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任何人。眼见未必是真。

这是美剧《间谍兔洞》中男主约翰·韦尔的信条。作为一名商业间谍,他格外警惕,从不轻易相信任何人,更不相信巧合。即使面对酒吧里的艳遇,第二天仍是保持高度警觉,并安排手下进行调查。生活中他只用一次性手机,没有信用卡,消费时只用现金,上网从不超过15分钟。这是他的生存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间谍兔洞》第1集中,就向观众展示了三个精彩绝妙的欺诈故事,前两个是男主韦尔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完成了客户的任务,而后一个则是韦尔被不知名的幕后黑手陷害。通过这些情景,真真切切地向观众展现了商战中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更是向观众展示了大数据时代,数据被有心人利用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剧中男主韦尔延续了他在《24小时》中的精彩演技,将一名文武兼备的商业间谍演绎得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 小时》是一部枪战惊悚片,2001年至2010年共播出8季,基弗·萨瑟兰凭借此剧一战成名,被誉为打不死的小强。如今,基弗·萨瑟兰再次凭借《间谍兔洞》中的约翰·韦尔强势回归,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商业间谍故事。剧中,萨瑟兰饰演的约翰·韦尔是一名商业间谍,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制造假新闻、假信息,以此操纵股票市场和其他形式的企业破坏活动,为客户牟取利益。然而,在一次欺诈活动之后,韦尔被诬陷谋杀,他必须通过一系列手段自证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集一开始就向观众呈现了一个精彩的通过伪造假新闻,操纵股票市场的案例。

剧中,韦尔正在酒吧边喝酒边看足球比赛转播,突然身后一个男人心急火燎地过来要求换台,换台后电视里正在播出一条重磅新闻,某公司的主打产品出现重大负面新闻,东京股市该公司的股价正在暴跌。男人急忙让手下马上抛出全部持仓。而这一切,不过是韦尔的巧妙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安排一名女子与正坐在酒吧里的联邦要员接近,让坐在另一侧的男人看见。然后该女子再来到那男人旁边的桌子,与约会对象交谈时,故意透露联邦要员是她的“好朋友”,其告诉她某公司的重大负面消息,并让坐在不远处的男人听到。然后,另一名手下通过黑客技术,冒充男人的情报员向他发送紧急消息,让他马上打开电视收看新闻。因此,当酒吧招待换台后,电视里就呈现了韦尔专门为他定制的假新闻。男人看到新闻,加上听到的假消息,不可能再做过多思考,就慌得马上抛出该公司的所有持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该公司的股价在东京股市并未暴跌,而男人正是第一个抛售的人。他的大量抛售引起恐慌,造成该公司股价暴跌,而韦尔的客户则趁机低价收购,大赚一笔。男人发觉上当后,向联邦调查局金融犯罪调查组的探员麦迪通报了此事。麦迪找到韦尔,痛批商业间谍是一种肮脏的致富方式,是通过卑鄙的手段操纵人和事来影响市场。韦尔则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有钱人付钱给他让其他有钱的混蛋赔钱,而那些赔了钱的混蛋很快又能赚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韦尔又接到了好友公司的生意。正是这单生意将他送进了是非的漩涡之中,不得不为自己的清白而战。

一家奢侈品公司正在被财政部调查,该公司怀疑这一切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班诺马集团策划的,目的是为了打压公司股价。为了摆脱困境,该公司要求韦尔设法拍摄到班诺马集团首席执行官和财政部调查员在一起的照片,并且看起来两人还要像有所勾结的样子,以此终止财政部正在进行的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知条件是:(1)班诺马集团首席执行官和财政部调查员从不认识,两人分处东区和西区,也绝无可能碰面。(2)班诺马集团首席执行官特别守时,从不迟到,讨厌狗。(3)财政部调查员每天早上准时离开酒店去上班。P一张假照片的想法,马上就被否掉了,因为通过手机信号就可以否认照片的真实性了。小伙伴们,你们想到怎么做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韦尔和他的团队通过巧妙的设计,顺利完成了任务。然而,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开。韦尔成了谋杀财政部调查员和致他的好友于死地的凶手,被警方通缉,韦尔团队所在的办公楼也发生爆炸,人员死伤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呢?幕后黑手是谁?韦尔艳遇的那个女人真的是偶遇吗?

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第1集的结尾却出现了惊天大逆转。电视新闻中,被处决式谋杀的财政部调查员,正好好地活在韦尔的地下室里,却是被捆住了手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感觉智商明显不够用了。

本文由无痕谈影视原创,感谢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