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子·大略》中说道:“流言止于智者。”

现实中,千奇百怪的谣言,组成了信息茧房,牢牢地网住了周边。

你是否还能在这网墙之外,看见事实?

有人给出答案,难。

用人云亦云的理解,站在山呼海啸的人群里,只有说着同样的话,传着同样的谣言。

既合群又安全,大家何乐而不为之。

但是身处于被淹没的那些个体,被口水吞噬感到绝望窒息的那些个人,又该如何自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段两个热点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女生被造黄瑶。

第一个新闻,一篇题为《被挂在黄色网站上的女孩们》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引发热议。

女生讲述自己的高中同学,多次将女性同学、好友发在朋友圈的照片,以恶意P图和造黄瑶的形式发到色情网上。

在网站上,男同学为了显示细节真实,把自己的生殖器P到了女生的脸上,并在帖子里公布女生的真实地址和部分真实个人信息。

“M狗”、“S货”、“抱着腿G”......

难听的荡妇羞辱性词语,就这样轻易地安在了女生的头上。

这个男同学用各种恶心且猥琐至极的话,进行意淫着,再用最不堪的话语肆意侮辱着女生。

女生在自己不知道的色情网站上,被许多色狼评论、围观、起哄。

女生万没想到自己会经历这种事情。

为了揪出幕后黑手,她用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

最后,更加不敢相信,加害者还是自己的高中同学兼好友。

在强烈屈辱感之外,更多的是被背叛的愕然。

她被自己的同学以造黄瑶的方式,成为了别人眼中“人尽可夫的biaozi。”

正常的生活照片,轻易地被篡改成了小电影里的截图。

是一清二白的好姑娘,怎么就变成了他们幻想出来的恶意角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同学面对女生的问询,他给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他完全承认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歉意。

在他看来,这是件小事,无所谓的事。

最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对方还是多年的同学、班长,一直以来觉得他正值优秀,更是别人眼中的“好儿子”。

品学兼优,既是社牛,又是学霸。

面对女生对外公布的录音,高中同学称:“你不要在网上发这些,这是我的个人权益。说白了我个人就有点心理变态,我也不想遮遮掩掩。”

女生是清醒的,她选择了报警。

最终这位高中同学终于自食恶果。

前期获得了拘留十天,后续更是获得了学校通知,对他作出开除学籍的处罚。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另一个相同的男生亦是如此。

他盗用女同学照片后,PS不雅图片进行贩卖牟利。

更可怕的是,他甚至用合成的照片,去进行色情比赛。

他不仅在211大学就读,还正在积极考研。

经过调查后,两所高校都迅速采取了行动,都依法依规地开除了造谣者的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谣者伤人于无形,而造黄谣者更甚。

就如同大学生因造黄瑶被开除的消息传遍全网后,有些人发布了一些奇怪的言论。

“处罚方式过重了,辛苦考上的大学,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只是用了照片而已,女生又没有掉块皮,少一块肉。”

“没事为什么在社交平台上发这么多照片,自己发了还怪别人到处传播。”

“他都说自己有心理疾病了,你还能拿他怎么样?”

看着这样“洗地”的言论,有一些难以下咽。

社会的进步,正常运转,是需要基本准则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当一个人违反法律时,评估惩罚轻重的标准,是取决于对社会、对受害人的危害程度。

因为,黄瑶,对一个女生来说,伤害是无形且无穷的。

想起近日另一则父母对女儿的维权发言。

近日,黄磊夫妇发文回应黄多多染金发和被造黄瑶。

孙莉在微博上发文“请不要乱用陌生人的照片移花接木。”

同时提及,“看到有人还在传多多的黄瑶,之前被造黄瑶我们当时就报了警,公安机关已经找到了造谣者,检察机关也和我们见了面,一个小女孩受到这样的伤害,我们和多多还是选择原谅对方并一直没发生,因为造谣者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一人成行,三人成虎。

固然老虎可怕,伤人见血,但是杀人不见血的谣言更是可怕!

就如同,电影《保你平安》里的一句话,“当你说一个女孩是小姐的时候,不管她是不是,她就已经是了。”

她们在看到那些不堪入目的帖子时,愤怒和恶心会席卷而来。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她们也许在痛苦地自我挣扎。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相信这样一张皮下面是怎样藏着如此的恶毒肮脏的灵魂。”

“外表光鲜亮丽的黑心种子,是不是更具有迷惑性,更让人心生畏惧?”

更甚至,有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抑郁。

在黄瑶的阴影里,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在饱受痛苦。

演员张静初说,“黄瑶是不可能清者自清的,随着互联网的传播,一个故事会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不堪和离谱。它就犹如一道伤口,不去治疗只会溃烂发脓,有可能最终想要自救只能选择截肢的地步。”

哈耶克说,通往地狱的路,最初都通往天堂。

换言之,通往邪恶的路,最初是否都通往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话说,如果人们的欲望在真实生活中受到压抑,就会在幻想中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也许一些人在这些极端行为的背后是生理和心理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惜用违法犯罪的方式获得替代性满足。

但是法律就是法律。

对于恶意造黄谣,并在互联网上传播,公然实施侮辱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和肖像权。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如果存在故意捏造事实,公然侮辱他人,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以拘留或者罚款。

如果明知是虚假信息,依然在互联网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黄谣”的人,也许是少部分的那些人。

他们本身就存在复杂社会、心理、教育因素。

但我们可以自省、自治。

试想一下,一旦人人罔顾真相,只要审判的狂欢和毁神的快意,沈浸在用不费吹灰之力摧毁一个人的虚幻权力感里。

那是一个多么可怕,魔幻的现实问题。

作为有辨识我们既要揪出并惩罚违法犯罪的人,更需要教年轻人如何面对青春的冲动。

用《保你平安》里的话说,“一定要行好事,做好人,走正道。”

我们可以站在这样的角度考量任何事情。

每一条黄谣背后,都有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一个走上歧途的违法者。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静待一个温暖的春天,唤醒一个个春暖花开的快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