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使命不是只将孩子养大就好,还要赋予他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尽量少掌握孩子,而只是多去关注和爱孩子,陪伴孩子,为孩子把握成长的良好方向是每一位父母要学习和成长的。

——萨姐

作者:暖心

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曾说:快乐教育、学历无用、释放天性是如今教育最大的骗局。

这些方式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变得任性、自私、没教养,有些甚至出现很大程度的人格缺陷。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怒斥”这些毁孩子的教育。

然而,最可怕的是,很多父母一边在贬低,却又一边在用不一样的教育“延续”着这场骗局。

尤其是这几种“隐形骗局”最常见,却极易被90%的父母踩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穷养儿富养女

一位网友在网上问:

弟弟结婚,父母准备给他60万,而自己结婚只给6万,这是不是重男轻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表面上看就是父母偏心,其实是一场“穷养儿富养女”的悲剧。

她的父母一直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理念,所以从小就特别优待她。

家里房间不够用,姐姐有卧室睡,弟弟睡在客厅。

妈妈说:男孩子就要吃点苦,姐姐应该过得舒适一点。

在上学期间,父母给姐姐的生活费最多的时候高达三千,所使用的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一样不少。

而弟弟在在家不仅家务活他干,还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要求空闲时间去打工赚钱。

一次,弟弟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件60元的衣服,却被父母责怪了一个下午,认为他不该把赚的钱花在这种小事上。

后来,弟弟进了部队,自己赚钱买电脑、手机、上交工资,没有一样待遇能和姐姐相比。

而姐姐所提到的60万,其实有一大半都是弟弟退伍和这些年的工资。

父母却因为“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教育偏差,让姐姐不仅没有感恩之心,也让他的弟弟成了讨好型人格。

在她的描述里:弟弟在家从来不抱怨,也从不和父母顶嘴,每次姐弟俩吵架,一定要弟弟先认错。

“穷养儿富养女”的观念本没有错,但是当这种教育放在一起的时候,就相当于差别对待女孩儿和男孩儿。

它只会带来这几种弊端:

互相嫉妒和猜忌,内心永远觉得不公平。
女孩容易变得爱慕虚荣,不懂感恩,非常有可能变成“巨婴”。
男孩会通过物质的贫瘠放大对金钱的欲望,因此做出非常极端的事情。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学副教授陈志林对“穷养儿,富养女”的教育理念这样指出:

男孩和女孩由于身体构造的差异,在心理承受力和体力上有差别,涉及这些方面的问题可以区别对待,但其他方面仍需一视同仁。

独立、耐苦、感恩是男孩女孩都必须要有的品质。

一个家庭,在符合自己家庭水平条件下,男孩女孩在物质上都要“适当满足”。

就像一位网友说:

我主张男孩女孩都一样养育,都是同样严格要求,物质上看自己经济能力。
女孩也要适当受点苦,做不做家务是一回事,会不会以及学不学又是另一回事!千万别养个公主病的女儿出来,百害无一利。

让孩子明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学会帮助他人,孩子才会认真审视自身,认识自我,不会被钱财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孩子就该听父母的

网上有一段“十五岁女孩不配用洗面奶”的视频特别火。

妈妈在视频里“控诉”女儿用压岁钱买了洗面奶和身体乳。

她认为:

15岁不应该用洗面奶?太浪费了

什么都不听,就是“自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说的话,多多少少让网友有点愤怒,认为妈妈控制得太紧。

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被父母要求“你就该听我的”所带来的痛苦。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

因为“听话教育”最终会形成一种:父母控制孩子,孩子和父母逆反的局面。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妈妈在要求孩子的时候,孩子虽然嘴上答应着“好”,但行动上还是一副“我行我素”的做派。

这就是典型的:对父母都有怨言,又不敢说出来而出现的表面顺从,背地里抗拒。

美国心理学会最近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发现:那些经常违反规定或违背父母意愿的人往往收入和学历都较高。

听话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学会妥协;而不听话的孩子,更容易挑战权威,把握话语权。

所有的教育都不该以“控制”和“逼迫”为主,而是要做到“倾听、引导、建议”。

1)倾听—让孩子有说出来的欲望。

在《当代青少年的七个渴求》一书里,有过这样一组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和儿童都希望他们的意见被认真考虑和严肃对待。

有91%的被调查者“非常强烈地”或“强烈地”渴望被倾听。

父母只有愿意倾听,孩子才能到被关注,才能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鼓励孩子说出困惑

“海沃塔”理论中有一种沟通法是: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等方式来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去大胆提问,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盲从。

父母也需要通过这样的教育,去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3)给建议—为孩子提供方向引导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倾听和引导孩子后,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孩子必须要有选择和负责任的能力,小事让他自己做主,大事父母尽量给他意见,让他能权衡利弊,学习做自己的人生决定和形成自己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从两三岁起就有打人的倾向。

刚开始,妈妈还会阻止纠正孩子的行为。

后来,她在教训孩子时,就有人劝她“小孩子嘛,什么也不懂,大一点就好了”。

那时,孩子没什么改变,她也就相信了别人的那句“大了就好了”。

可是,直到孩子上高中了。

在学校不仅成绩差劲,还经常让同学帮他写作业,如果同学不愿意,他就会打人。

有好几次,因为在学校欺负同学,而被学校进行了警告。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分不清对错,即使做错了,如果父母轻易纵容,会将他的错误一直延续下去,最后变成他的固定模式。

错误不被制止,那他就会继续犯错。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

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而前半辈子里,最重要的是孩子童年时期。”

孩子的良好品格是3-6岁这个阶段,如果这时期家长总是把“孩子还小,长大就好”挂在嘴边,就是在放纵孩子的自私、任性、懈怠、甚至是没有底线地处事等行为。

教育,最忌讳的两个词,一个是纵容、一个是过界。

父母从孩子3岁起就要:有原则,不纵容他,犯错承担责任,才能给孩子好的雏形。

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分别10岁和7岁的时候,他制定了几条家规,内容并不复杂,但操作性强,而且极具意义: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取笑他人;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7、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

这样的规则看似严厉,实际上在为孩子塑造好的品格。

为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孩子的行为,永远需要父母的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鼓励孩子就要使劲“夸”

在知乎上看到了几位妈妈的困惑:

第一位妈妈说:“孩子一输就会哭”。

妈妈说一直都很注重鼓励式教育,平时和她玩的时候也在肯定她,从来没有说过打击她的话。

和朋友玩游戏,每次只要她一输了就特别不高兴,然后大哭,大家慢慢地都不愿意和她玩了。

好像孩子每一次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哭。

第二位妈妈说:孩子总是唯唯诺诺的。

这位妈妈特别喜欢夸孩子。

孩子早上自己穿好衣服,她赞“宝宝好棒啊”;

孩子吃饭时给妈妈夹了一块排骨,她也赞“宝宝真乖,不愧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没想到,越夸孩子却没有自信了。

前几次不小心扯坏了同学的衣服,被对方妈妈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啊。

就因为这样,他就变得唯唯诺诺,最近也不爱和同学一起玩了。

其实,这两位妈妈的困惑都源自于“夸”得太多。

因为,这些夸奖看似有力,其实最没有价值。

心理学家吉诺特曾对400名幼儿的行为做过心理调查,结果发现:

那些在3岁前受到父母过多夸奖的孩子,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容易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也不佳。

很大一部分父母的“鼓励教育”背后有着期待、敷衍和毫无底线,不但不能夸出好孩子,还可能出现这两种问题:

一是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对父母的赞许没有太多的反应,还会觉得不真诚;

二是盲目地夸奖让孩子产生错觉,没办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容易丧失价值,人也越来越自卑。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眼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而父母对孩子的自满会毁了孩子努力向上的意志,孩子承受了太多的称赞也会毁了自己本可以的未来。

纽约精神病学博士朱迪丝·布鲁克说:

“表扬固然重要,但不能是空洞地称赞。表扬必须基于事实——孩子掌握的一些技能,或拥有的天赋。”

每一个孩子期待父母的夸奖,其实就是期待夸奖背后的关注与爱。

父母要记住:

事前鼓励是孩子的动力;
事后夸奖是对孩子的认可:
实事求是是给孩子的关注;
降低期望是给孩子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父母的使命不是只将孩子养大就好,还要赋予他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不能在“舒适”的环境下成长。

给孩子的欲望,适合就好,要记住过满则亏:

尊重孩子,才能让他知道“我正在被爱着”,他会在选择与取舍中信任父母;

保持原则,让孩子能试错,也能为他“纠错”,用原则为孩子树立正能量;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