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年8月6日,19岁的朱高煦跟随朱棣起兵“靖难”。在朱棣被困浦子口时,特意召来英勇善战的朱高煦,抚摸着他的后背说道:
“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多多努力,接下来看你的了。”
朱棣只言片语,就激发了朱高煦的强烈斗志。可是,攻入应天后,朱棣在浦子口许下的承诺却成了“空头支票”,梦想继承大位的朱高煦不仅远离了太子之位,还被削去两卫,贬到乐安州。
1426年,心怀怨恨的朱高煦起兵谋反,失败后惨死于铜缸中。朱高煦死后不久,侄子朱瞻基又杀掉了他的九个儿子。那么,朱高煦的悲惨结局是不是朱棣一手造成的呢,他为何要起兵谋反?朱瞻基又为何将他一家赶尽杀绝呢?
朱棣的“空头支票”
朱高煦是朱棣的嫡次子,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朱元璋召集诸王年长的儿子前来应天学习时,见朱高煦言语轻佻,态度傲慢,极不喜欢。
可朱棣却非常宠爱朱高煦。当时,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腿脚不好,走两步路都会失足摔倒。而朱高煦却身材魁梧,性格凶悍,神似朱棣少年时。因此,朱棣更加偏爱朱高煦,反而不喜欢朱高炽。
然而,朱棣作为藩王,不能由自己喜好决定世子人选,只能将朱高炽册封为燕王继承人。朱高煦虽沦为旁支,却也落得个郡王名号,故而并未激发他对世子之位的觊觎之心。
朱元璋病逝后,“皇太孙”朱允炆力主削藩。当时,朱元璋的诸子中,以朱棣最为年长,且实力最强。朱允炆对他极为忌惮,因此借朱元璋周年忌日为由,召朱棣回京。然而,朱棣假装生病,并未前往,只是将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送到应天,祭拜明孝陵。
朱棣将朱高煦兄弟三人送入“虎口”的行为只是为了麻痹朱允炆。他深知,朱允炆心慈手软,做事犹豫不决,绝不会伤及三位堂兄弟的性命。纵然兵部尚书齐泰强烈要求扣押朱高煦三人,朱允炆也未采纳。而朱高煦的舅舅徐辉祖更是直言劝谏朱允炆:
“我的三个外甥中,唯有朱高煦勇悍无比,今日若不除去,他日必成大患。”
可朱允炆仍旧不为所动,放过了铲除朱棣羽翼的绝佳机会。
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次子朱高煦随他一路南下,攻城掠阵。白沟河之战中,朱棣遭到平安与瞿能的联手夹击,危在旦夕时,朱高煦趁乱杀入,斩杀瞿能,将朱棣救出。而在东昌府大战盛庸时,朱棣再次兵临绝境,又是朱高煦的神兵天降,击退盛庸,保全了朱棣的性命。
因此,“靖难”时期,朱高煦充当的不仅是朱棣的前锋将军,更是他的救命恩人。而朱高炽在北平府虽也挡住了不少进攻,却远不如朱高煦。
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盛庸击败,于是急招朱高煦前来。在这决定朱棣与朱允炆之间命运的关键一战前,朱棣将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朱高煦身上。惯于利用人心的他抚摸着朱高煦的后背,说道:
“儿啊,接下来看你的了,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多多努力。”
毫无疑问,朱棣向朱高煦释放了一个重要信息,这让原本不愿位居人下的朱高煦看到了新的希望。因此他玩命厮杀,最终击溃盛庸,顺利攻进应天,帮助朱棣赶走了朱允炆。在回顾靖难之役时,朱棣也曾感慨:
“在多次转危为安的战役中,朱高煦的功劳最多。”
由此可见,朱棣在太子的人选中,的确更倾向于朱高煦。然而,在遵循旧制的文臣看来,朱高炽与朱高煦就是大明朝的李建成与李世民。“靖难之役”后,朱高煦与武将关系密切,在争夺太子之位的呼声中,武将们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朱高煦。可到了最后关头,朱棣却犹豫了。
朱棣本是造反当上皇帝的,他深知骨肉相残带来的悲剧,而最像他的朱高煦心胸狭窄,报复心极重,一旦他日后当上皇帝,朱高炽一家必定难以保全。因此,朱棣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来回摇摆了两年,始终未定太子。
有一次,朱棣与解缙探讨太子的人选。聊着聊着,解缙突然对朱棣说:“好圣孙”。解缙一席话,让朱棣拨开了眼前的云雾,既然无法在两个儿子中做选择,那就选择能力最强的第三代。而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毫无疑问是朱棣孙子辈中潜能最大的人才。
贬黜乐安州
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册封汉王,且封地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朱高煦不曾想到,朱棣当初的许诺果真成了“空头支票”,因此他要拿回失去的一切。
首先,朱高煦利用朱棣亏欠他的心理,借故不去云南,反而留在京城,交结达官显贵,培养亲信势力。
其次,朱高煦多次在公共场合贬斥太子朱高炽,削弱他在朝中的影响力。那些曾经帮助过朱高炽的文臣,也相继被他栽赃陷害,贬黜外地。
朱棣对朱高煦的不法行为看在眼里,却始终一言不发。作为帝王,朱棣极善平衡术,朱高煦的异军突起对太子朱高炽是最好的制衡,因此他尽一切可能满足朱高煦的需求,哪怕是将他极为欣赏的才子解缙外放边疆。而朱高炽更是处处忍让,避开朱高煦的锋芒。无论是言语污蔑,还是打压太子府的官员,朱高炽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
在朱棣的宠信和朱高炽的纵容下,心思短浅的朱高煦越来越放肆,完全不把朱高炽放在眼里。出入仪仗皆与太子无异,俨然成为大明朝的“隐太子”。
朱高煦的僭越行为自始至终没有招来朱高炽的报复,却惹恼了朱棣。将朱高煦留在京城,只是为了让他制衡朱高炽的势力,而不是让他取而代之的。十一年的时间里,朝廷内外已然形成了“只知汉王,而不知太子”的局面了。
因此,朱棣借朱高煦索要天策卫时,将他赶出京城,改封山东青州。朱高煦怀揣对父兄的仇恨奔赴封地,一路之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还诛杀了前来为民请命的兵马都指挥使徐野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