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

我国渤海、黄海、东海

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

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

海洋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船

将回港休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产品是市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休渔期餐桌上的海鲜供应是否充足?

价格是否上涨?

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昨天上午,有人走访江门市区部分海鲜市场发现,鱼类品种丰富,海鲜市场价格平稳,个别品种小幅上涨。

据了解,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水产品以人工养殖和冰鲜鱼为主,黄花鱼、仓鱼、泥猛鱼、石斑等各类鱼类产品基本齐全。据档主介绍,由于近期大渔船不能出海,只有小钓船能出海,因此价格稍有上涨,每斤上涨2至10元不等,销量也较之前有所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鲜档档主蔡先生说:“海鲜的货源少了,小幅涨价很正常。比如九肚鱼现在卖30多元一斤,之前卖20多元一斤,每斤涨了10元。红衫鱼休渔期前是20多元一斤,现在也卖到30多元一斤。”

比起冰鲜类,活的海虾、海蟹价格的涨幅比较大,普遍上涨十几元至二十多元不等。比如青龙,休渔期之前卖128元每斤,休渔期间则卖到150元每斤。

海鲜档档主区女士说:“休渔对海鲜价格会有点影响,主要是供应量少了。今天的花蟹涨得比较厉害,之前四五十元一斤,现在涨到70元一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生蚝、扇贝、海螺、鲍鱼等贝类海产价格则与平时持平,没太大变化。受访市民表示,休渔期期间,海鲜类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市民黄女士说:“我买了竹节虾,50多元一斤。市场上的冰鲜鱼和虾类确实都涨价了,而且量也没有之前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休渔期时间的持续进行,新鲜海产品供应量将进一步减少,预计价格仍会维持一定高位。而冷冻海产品逐渐供应上市,将成为休渔期间海鲜市场供应的重要保障。

来源:江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