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际,曾横扫天下的蒙古分裂为三部分,分别为占据西域的卫拉特蒙古,占据蒙古高原的喀尔喀蒙古和占据如今内蒙古地区的漠南蒙古。

但是,这三支蒙古都并不安稳,占据如今新疆、中亚地区,最远游牧到西伯利亚地区和欧洲伏尔加河流域的卫拉特蒙古,看似地盘最为广泛,但是他面对的敌人也最多,北方正在疯狂扩张的沙俄,腹心之地的哈萨克汗国,都是十分强大的敌人。

与此同时,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之间的战争,已经延续了数十年之久。喀尔喀蒙古则面临着漠南蒙古和后金政权的威胁。尤其当后金政权的继任者皇太极直接击败漠南蒙古,并将其收至麾下之后,新崛起的后金政权对于蒙古诸部的威胁,日益加强。

与此同时,卫拉特蒙古内部由于西迁之后生产有所发展,人口、牲畜都在大量增加。例如土尔扈特岱青,最初只有160户,到明末清初之际,已经发展到10万户之多。但是显然,随着牲畜和人口的增多,卫拉特蒙古的牧场却没有因此相应变多,属于卫拉特蒙古的领地资源愈发紧张。

与此同时,由于卫拉特蒙古的领主们的牧场和牲畜不断被分割,再加上领主们对于财产的分割并不公平,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彼此之间的武装冲突也愈发频繁。

为了加强内部团结,解决不同部落之间的矛盾,卫拉特蒙古贵族们开始引入并大力倡导藏传佛教。也由此,藏传佛教开始在卫拉特蒙古迅速传播,并深入到了卫拉特蒙古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虽然藏传佛教的传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卫拉特蒙古内部的矛盾,也起到了统一思想行动,协调彼此关系,增强内部团结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口增加与领地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因为思想的转变而有所缓解,因此,蒙古诸部依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尤其在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咱雅班第达的大力斡旋之下,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决定召开丘尔干,也就是蒙古语中的会议,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加强团结,抵御外来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咱雅班第达还是卫拉特蒙古所用文字——托忒文字的创造者。

由于内外形势的共同作用,公元1640年,即大明崇祯15年,藏历铁龙年中秋第5吉日,在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和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来共同倡导之下,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的领主、宗教首领们,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