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改版,经常错过文章?

快将“创客公社”设为星标

再也不怕迷路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 吴昊钰

又一家苏州独角兽离上市近了一步!

据IPO早知道消息,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将于2023年5月9日科创板上会,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作为一家成立了16年的企业,思必驰是国内较早一批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其基于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定制开发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可服务于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物联网领域,以及以数字政企类客户为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领域。

自成立以来,思必驰便获得诸多资本青睐。IT桔子显示,截至目前,思必驰共完成7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0亿元,集结了阿里巴巴、元禾控股、深创投、中信证券、联想之星、美的、北汽、富士康等数十家头部机构和产业资本。

在胡润研究院今年最新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中,思必驰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估值100亿元

而这一切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始于剑桥、成于苏州”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剑桥海归回苏州

造了个独角兽

在成立思必驰之前,高始兴还在2000年创过一次业,做面向大学校园的电子商务公司。那时候互联网非常火,但遗憾的是,泡沫来了之后,公司没能扛得住。

不过,高始兴并没有就此放弃创业的想法。为了开拓视野、积累更多创业势能,他在几年后前往英国剑桥商学院深造,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校友俞凯。

2007年,AI语音技术市场刚刚有点苗头,他们就创立思必驰“赶了个大早”。值得一提的是,合伙人俞凯拥有剑桥大学语音博士学位,也是当时全球顶尖的青年语音科学家之一。“有顶层技术,有难得的市场机会”,这让思必驰在初创期就颇引人瞩目。

当时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的领导正在剑桥招商,“找我们谈了几次,给了很好的政策和支持”,本就怀揣着回国发展想法的高始兴,最终被打动,并在2008年将思必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但“起大早”的思必驰却碰上了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冬天”。移动互联网浪潮尚未兴起,AI应用更是遥不可及,加上在AI语音领域还有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庞然大物,国内还有科大讯飞一家独大,这家年轻公司要想开疆拓土,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必驰创始人 高始兴

因此,思必驰也经历了很长一段“艰难时刻”。

为了维系公司运营,高始兴曾两次抵押房产融资,并承担了无限连带责任。但残酷的市场规则容不得他有时间焦虑,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带着公司拼命奔跑

早期,思必驰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英语口语教育。乘着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东风,国内开始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一大批英语口语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思必驰作为背后的语音技术提供商,盈利可观。

等到移动互联网于2011年下半年爆发,高始兴察觉到人机语音交互的机会。

当时思必驰在教育板块虽有技术突破,但“进展缓慢”,为了“找到创业公司该有的‘一根针捅破天’的冲劲”,高始兴果断决定,剥离盈利最好的英语口语教育事业部,AII IN智能硬件领域语音交互研发。

虽然踩中风口,但是思必驰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充满了未可知和不确定性。尤其是AI语音技术从研发到场景端落地,都是九死一生的过程。

高始兴也曾坦言初期在商业化落地时的困难时刻:“拿着锤子找钉子,拼命找客户,让客户把人工智能技术用上去,客户都是半推半就,而且场景有限。”

但好在,高始兴和思必驰挺了过去。伴随着双创浪潮和人工智能风口,思必驰又先后融资了7轮,集结了阿里巴巴、富士康、北汽产投、美的资本、深创投、元璟资本等一线大厂和明星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军汽车前装领域

合作小鹏、力量、长城、北汽等车企

专注过教育,做过语音交互研发,思必驰还自研了AI语音芯片,通过软硬件结合的AI技术与产品服务,在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布局。

自2019年起,思必驰进军汽车前装领域,瞄准新能源车等新增市场及传统车厂的新型号车,面向主机厂和Tier1厂商提供以任务型对话为主、近场复杂声场降噪、融合智能座舱多媒体娱乐内容的全链路智能对话技术方案。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合作了26家车企,搭载其人机对话技术的汽车已累计出货328万台,另有7万台汽车直接采购搭载思必驰的整机硬件。

26家合作车企中,涵盖了小鹏、理想、哪吒等11家造车新势力;长城、北汽等7家自主品牌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等8家合资品牌车企。

智能汽车业务板块中的收入增速方面,思必驰也表现得颇为迅猛:2019年至2022年,思必驰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产品收入分别为0.13亿元、0.38亿元、0.62亿元以及1.03亿元,收入复合增长率为98.12%

此外,据公司招股书,过去三年,思必驰的主要业务收入分别为2.36亿元、3.07亿元及4.2亿元,思必驰成功与海信集团、美的集团、OPPO、上汽集团、理想汽车、中国移动、顺丰科技等客户达成合作,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54.52%。

虽然营收在逐年增长,但思必驰仍难逃国内AI创业公司的“盈利难”魔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究其原因,首先是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一度占超营业收入的九成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思必驰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4亿元、2.87亿元及3.13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26%、93.25% 和74.04%。

此外,AI行业本身就属于高投入行业,AI产品研发出来后,不会很快就被市场接纳,应用场景仍需要探索,这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即使当下的盈利存在困难,AI产业仍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例如现在的自动驾驶,智能家居,云计算等行业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加持。

这就如同高始兴曾在采访所说的那样:“创业的前景有可能非常广阔,但是一路上会有非常多的曲折。每一位创业者骨子里都要有决心和勇气,都要有坚韧的精神。无论是流泪、流汗,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擦干还得向前走。”

我们也期待着,依托高质量研发技术的思必驰,能持续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在更广阔的资本市场上书写出新的篇章。

本文素材来源:

IPO早知道:《思必驰明日科创板上会:对话式AI赋能汽车、家电等场景,营收复合年增长54%》

人民网:《思必驰CEO高始兴:在创业苦乐中等待“破茧化蝶”》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 13770773618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璀璨的星河?

你有多久没有重温

创业之初的激情和热血?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

肝胆相照、携手突围的畅快?

你有多久没有和团队一起

围炉夜话、裸心相向,以真心换真心?

你有多久没有放下城市的喧嚣,

现实的琐碎,心中的杂念,

用脚来丈量世界?

5月,一起去戈壁吧!

【重磅报告】

【江苏创投圈年度活动】

【江苏高校创业图谱】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