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尼尔笔记

好莱坞著名电影制作人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曾说过,他对迈克尔·贝这个电影特效的大师,有着极大的仰慕之情。如果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这两个人在长度和技巧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诺兰在剧情上很有天赋,但他是个“红眼”和“绿眼”,再加上他所处的视角和普通人不一样,他对3D效果的感知能力也远不及普通人,所以诺兰在制作电影方面并不是很在行,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被大卫·波德维尔他们视为一个缺乏画面美感的导演。

相反地,贝的影片通常都是一些故事比较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但这些影片在场景安排与视觉效果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得贝成为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影片。

因为尊敬贝,也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的商业规律,所以诺兰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视觉效果更好一些,他会用自己的方法,为观众们讲述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故事。

诺兰不仅在技术上开创了 IMAX的先河,还在两种不同的电影中混合使用了不同的电影,更重要的是,诺兰对电影的创作也做了很多令人兴奋的实验。

支离破碎,高度紧张的片段

本文从在“剪辑台”上,人们常把影片看作是一种艺术,虽然这种观点多少有些夸大了影片的剪辑性,但是,影片的剪辑在影片的制作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影片整体创造的最终一环,起到了表达思想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电影开始到现在,它的发展与完善,主要表现在后期的制作与制作(比如蒙太奇)上。诺兰擅长通过大量的剪切处理,让影片的叙述具有一定的片段性,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片段式叙述方式。

如果是恒久不变的话,那么视频的数量就会更多。在一个单一的画面中,人们的注意力都会集中于画面上,有一个或者多个的注意中心,而由于画面的快速切换,人们的注意中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它们之间应该包含着某种逻辑关系,这样才不会让人们产生误解。

有些则是故事情节,比如《蝙蝠侠:暗夜骑士》里,小丑指挥五个人去打劫一家银行——打劫一家银行,这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案子,而且在他的指挥下,这些蒙面人分成了好几组,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看得人眼花缭乱,眼花缭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开车、用射钉枪、破坏屋顶警报器、冲入银行射击,总共94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被浓缩成了5分钟,每一个场景都只有3秒,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还有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在《失眠症》这样一部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具有非叙事色彩的片段,这些片段反映了人们的情感与心态。

这是一场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总共有三千四百个片段,每一个片段的时长都比小丑抢劫的那一幕还要短。

主角多摩为了一起案子,前往阿拉斯加这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却因为在上一起案子中做了假证,面临着被警察追查的危险,而在追查的时候,他的同伴也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也就是说,多莫现在正被三起凶杀案所困扰,他在“罪犯”和“警察”两个角色中,彻夜难眠,自责自责,甚至产生了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支离破碎的画面,既制造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又展现了多摩内心的迷茫。

比喻在视觉信息中的作用

意大利电影理论家兼导演皮·保·帕索里尼在《诗的电影》一书中提出,电影是依赖于隐喻而存在的。

在影视作品中,隐喻的作用无处不在,并已成为一种表达意义的手段。如希区柯克在谈到《群鸟》时,曾说“笼子与鸟窝”其实是一种暗喻。

诺兰的影片还运用了很多比喻手法。诺兰在《致命魔术》的时候说过,她一直在努力讲述一个“好故事”,而想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必须要有一个比真实世界更小、更未知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导演对那个世界的了解更多。

这就导致了“小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有一定的参照关系,于是就有了“暗喻”。在诺兰的影片中,比喻属于纯粹的叙述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命魔术》一书中,以纯粹的技巧为基础的魔法,与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魔法,象征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一种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另一种则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虽然时间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诺兰并不觉得新一代的人就能完全代替旧一代的人。

这种类型的比喻是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叙述与设置,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场景;第二种是以图像为载体的图像语言,将图像语言中的暗喻成分融入到图像语言之中,并借助图像的形象来进行叙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一张躺在地板上的头颅的背面,头颅四周的墙壁上满是鲜血。随着他的摇晃,那张照片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最后被塞进了一台名为 Balider的摄像机里,然后主角将摄像机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一支手枪也回到了他的手中,弹夹也回到了他的手中。

血液逆向流动,躺在地上的人站了起来,掉在地上的眼睛又回到了他们的身上,然后一声枪响,那人倒在了地上,一切恢复了正常。

从枪声来看,这一幕应该是在回放,但因为主角的动作很小,所以并不会让人觉得好笑。

这个故事其实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说,整个故事其实就是一种倒叙,主角莱纳杀死的那些人,会在接下来的故事中重新出现,而莱纳就是被他控制着,一个接一个地杀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都很好奇这个人的死因,可是诺兰偏偏不肯说出来。内层的提示,就是那张巴利德在莱纳手里的影像,也就是莱纳的回忆。

按理说,这张照片应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清晰才对,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照片从原本的清晰变成了一片黑暗,这说明莱纳已经失去了对十多分钟前的记忆。

于是,他脑海中的某些东西就像这幅画一样,变得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再比如,《致命魔术》里,随着那一段“认真看了没有”,画旁声音一转,变成了安杰尔助手,机械师柯特老师给那个小丫头讲解,然后,镜头一转,变成了柯特变成一只小鸟的魔法,与安杰尔变成一个巨大的人的魔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景图和近景图的转换和紧张感

稍微熟悉一下诺兰的电影就会发现,作为一位英国血统的导演,诺兰在美国电影界的经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此以前,诺兰的电影是一种英国的写实,但后来,无论是《蝙蝠侠》还是《盗梦空间》,都变成了一部崇尚英雄、崇尚冒险的好莱坞电影,从一开始的正儿八经,变成了一部充满娱乐性的电影。

但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诺兰坚持的是一种无逻辑性的叙述,而他所刻画的角色,则是一种隐藏在故事情节中的独特风格,与一般的读者所熟知的故事情节完全不一样,诺兰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让读者产生一种与主角完全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让读者感到非常的新奇,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从而更加的刺激他们的观看欲望。

所以诺兰特意选择了一种非常夸张的画面,来展现这些反常的情节和角色,以此来控制故事的节奏和观众的情感,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失眠症》一书里,杀死哈普的那枚子弹被发现了,原本以为杀死哈普是自己杀死的,可现在,多莫却是惊慌失措,因为作为一名警官,他很清楚,如果这件事被揭穿,他将会彻底失去自己的名声。

在这种情况下,诺兰将画面放大,将多莫的精神状态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多莫就像是一条丧家之犬,在街道上来回踱步,心惊胆战。

此刻,画面上显示出了多摩在这片荒芜而寒冷的天地间,那小小的身影。而小型的全息影像,不仅能让人清晰地看到四周,还能让人看到多莫的脸。

“大视角”既代表了多莫的孤立无援,也代表了整个片子的主题:“极日”。

多莫住在阿拉斯加,这里是北极,没有黑夜,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混乱不堪,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

现在已经是半夜了,虽然还没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但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已经回家睡觉了,所以现在的镇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多莫并不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光天化日之下,走在大街上,有种鬼气森森的感觉。

所以,他对极日的厌烦,迅速变成了恐惧。此时,他害怕自己会杀了哈普,而对极日的畏惧,则是因为极日的畏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致命魔术》,诺兰首先用一段比较常见的画面,讲述了博登(也就是博登的哥哥)和他的老婆的一段话,老婆怕博登用双手去抓一颗子弹,所以博登给老婆讲了一个故事,那就是子弹里面没有火药,虽然很危险,但他会平安归来,因为他很喜欢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尾

总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影片不但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而且在其影片的视觉表现形式上,力求找到一种与其叙事特点相符的独特的叙事方式。

参考文献

1.《拼图高手》

2.以《盗梦空间》为例分析诺兰在影片创作中的创造性

3.《星际穿越》中的时空美学向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