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里警报声忽然响起,试验飞机一阵抽搐,发动机熄火,刹那间飞机在空中急速翻滚。飞行员来不及反应,已被倒悬在驾驶舱中。地面监控大厅里,故障报警灯全部亮起,紧接着,信号突然消失,屏幕上漆黑一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危急时刻,是跳伞逃生还是再搏一把?

这就是今年五一档电影《长空之王》上演的惊险一幕。这部电影究竟讲述了什么样故事,故事背后又有哪些真实故事。今天白羽就跟大家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试剑蓝天

从片方在微博上分享的知识来看,王一博饰演的飞行员雷宇来自真实的试飞英雄。在创作之初的走访中,一则清华毕业生争当试飞员的事迹让刘晓世“咂摸了很久”。

在影片中,王一博饰演的雷宇,年轻、冲动,不服输,不妥协,富有创造激情。雷宇的原型人物,在大学期间听完一场报告演讲之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把自己献给了祖国的蓝天事业。

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一个不错的家世,一份高光的学历,一个光明的前途,就因为这个雷宇的这个“冲动之举”

整整三年,父子隔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年轻一代成就梦想的年代。守望天空,要有天空一样辽阔的胸怀,鹰隼一般的眼光,要有一飞冲天的胆魄,壮志凌云的豪气。

三年后,老父亲从江南水乡奔赴试飞基地看孩子,想要规劝他改变决定。

两个男人之间一夜无话,房间里只剩下《新闻联播》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真实的一幕,被导演安排进了电影当中,在父母临走时,老父亲深情地望着儿子,说出了那句印象深刻的话:“想飞就飞吧,注意天气”。

这正是:少年一贯快马扬帆,道阻且长且不转弯,要盛大,要绚烂,要哗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鹰击长空

为你往前飞一步,死神就靠近一步。

工作人员先是看到屏幕信号一阵乱跳,机舱内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此时,K8改装的“变稳机”已经在空中打转,如果任由它下坠,几秒钟之后,便会机毁人亡。

“飞机不行了!”雷宇失声大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放手,我来!”张挺忍受着剧烈的眩晕,使劲压动操纵杆,试图迫使机身翻转过来,但变稳机毫无反应。

雷宇按下按钮,直接就把自己弹射出去。张挺独自驾驶着飞机俯冲直下,1000米、600米、300米, 如果一旦失误就是机毁人亡的命运。

霎时,机场上,塔台里,数百人仰头瞩目,一双双眼睛焦灼地盯着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几乎贴近地面的位置,飞机终于重启成功,张挺一拉操纵杆,飞机重回蓝天。

下了飞机之后,张挺给媳妇打去电话“我回来了,放心吧”

试飞员一念之间,决定的不仅是锤炼雄鹰的铁翼,试飞员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

这一幕,其实是2004年成都某机场发生的真实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特技飞行员梁万俊当时遭遇的状况远比电影中更加惊险。价值上亿的试验机在空中燃油漏光,发动机停车,距离机场20多公里时只能“空中滑行”降落。

“刹爆”飞机在降落时一口气冲出了1700米,在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而止。跑道上被犁出了464米的黑色擦痕。

胸中有丘壑,立马震山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梁万俊走下飞机的那一刻,飞机总设计与他紧紧拥抱: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从设计图纸到钢铁雄鹰,设计师呕心沥血数十年。这“惊天一落”,不但挽救了上亿元的科研样机,也为试飞员创造了类似险情的成功先例。

这正是: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三代传承

《长空之王》的核心故事,讲的其实是传承。

胡军饰演的试飞员张挺,让儿子蒙眼颠球20个,在特训时要求所有试飞员必须蒙眼摸到飞机上所有的按钮。在后面的实验中,飞机遭遇鸟击,雷宇在急速俯冲时眼底快速充血,什么都看不到,特训的价值就此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影片中,首席飞行员张挺说过:一代试飞员靠胆量,二代试飞员靠技术,三代试飞员时“会飞的工程师与设计师”。

试飞员的更新换代,也反映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不断迭代。

在“空军试飞烈士”公墓,张挺为老战友扫墓,泪洒当场。如果你看的够仔细就会发现,那张照片上人其实是老戏骨王学圻,这一幕镜头其实在致敬1999年的电影《冲天飞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部电影中,王学圻饰演年长沉稳的试飞员孔凡,胡军饰演年轻的试飞员凌知远。两代飞行员之间相互较量,相互协作,他们在试飞的过成功共同找到了成功的钥匙,有一种高手之间惺惺相惜“心有灵犀”的默契。

理想与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冲天飞豹》电影中的主人公原型,为了保全记录数据在最后一刻跳伞,结果摔成重伤。

这经典一幕,在《长空之王》中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试飞员公墓,每一位先烈,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瞻仰,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

在《长空之王》的结尾处,新型战机掠过学校操场,新一代飞行员正在茁壮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天飞豹》的电影导演王瑞在采访动情地说道:现在的年轻试飞员都有硕士学历,甚至博士学历,他们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群体。

据相关资料显示,从抗美援朝战场的飞机修复试飞开始,我国经历了“名族之鹰”,“长空利剑”,“大国标配”,整整四代战机飞上蓝天。

60多年来,一代代试飞员,一位位无名英雄抱着“飞出中国人自己研制的争气机”,完成一系列重大科学实验。他们成功试飞了我国自行研发生产的160多种,2万多架飞机,攻克了一大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羽点评:时代呼唤英雄,军人需要血性。英雄的试飞员群体传承了这一血脉基因,把英雄之气、血性之勇,化为了敢于亮剑,敢打必胜的战斗豪情。他们在试飞领域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每一个进步,托举起了中国人航空强国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