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网北京讯:吆喝声中留住京味记忆

“磨剪子嘞戗菜刀”“馄饨开锅”“大小金鱼儿”……当悠扬的叫卖声在耳畔响起,人们仿佛回到了旧时京城热闹的集市上,感受地道的老北京市井风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您可能很难相信,京城有一支专门表演老北京叫卖的艺术团,团长孟雅男在传承的道路上已经坚持了18年。

今年44岁的孟雅男看起来清瘦腼腆,可当吆喝起老北京叫卖,就立马像变了一个人。这名“70后”接过老一辈的担子,不遗余力地将老北京叫卖这项非遗文化推广、传承下去,在他的努力下,曾淡出人们生活的吆喝叫卖,以新的形式回归。

“五一”期间,京韵胡同文化节在北京市百货大楼内的沉浸式街区和平菓局上演。漫步胡同里,耳边不时传来叫卖声。北京正明圣达老北京叫卖艺术团的团员们变身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为全国各地的游客带来了地道的老北京叫卖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场,团长孟雅男扛着冰糖葫芦,一边行走一边叫卖。胡同口,扮演磨刀匠的郑光荣挥舞着“震惊闺”响器,大声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梁凤英在附近支了一个水果摊,吆喝着“一咬一汪水儿来,那深州的大蜜桃来”。赵金秀则坐在菜摊前,吆喝着各种菜名。

尽管每天晚上收工时已经是夜里10点,但他们依旧乐在其中。“每次出来演出,大家都非常兴奋,完全忘了疲惫。”孟雅男说。一直以来,这支团队活跃在京城各处,将老北京叫卖这项艺术展现给更多人。

前不久,通州区博物馆的展厅内,一场京城老行当展再现了昔日市井的繁华景象,食品挑子、冰桶、拨浪鼓等各种老物件,静静地陈列在展台上。如何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老北京市井风情?展览请来了孟雅男团队,让曾经回荡在街巷里的叫卖声重新回响在耳畔。

演出是在下午开始,但艺术团的团员们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换上布衣、布鞋后,立马进入各自的角色。“我们每个人选一个老物件,要用自己的吆喝声还原出老北京城的市井风情。”孟雅男虽然比在场的其他团员都年轻,但大家都尊称他一声“师父”。现场展出的市井百工老物件,随便挑出一种,孟雅男都如数家珍,将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在老北京,卖馄饨的有副挑子,一头挑着小碳炉,一头挑着木柜。”孟雅男指着馄饨挑子讲解道,过去串接卖馄饨的大多是傍晚出摊,吆喝着“馄饨——开锅”。

下午两点,演员们站在各行各业的老物件前,将曾经回荡在老北京城的吆喝声鲜活地呈现。数万网友在“云”端观看直播,感受着市井风情。

成长于北京的孟雅男从小就喜欢民俗文化。2004年,他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曲艺表演大专班毕业,进入电视台工作,由于大学主修的是相声表演,他常利用业余时间到茶馆表演相声。“相声中有很多段子都和叫卖相关,但每次演到这里,台下的老观众都会摇头,他们说,听我们的吆喝叫卖总觉得有些别扭。”孟雅男这才发现,如果根本没有掌握叫卖的要领,就只能算是“瞎吆喝”。

2005年初,一则新闻打动了孟雅男,让他萌生了拜师系统学习老北京叫卖的想法。于是,他辞去当时的工作,全心投入到老北京叫卖的学习中,并渐渐地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孟雅男还和师父一起组建起老北京叫卖艺术团。但把老北京叫卖搬上舞台并非易事,前期的筹备异常艰难,没有服装,大家就一起凑钱买布,由几位老人轮流缝制;没有道具,就一起出材料制作;没有固定排练场地,大家就到小区车库和公园里。

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排练,2005年国庆假期,艺术团的首场演出《老北京文化演绎》在文化馆上演。当大幕拉开,各位团员身穿中式服装从舞台两侧走出来,卖糖葫芦的、卖冰棍的、磨剪子磨刀的、收破烂的……伴随着浓浓的京味音乐,旧时京城买卖人动听的叫卖声回荡在剧场里,将台下观众带回到旧时京城热闹繁华的街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一举成功,随后,京城一大批民间艺人纷纷响应,艺术团成员一度达到80多人。自此开始,艺术团也开始走进庙会、胡同、学校等场所,将老北京叫卖艺术呈现在更多人面前。除了表演叫卖,团队还以老艺人的生活为原型,编排了众多舞台剧及话剧。

“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听说可以申遗的消息后,我用了三天三夜整理申遗资料。”孟雅男回忆,2007年,崇文区文化馆为老北京叫卖申遗,当年,老北京叫卖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孟雅男看来,老北京吆喝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仅在民俗学和商业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文艺创作的优秀素材。

为了将老北京叫卖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孟雅男开办起免费的学习班,吸收新学员的加入,并独创拼音教学法,让更多的人们掌握老北京叫卖的要领。“吆喝叫卖不是掌握了普通话就能吆喝好,很多发音和普通话的读音是不一样的,比如硬面饽饽,其中的‘硬’在吆喝时就要读三声,还读第四声就略显奇怪。”孟雅男耐心地为学员标上拼音提示,让更多人一目了然。

在学习和排练过程中,孟雅男也在用心挑选徒弟。如今,已有14位徒弟正式拜师,成为老北京叫卖第四代传承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十几岁,经过锻炼,这些徒弟们已经可以在舞台上进行出色的老北京叫卖表演。

今年14岁的刘六月及55岁的谢荣林就是其中两位。“5岁那年我在大兴参加歌唱演出,有一次在后台听见了老北京叫卖声,立马就被吸引了。”刘六月回忆,她当场表达了想学习老北京叫卖的想法,并顺利成为了孟雅男的徒弟。此后,刘六月在上学之余时常跟随团队出去演出,她还将团队请进校园,向同学们展示老北京叫卖艺术,传播非遗文化。55岁的谢荣林自打和师父学习了老北京叫卖就非常用心,还经常跟随师父到小剧场演出,几年来,谢荣林的艺术也在一点一点不断提高。

在演出时,孟雅男时常向大众普及叫卖背后的文化内涵。“老北京叫卖不是把话喊出来就行了,这其中有音乐、有词律、有民俗,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孟雅男解释,老北京吆喝反映历史上北京城居民的生活氛围,因此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比如在大宅门前吆喝,就要拖长声,让深闺大院里的太太小姐听见,但也不能招人烦;而在闹市上吆喝,就要讲究干脆利落,让人一听就想买。

艺术团还经常为吆喝配上不同的响器,用来增加声音的韵味。比如卖酸梅汤的会专敲两只小铜碗,俗称“敲冰盏儿”,卖小百货的不仅吆喝,还会用手摇鼓招揽顾客。磨剪子磨刀的,会配上铛铛作响的金属撞击声。在不少演出现场,孟雅男还会带着全场观众一起吆喝通俗易懂的叫卖词,让浓浓的京味留在人们的心间。

“吆喝声有韵有辙、悠扬悦耳,浓缩了北方语言体系的特点,吆喝出来要字正腔圆,曲调音韵要优美,字里词间要鲜活,幽默、诙谐、好懂耐听,给人活色生香的感觉。”孟雅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人走近叫卖文化。

传承发展老北京叫卖艺术,孟雅男已经坚持了18年。他说,老北京叫卖早已成为老北京精神气韵的一部分,更成为自己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北京叫卖是因北京城市地理特点而产生的一种口头民俗文化,是最古老的一种广告表现形式。老北京吆喝是最经济、最通俗、最普通的广告,是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体现。旧时京城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在胡同街巷通过吆喝叫卖推销商品,在岁月的荡涤中,形成了浓浓的京味。

老北京吆喝在明代已有记载,到晚清和民国时期发展至最高峰,当时,老北京五行八作都积累了众多叫卖调,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响器。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老北京吆喝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后,老一辈民间艺人对这种濒临灭绝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发掘和恢复,使老北京吆喝叫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通讯员:楠楠/编辑: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