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网民,几乎都知道天涯社区的大名。
1999年4月成立的天涯社区,一度是中国第一代网民的网络生活习惯。
那是中国互联网最好的时代,也是互联网论坛最好的时代。
如果要定义“天涯社区”,我想有几个词是可以概括的:自由、精英、多元、包容。
当时的天涯社区,汇聚了各个领域的人才,宁财神、当年明月等初代网红皆聚于此。
由于初代网民往往素质较高(有一定的学历,有条件上网),而天涯的环境又允许畅所欲言,于是,这里的很多内容的思想深度,往往都能超过一些学术文章。

板块热门上,也常常可以见到围绕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议题,一些高质量的讨论。
但到了4月25日,天涯社区的官网已无法打开,相关页面显示“无法访问此网站”。
同时,天涯社区APP也无法正常打开,画面显示“无网络连接”。
一代名坛,何至于此?

1992年,一个词在全国内开始流行——“下海”。
这个"海"指的就是海南。
当时,海南被圈定为开放区,很多地产大佬都在海南发家——潘石屹、冯仑、王功权……
那一年,海南公务员邢明开始尝试炒股。
4年后,他用炒股赚来的钱,买了辆雅阁,成为全单位用车档次最高的人。

短短几年,邢明的股票账户就突破了2000万。
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多人眼中花不完的钱了。
财务自由后,人总是想干点有文化、有情怀的事儿。
于是邢明辞去公务员,花重金搞出了天涯社区的前身——海南在线。
天涯社区本是海南在线的子频道,但因言论自由,话题新鲜,很快就成了各种关心国家大事的网友聚集地。

2003年,天涯已有300万注册用户,而同期的QQ的用户仅有100万。
影响力可见一斑!
和今天的小红书、微博、豆瓣等平台不同,天涯社区的版块,几乎是网友自行搭建起来的。
在20多年前,来自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官媒的高人,构筑了天涯的基因。
本着“无为而治”、“无私奉献”的精神,各大意见领袖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搭建起了各种领域的讨论圈。
唇枪舌剑、你来我往。
讲究的就是一个词:情怀!
在天涯,也产生了对孙志刚案、湖南教师裸死案、乙肝歧视案等一系列社会热点的讨论,这让网民论政、群众监督的互联网氛围达到了一个高峰。
很多官媒记者,也都是天天看着天涯找选题。
凭着草根精神,即便天涯社区粗糙的网页画风十多年不变,却依然有着高度的活跃度。
那么,天涯为什么没有成功转型,又为什么死于今天呢。

自由可以让野草生长,且也能毁掉野草。
天涯的壮大,很快吸引了资本的关注。
2005年,联想投资和红杉资本都找到了邢明,要谈合作。
同时,《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等连载于社区的小说,也把天涯推向了一个高峰。
可惜,天涯的流量并没能转化为收益。
原因可能就是邢明自己太过于浪漫气质,有点“轴”。

对于资本的投资,邢明基本都是说“不”的,因为邢明担心,资本会破坏天涯的内在精神。
其实,这种担忧并不无道理,B站上市后,所产出的内容就和早期的内容大相径庭。
但没有资本的投入,社区又很难盈利。
为了给公司员工发工资,邢明不得不接一些割韭菜的广告。
可天涯社区的群友又偏偏素质较高,不容易被割。
这就导致广告的效果很差,久而久之,广告商也就不愿意投了。
所以天涯始终未能正常盈利。

而在另一边,随着互联网池子的扩大,各种竞品也来挖人。
虎扑、豆瓣、知乎相继重金挖走了天涯的不少意见领袖。
这就导致天涯的优质内容,开始分流。
眼瞅着公司越发拮据,社区的流量也是江河日下,邢明也一时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
2009年,创业板开板,天涯曾谋求在创业板上市。
但3000-5000万元的盈利要求,直接断送了邢明的上市梦。
于是,他也陷入了迷茫期——哪里有机会,就在哪里跟风搞一把。
2010年以来,天涯做过自己的微博,模仿Facebook,搞独立的APP,但均未成功。
原因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天涯这种论坛式的发帖阅读体验,实在没有微博直接,也没有微博来得快。
况且也没有明星名人的背书。
而微博、东方财富、雪球等APP的兴起,也吸走了天涯大量的意见领袖和用户。
同时,也因为充斥着很多和监管不相容的内容,天涯被官方屡次警告。
商业要规避风险,天涯却处处都是风险。
这就导致天涯的广告业务更少了。
邢明曾表示:“天涯的基因中非常致命的,就是对商业并不敏感甚至有些排斥,这是天涯社区活下来的原因,也是很久都不盈利的主因。"


因为公司不赚钱,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一部分员工认为,要坚持内容主义,把一些优质板块独立出来,专门做成APP,做成媒体矩阵。
但这个建议邢明一票否决,他坚持只做一个APP。
这时,邢明的初心也产生了动摇:天涯到底要不要继续做内容?
每一个平台,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阿里是电商,腾讯是社交,百度是搜索引擎,微博是即时分享。
天涯呢?
过去的天涯,盛产内容。
可因为没有留住那些生产内容的人,甚至内容本身,渐渐的,天涯迷失了自我。

而所谓的独立性,不和商业接洽,也恰恰是内容和人才流失的主因。
毕竟人才也要吃饭的啊!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2015年,天涯社区挂牌新三板,估值为10亿元,同时运营亏损为1683万元。
邢明的想法,是割资本的韭菜,为群众免费提供好的内容。
但资本不傻,既然你拒绝为我们打广告,那么我们也不会充钱。
2019年,天涯社区从新三板摘牌。

如今的天眼查信息显示,天涯社区公司涉及数百起案件,存在6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标的超1.46亿元。
同时,邢明的身上,还有数十条消费限制令。
从股神到论坛大佬,再到“老赖”。
可能直到今天,邢明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即便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允许他去改。
商业归商业,情怀归情怀。
商业可以夹带情怀。
但情怀总是不容于商业。
天涯或许确实没有跟上技术迭代的节奏,但根本原因,是在今天的环境下,它必须衰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