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插队” “我们四川人不是好惹的”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黄金周,当时正在横店某景区门口排队的袁先生(化名)一定是吓懵了。没想到自己的一次好心而又正当权益的提醒“不要插队”,竟然遭到了婆孙俩的疯狂怒怼,咆哮。

网友们更是惊呼:“这也太嚣张太跋扈了”

事后,当事孙女发长文解释自己不是插队,是“平移”(从年卡、团队通道上平移到散客通道上),更是遭到了网友们地一致嘲讽和指责,“平移不就是插队吗!”并且横店影视城的工作人员事后也通过媒体发声“平移仍旧属于插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在网上沸沸扬扬了将近一个礼拜,以为就这样过去了。

没想到法学专家李玫瑾又站出来发声称婆孙插队事件不属于社死”

概括教授的观点是:

1.插队事件不属于社死,是社会一种契约的自发守护!因为涉事者行为伤的不单单是排队的一行人,还关乎整个社会秩序和每个人的利益。

2.不能容忍涉事者错上加错,不仅插队还要霸王威。

3.要想不社死,只能是真诚道歉。

观点虽然不新鲜,

但也可谓是一针见血,犀利地总结了之前网友们的共同感受:“插队,还要狂飙。事后又不肯道歉简直是不可理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李教授发言之前网友早就对婆孙俩的行为表现出了自己鄙夷的态度,并对其展开了深扒模式。

一、

首先有四川网友不愿意承认她俩是四川人,说她们只是会说四川话而已。还有四川网友自我安慰和调侃道“你是四川的,但不是我们县的,也不是四川其他任何县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四川当地媒体还耍起小聪明,将原视频中婆婆说的“我们四川人不是好惹的”那句话剪掉,并设置“金华两母女插队被制止当场发飙”话题来转移视线,混淆视听。

为此,遭到了金华当地媒体的激烈回怼“全网都知道此母女是四川人,四川观察就是不愿意承认她俩是四川人,非要说成金华母女”

总之,一夜之间这对插队婆孙成了没人愿意认领的孤儿,谁都不想和她俩扯上什么瓜葛,即使确实是自己的老乡也都不愿意承认。

而且据说,就连国外的网友们也都对婆孙的插队加狂飙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口诛笔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随即,婆孙的过往也被一一扒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的评价声,简单总结为

01.婆孙俩是四川都江堰人,婆婆70岁是退休国企干部,孙女是人民教师,居住在重庆某小区。

02.婆婆在工厂工作期间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硬茬,凡事如果不符合她的心意就会闹事,爱胡搅蛮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退休后性格也没有大的改变,依旧是非常强硬和蛮横,与物业、居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很少人愿意与她打交道

04.孙女受婆婆言传身教的缘故,也非常的不好相处。

05.婆孙俩经常会因为买到一件不称心的商品而相互埋怨;商品稍有瑕疵就会杀回马枪过去和店家撒泼、喋喋不休,超市或者菜市场老板不胜其扰总是匆匆退款了之。

06.甚至孙女的现任老公是孙女通过插足他人恋爱上位的,当时婆婆也对孙女老公前女友说“我们不是好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事后,婆孙的行踪被网友偷拍。

网友描述称婆孙在事发的第二天找宾馆入住被拒,以致晚上9点多了还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显得很孤独无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又有网友爆料婆孙俩到了桂林

两人口罩捂得很严实,见人就低头,婆婆眼神呆滞、一脸落寞,孙女更是一副拘谨木讷的神情,很紧张的样子,吃面时筷子都拿不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结语:

总之婆孙的插队+狂飙行为显然是令人所唾弃、不齿的。但显然她俩也为此付出了代价,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谴责和声讨,想必此时的她俩也已经认识到错误并深刻地吸取到了教训。

至于要不要还大家一个道歉,我想也不必再深究。因为就像这位网友说道的“如果能起到制止插队的行为,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也如另一位网友说的“现在网络太发达了,无论好事坏事都会被无限放大,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监督呢”

【总之,通过此事件,每一个人都需要警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