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讲一个互联网恐怖故事——“我被开盒了”

开盒,“人肉搜索”进化版。过去,人肉搜索更偏向于在网上发动群众来提供信息,而“开盒”更加现代,有心者只要将对方的一些个人信息(如手机号、社媒ID)输入到工具,就能一键获得对方以往在互联网留下的冲浪痕迹,从而达到获取对方隐私的目的。

一开始被开盒的大多是互联网上的虚拟主播,而随着“开盒”的成本越来越低,“盒威慑”也扩大到了普通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开盒”的成本越来越低,“盒威慑”也扩大到了普通人身上。(图/《3年A班》剧照)

普通人上网冲浪,一言不合也会面临被“开盒”的风险,因为我们在网上无意中留下了太多痕迹和信息。

IBM发布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数据显示,在所有信息泄露事件中,个人身份信息最为常见。2022年,全球的数据泄露规模更是创下新高,83%的受访企业和机构表示经历过不止一次数据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上无意中留下太多痕迹和信息。(图/《你安全吗》剧照)

“三分钟,我要这个人的全部信息”,当年霸道总裁经典语录不再是玩笑,而成为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了解我的人,不是我妈

无意点开的每一个网址、填过的每一次手机号、收过的每一个实名快递,都可能埋下我们信息被泄露的伏笔。

2018年,湖北青年艺术家邓玉峰曾经做过一次34万人参与的展览,他展出了34.6万条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住址、银行存款等内容,更详细的,甚至包括这些人的网购记录、车辆的发动机号等。

邓玉峰和志愿者尝试给部分被泄露信息的主人发短信邀请他们来看展,只收到了一条回复:“有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不小心就会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图/《搜索》剧照)

尽管邓玉峰对这些隐私信息做了脱敏和打码处理,但当我们看到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的隐私信息直观赤裸地展露在你眼前,依然不寒而栗。

这34.6万信息,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这些信息,大多都是从我们日常在互联网上各类APP的注册登记而来。

回想起来,几乎我们手机里下载的每一个APP,在安装之初都有一个让我们授权权限的过程,这些授权明细我们大多没有时间和耐心看完,便匆匆地点了同意。

我们的信息究竟开放给谁?用途是什么?有必要吗?是否安全?

当时,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掉进便捷的信息时代所编织的甜蜜陷阱中,在不知不觉中让渡了自己的信息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不觉掉进便捷的信息时代所编织的甜蜜陷阱中。(图/图虫创意)

而到了今天,我们或许已经足够警惕,但大规模隐私泄露或用户信息被滥用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

例如,车主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些信息包括车主的身份证数据、个人地址甚至包括车主的亲密关系、贷款数据等极为隐私的信息。

再例如,有网友称自己储存的文件在未经允许和操作的情况下,被APP删除。

现象的背后是笼罩在我们头上的信息安全焦虑,一直以来用户和APP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等的。用户和APP之间就像放置了一面单面镜,APP在镜面后对我们一览无余,而我们却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数据时代,普通人的信息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图/图虫创意)

3月22日,工信部对55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进行通报,要求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智能手机APP过度调用权限、泄露个人信息成为普遍的网络安全问题。

距离邓玉峰的展览过去了五年,科技有了指数级的突破和进展,但普通人的信息安全依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APP看透的时代,细思极恐

在美剧《硅谷》中,有一款通过识别玩家声音和情绪来精准推送广告的游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影视桥段,大概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这实在是太写实了。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都市传说:APP们一直在窃听我们的一举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在各个APP平台上多少都会留下动态痕迹。(图/图虫创意)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细思极恐”的便捷时刻,譬如刚刚在聊天里和朋友吐槽了办公太久脖子痛,打开本地生活软件排在信息流前面的就是泰式按摩店;下班打开叫车软件,还没有输入目的地软件就贴心地弹出了自己的家庭住址;点开聊天记录里的原图下载,发现拍摄的时间地点在图片里清清楚楚。

当然,手机屏幕背后不会真的有一个人来监听我们。如果你关注手机里的“隐私中心”,就会发现一些软件在后台会试图偷偷启动麦克风、摄像头甚至位置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P60 Pro隐私中心。

APP通过日常的搜索记录、地理位置、消费习惯,大数据和算法就可以自动地为我们生成个性化推荐,

当所有APP所掌握的数据相互关联,就把我们束缚在了“大数据猜你喜欢”的这张网里,最可气的是,它猜得还挺准。

但是,也有很多APP过度收集信息,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们通常会用更便捷、更方便的用户体验,来粉饰信息滥用这颗不定时炸弹。

能够不被泄露信息,安全地成为APP眼中的“透明人”,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而最坏的结果,则是隐私被泄露、滥用,成为有心人眼中的“可乘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安全岛

在社交媒体上,有一群年轻人企图“以暴制暴”PUA大数据为自己谋取福利。

比如在聊天中或者评论中透露出自己最近经济状况紧张,想要喝更加便宜的咖啡之类的信息,希望以此获得更加优惠的信息。

虽然戏谑,但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信息和隐私已经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我们在和无处不在的信息收集和隐私泄露对抗。

前段时间#一张照片能泄露多少隐私#登上微博热搜,越来越多年轻人会选择在源头隐藏好自己的隐私信息。

作为一名小博主,林林乐于在网上分享生活,但同时也非常注重隐私保护,对她来说,她现在用的华为P60 Pro,在分享图片时开启隐私保护,应用就无法获取图片拍摄时的定位记录、设备型号和拍摄时间——兼具分享效率和隐私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P60 Pro图片隐私保护。

隐私本该是用户的基本权利,但在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下,我们注定无法分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与隐私保护做斗争,甚至选择躺平。

在今天,我们也许可以将这一项工作交给鸿蒙,一键管控。

一站式解决,安心躺平,同时,鸿蒙能做到位置信息、媒体和文件、悬浮窗、后台弹窗权限的全方位管控。

其实并不是每个应用都需要我的精准位置信息,例如天气、新闻等类型的应用,就没必要同意获取精准位置。在鸿蒙操作系统中,面对非必须提供精确位置的应用,用户可以同意提供模糊位置,应用所获取的只是大致位置,并不精准,也不影响应用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P60 Pro隐私权限。

关于网络安全,一直有个笑谈,最有效防治黑客的方式就是拔掉网线。拨号上网的年代,我们尚且有断网的自由,而今天,断网几乎成为了一件“天方夜谭”。在今天,人更加不可能成为一座孤岛。

只要入网,就会被探测到。如果注定无法回避,至少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岛”,变成一座安全岛,就像《硅谷》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当用户是自己数据的主人,今天的遭遇(信息泄露)才不会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答答

校对:向阳

排版:鹿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