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一颗拼搏向上,追求更好生活的初心,但能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功的却总是少数!因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大多数人都不能通过长久的坚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来取得最终的成功。

超哥现在和大家分享周岭的这本《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原动力,从而依靠坚持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一、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其中本能脑和情绪脑分管潜意识和生理系统,运算速度极快,能达到1100万次/秒,而理智脑掌管着我们的理性思维,运算速度极慢,只有40次/秒,且能耗巨大,所以人的天性就是目光短浅,且容易即时满足。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明明知道,却总是成妾做不到,美食诱惑总比苗条身材更具竞争力,追剧游戏也总比读书能占据更多的业余时间。

所谓成长就是,我们能逐步减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控制,慢慢让理性脑上位,但理性脑又凭什么上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仅仅依靠自制力,因为自制力是有限的,一旦消耗殆尽,则会引起更大的反弹,比如,依靠自制力的节食会带来更凶猛的暴饮暴食,反而适得其反;而应该依靠的是提高认知,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二、因为缺乏能力、财富、权利和影响力,让人缺乏安全感

传播正能量,收获新观点,不做财富的搬运工,请关注超哥看财经!

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产生了焦虑,我们往往为了缓解焦虑,开始寻求积极的行动。但却由于抓不住重点,又想同时做很多事情,且还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反而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

比如前段时间,我在很多方面如:投资理财、育儿、自我成长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求知需求,一下子想看这本书,一下子又想看那本书,这样看书的速度又慢,精力又分散,结果一段时间啥书都没看完。

反而用刷综艺来缓解自己的焦虑,问题是刷完综艺后,发现时间浪费了,更焦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面对急于求成的心理:

首先,我们要卸下思想包袱,未来我们还有百岁人生,自己的人生都才刚开始,不要以一周或一年的时间长度看待自己的成长,要以5年或十年的周期来允许自己成长。

只要自己每天都在坚持学习,现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不管我们现在几岁,我们可能会抱怨十年前的自己不够努力,但希望十年后的自己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开始了努力;

第二,任何获利巨大的事情,其成长都不是线性的,因为线性的成长让人很容易坚持,而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情,也就不会获利巨大了

比如,游戏属于线性成长,而读书是非线性成长,所以大多数人都很难坚持一直读书,而只坚持读书一个月和没读书并没差别!

而坚持读书5年10年的人,那就会和周围的人产生差距,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肉眼看得到改变,需要巨大的学习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三个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正确的打开方式是逐步给现在的自己加量,将拉伸区变成舒适区,再慢慢把困难区变成拉伸区,这样会让自己的坚持不显得拧巴和反人性。

比如,运动、读书或写作,先从小量起步,适应后再逐步加量,一开始给自己规定专业人士的时间或数量,那就属于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做法了。

三、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感性的,一种是理性的

感性的运转速度极快,在瞬间给人反馈,学习高手会先用感性帮助自己选择,然后用理性帮助自己提升思考,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

比如高中时,英语语感好的同学,有时虽然不知道题目在考什么,怎么做,但把每一个答案放在句子里读一遍后,觉得顺口所选择的答案基本都八九不离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会读书的人是随时思考的,当自己读到某个有启发的点时,会停下来进行讨论和反复思考,结合之前自己看的书和经历,提升对这个点的认知。

同样都是看一本书,有的人求快,走马观花看一遍,而有的人会就书中某个点写读书笔记或将所感所悟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那这本书给人带来的收获将完全不同,同样的学习量,带来了不同的思考量,未来也将带来不同的行动量和改变量,进入潜意识成为感性的东西也将不同。

所以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一本书哪怕只有一个点给你带来了触动,甚至改变,让你在日后看其他的书能有所联想,这本书对你都算是一本有留存的书,证明你的时间没有白费。

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自己的收获和看法。

如果觉得有所帮助,请您关注、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