得“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可能以前有的观众听到戛纳金棕榈就觉得是大闷片,这部倒是不催眠,部分段落更是滑稽与讽刺齐飞,悬念共反转一色。

影片分为三个段落,其中不断出现雨刮,电梯门,还有船等视觉元素,它们都在左右摆动,成为不稳定因素,仿佛在跟片名对着干。

到了第三段达成完全的崩塌,阶级对调。当个奇情片看还是不错的,最后提示一下,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打开这部电影。

第五名:《女人们的谈话》

第五名:《女人们的谈话》

这部的看点自然就是女性群戏了,或者准确点说,是白人女性群戏。它不像《瞬息全宇宙》尽可能地把热门议题都囊括进来,就是踏踏实实地讲一群女性被压迫的故事。

当然这可能也是它只有2个提名的原因之一。不过最终倒是拿了最佳改编剧本。这点我有所保留。

因为影片有着明确的表达诉求,作为艺术品来看的话,台词的意图有点过于明显了,跟文盲人设有点冲突。

我想起《活着》的小说原著,整个故事其实是老年福贵口述出来的,所以余华写的时候需要尽量以农民的口吻来遣词造句,但部分段落还是有点文艺腔。

《女人们的谈话》也存在这个问题。影片的故事情境有点像陈胜吴广,大致就是“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不过她们的反抗并不是一呼百应的,这些女性内部也会出现分歧,至少比一些只会一味吹捧女性形象的片子要真实一些。

由于影片是架空的背景,所以也可以把这些女性看成一个人,那么她们之间的分歧就变成了祛魅过程中个人精神内部的挣扎。

男导演拍女性题材总是聚焦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外在矛盾,但对女性的内在矛盾往往难以准确把握。电影的天下也苦男性视角久矣,确实需要更多女性视角的输入。

第四名:《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第四名:《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做兄弟吗?剁手那种。这个故事一开始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到后面越来越癫狂。奥斯卡8提0中,给人的感觉就是想说它好,但一时之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影片可解读的角度也很多,最明显的一个就是爱尔兰内战,可是如果花将近2个半小时只是看了另外一种拍法的《风吹麦浪》,未免有些无趣。

主演科林·法瑞尔说这个故事讲的是快乐的崩塌。本来一个人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就被另一个人完全否定了,而且这个人还是常年一起玩耍的好伙伴。

这不是偶像塌房,而是安身立命的信念塌房了。与他割席的好友正是第一个经历这种崩塌的人。

以前整座小岛是世外桃源,现在变成了禁闭之地。远处的炮火唤起的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危机感。这也是当代人的困境。

不过麦克唐纳的电影总是比较偏科,影片在视听方面的表现相对平庸了点。对话多且密,摄影和剪辑未能更多地发挥电影介质的特性。

假如场景换成舞台,可能在自然风光上损失比较大,其余的表达似乎也可照样进行。这片子在威尼斯电影节拿的是最佳编剧和最佳男演员,或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第三名:《塔尔》

第三名:《塔尔》

必须承认,磕大魔王姬可以获得很大的满足感,那气场让我在百合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次在《塔尔》里面她真的演了一个大魔王。

奥斯卡6提0中,不过布兰切特倒是拿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这部片子跟《瞬息全宇宙》和《女人们的谈话》很不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角所处的阶层。

那两部拍的都是底层女性,而塔尔是一个乐团指挥,属于精英阶层,在这个小圈子里面,女性主义以及LGBT平权已是共识。

部分男性可能心里不认同,但表面上也要假装拥护,才能在圈中混下去。塔尔利用自己的身份来获得自己的地位,然后又仗着自己的权力去剥削后浪。

这种故事在当下思潮中有点逆流而上的意思。不过因为背景设定在精英圈子,又显得合理。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前阵子张婉婷导演也被爆出了一些违背拍摄伦理的行为。

不只是女权和LGBT,黑权也存在着这种例子,比如O·J·辛普森,他成名后混入白人上流社会,受到了质疑,那时他的回应一直在弱化肤色议题。

杀妻案出来之后,他又大打种族牌,以此影响陪审团。这些事件似乎最终都指向了阶级问题。

所以《塔尔》还挺丧的,它好像是在说,就算我们做到了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在权力面前,人人也都是一个样。

第二名:《造梦之家》

第二名:《造梦之家》

尽管多年没给自己的电影写剧本,但《造梦之家》斯皮尔伯格真的非参与不可。自己拍自己的传记其实很容易陷入自high的。不过能这么high一次,对作者本人来说应该很值吧。

奥斯卡7提0中什么的也只是过眼云烟。虽然是私人化的故事,但拍法并不太私人,而且题材跟电影制作有关,所以趣味性还是有保障的。

导演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己的第一手材料,也就是他的记忆。比如一次性餐布和餐具这种细节,没经历过的话,确实很难想象一个犹太家庭会这么操作。

影片的主人公在成长的道路上遭遇了霸凌,母亲出轨,以及自己的感情创伤,每一次都是电影来拯救他。所以把一生都献给电影也就顺理成章。

即使对家庭故事线无感,光是看主角把自己脑中的想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变成电影,就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入坑指南了。当然也可能在你想要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拔草了。

谢飞导演比斯皮尔伯格大四岁,他看完这部电影后表示,50年代末孩子就能用超8毫米和16毫米彩色片拍家庭电影的,也就是美国战后的那代人了。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心里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个声音,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对电影本身的专注度,这个声音就是:“有钱真好。”

第一名:《西线无战事》

第一名:《西线无战事》

这片子就是刚才盘点的第一部电影的反例,这里没有浪漫,没有热血,更没有跌宕起伏,绝地反击的胜利。

看《黑豹2》会疑惑双方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打起来的,看《西线无战事》也有这种疑惑,但显然这不是完成度不够,加上历史背景之后,它就显得更加讽刺。

本片在奥斯卡9提4中,是这个盘点中的第二赢家。虽然没有拿最佳影片,但拿了最佳国际影片。最佳摄影也收入囊中,战争片的摄影主打的就是一个残酷。

以固定机位的远景和长镜头来加强客观视角,跟拍人物的镜头也主要在凸显慌乱与惨烈。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人物的脸不是上来就脏兮兮,然后全程基本没有变化。

在一系列长镜头里交代了摔入泥地后,半边脸全是湿泥,甚至还能看到湿泥变成干泥的过程,最后在脸上呈现出龟裂效果。

本片还拿到了最佳配乐,区别于多数战争片恢弘的弦乐,《西线无战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几声经常无预警就出现的插电配乐。

一下子就把我们抽离出战争发生的时空,以另一个视角去审视这场战争,得到的是非常荒诞可笑的结论,花了几年时间,数以万计的性命,最后只把战线推进了几百米。

以前经常会发出“现在的电影怎么没以前好看了“的感慨。最近学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把这种感慨真的当作一个问题来思考。

为什么会觉得没以前的好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个。比如电影艺术整体进入了一个创作疲倦期。又或者技术更迭改变了创作的思路。

反过来想的话,以前看片时的阅历跟现在不同,再加上大师光环一直在起作用,所以有可能存在前后标准不同的情况。

还有生产机制的变化,比如以前上美厂有国家养着,没有现在动画公司那种KPI压力,可以专心去做那些动画片。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前的烂片早就有人帮我们筛掉了,我们按照经典片单去看就行,现在当我们自己要去淘片的时候,踩雷的机率就增加了。

这么探索到最后会发现,问题本身变得不重要了,思考的过程反而更加有趣。这样一来,每当有人在抱怨的时候,就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那我觉得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