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花桥镇柏树林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主题,秉承“五共”理念,探索推进“柏树共话”工作模式,激发乡村治理活力,逐步将柏树林村打造成环境美好、生活幸福的舒适家园,实现幸福蝶变。

建强组织堡垒

紧紧围绕“建强红色堡垒、传承红色基因、倡行红色公约、做优红色服务、聚力红色老兵”的思路,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治理的“红色引擎”,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塆组,辐射到全体党员、群众。织密组织体系。在7个垸组建立党小组,选派党小组长,推选党员中心户,构建“党支部+垸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实行“十户一联”责任制,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发挥党员作用。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采取群众推荐的方式,把政治素质高、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推选为党员中心户,形成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群众影响群众的良好局面。凝聚群众力量。以塆组为单位,遵循本人自愿、群众认可的原则,从乡贤、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优秀人员中选聘5名“队长”(党员先锋队、垸场自管队、志愿服务队、文化宣传队、平安联防队),让他们参与村级自治,成为平时用得上、关键时刻靠得住的重要力量。

优化治理机制

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中,柏树林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逐步形成了以七步议事法(提出议题、学习在先、群众协商、归纳意见、集体表决组织实施、结果反馈)为核心的“柏树共话”制度。一是建立协商机制。以垸组“红星之家”为活动阵地,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定期召开“柏树共话”活动,与群众共谋垸组整治思路,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村级决策,做到有事大家议、议好大家办、办好大家知。2023年以来,柏树林村分别在各垸组就垸场整治、高铁便道复垦、长效管护机制等议题召开“柏树共话”议事会共计19次。二是建立参与机制。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深入推行“五队两约”做法,制定《五包两倡责任制》,开展门前“三包”活动,在包保区域悬挂责任牌,压实管护责任,引导群众从“袖手旁观”到“积极参与”。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坚持每周一扫除,每月一评比,让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做裁判,评比结果及时在村级宣传栏、村民微信群、垸组“红星之家”公开晾晒。对表现优秀的村民,可以在村级超市领取洗衣液、大米、食用油等奖励物资。

回应群众关切

聚焦群众需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一是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问题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四小园”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废旧房屋、牛栏猪圈及残垣断壁清零行动,通过党员带头,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自去年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来,全村共拆除危房37栋,牛栏猪圈52处,清除陈年垃圾30余吨,种植苗木900余株。二是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紧紧围绕村级垸场整治、“四小园”建设以及“六清两改一绿一建”等重点工作,通过以拆带建的形式,投入92万元,建设小公园3个、小花园16个、小菜园23个、小果园7个,小广场2个。三是积极领办民生实事。结合共产党员户挂牌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展作为。村两委干部带头行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垸场改造、卫生保洁、四小园管护、防溺水、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2022年以来,27名在家党员共计领办民生实事65件,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