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女生宿舍传来一声尖叫。

一个女孩用一种极为诡异的姿势将自己吊死在卫生间水龙头上,身边只留下一份十字遗书。

人们都很好奇,遗书上究竟写了什么?这样一个花季少女为何自缢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杨元元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国企工作,一家人生活优越。

可是在杨元元六岁那年,最疼爱他的父亲因为疾病与世长辞。

一家三口靠着望瑞芳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和别人的闲言碎语,望瑞芳的性格逐渐变得泼辣刻薄。

吃尽了生活的苦,望瑞芳对女儿异常严苛。经常对女儿说:“我拉扯你不容易,你必须好好学习,以后要多挣点钱孝顺我。”

年幼的杨元元,从小就要帮忙照顾弟弟,还要早早做好饭等母亲回来,同龄人放学后无忧无虑的玩耍,杨元元的童年被永远锁在了牢笼里。

在学校,杨元元虽然有着优异的成绩,但从来都是形单影只,她带着沉重的期待和生活的重担负重前行。

童年的悲惨经历,使杨元元变得孤僻,没有人倾听过她的心声,她也从来没有向人诉说过。

2

很快杨元元考上了重点高中,弟弟杨元平在寄宿在亲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都有贫困补助,按理说望瑞芳的压力没那么大,但是她为了省住宿费让杨元元走读,那段时间唯有晨辉星光与她作伴。

临近高考,杨元元学业更加繁重,她向母亲提出住校的请求。

可是望瑞芳听了后勃然大怒,边哭边指着杨元元鼻子骂:“你这个没良心的,我每天难么累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不回来做家务,还想着花钱住校,是要累死我吗?”

杨元元黯然低下了头。

这样类似的话,杨元元从小到大已经听了无数次,她内心对自己充满了痛恨,对母亲又有着说不清愧疚感。

从没拒绝过母亲的杨元元再一次选择了妥协。

高考前的最后几天,杨元元望向窗外,很多家长都在给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气,热闹非凡,诺大的教室空空荡荡,只有她一人。

高考如期而至,杨元元考的很好,她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去哪所大学,想象校园里清新自由的空气。

她怀揣着忐忑的心告诉母亲这个喜讯,望瑞芳起初还得意的说:“这些年没白养你,总算有点出息。”

直到杨元元说出她想去省外某大学读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瑞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你去那么远,家里有事你怎么照应?而且读法律有什么用。报经济学,这样以后才能挣大钱,你弟弟将来还要结婚,不存点钱怎么行。”

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只用一句话就改变了女儿未来的人生。

杨元元内心挣扎不已,一个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和专业,另一个是感念母亲的操劳和养育。

几番挣扎之后,杨元元哭着改了志愿和专业。从小就只会顺从的杨元元,又一次向母亲妥协。

3

进入大学校园,杨元元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

学校轻松的环境,没有压迫、没有束缚的感觉让杨元元欣喜,她终于不再孤僻,有了青春少女的朝气。

这段时间望瑞芳的工厂重建,员工需要购买厂区建造的居民房才能继续留在厂里,一套房足足要8万元,望瑞芳只能被迫下岗。

没有生活来源,望瑞芳还想留在繁华的大城市,她想到了一个不愁吃喝主意。

望瑞芳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杨元元宿舍楼下,杨元元诧异的询问母亲。望瑞芳说道:

“你这里饭菜便宜,和你住一个宿舍还省钱,平时你还做兼职,养活咱娘俩没有问题,你可不能当白眼狼,不管我的死活。”

杨元元想不出拒绝母亲无理要求的理由,只能在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和母亲一起上楼。

宿管闻讯而至,想要劝离望瑞芳,可她却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五十来岁的人毫不在意自己和女儿的形象,宿管无可奈何,只能默许她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元元不知道的是,望瑞芳的到来,使得自己跌入了无尽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