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红场阅兵结束后的一天,乌军就罕见的宣布在巴赫穆特取得重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乌克兰官方的消息,乌军控制了一块3公里宽,2.6公里长的作战区域。同时,乌军还“摧毁”了俄军72旅的两个连和大量的装甲车。虽然三公里的推进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考虑到这是在巴赫穆特,已经能够算得上是相当大的战果。其实在过去五个月的时间里,瓦格纳军团 由西往东的推进距离 也只有5公里左右。这么看下来,这份战况已经好的有点诡异了。

瓦格纳军团的老板 普里戈任的解释更是微妙,他仍然在批评俄罗斯国防部供应弹药不力,只达到了他所需的10%,同时他还表示,瓦格纳一天就损失了500人,虽然具体数字我表示怀疑,但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俄军的伤亡确实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整体看下来,俄罗斯围绕巴赫穆特的行动 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先不说无意义的消耗战,现在连基本的战略目的都看不出来了。如果是要彻底拿下巴赫穆特,那为什么不使用远程武器 精准打击防守相关的战略目标?俄罗斯的空天军可是基本上没什么行动的。如果是为了抵抗乌军的反攻,那为什么又需要做出一些推进动作?如果是为了让乌军的战果减少,那为什么不养精蓄锐事后一波拿下?总之,仅仅是巴赫穆特这个点位的争夺,就持续了十个月,各种各样难以解释的疑问越来越多,俄军的行为似乎已经失去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变成了,只要将巴赫穆特的争夺持续下去,乌克兰必将失败的 信念。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乌克兰战场形势的分析无非就是一点,乌克兰的春季反攻。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需要在战场上“有意义地战胜俄罗斯”才有可能将普京拉回谈判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乌克兰最好的战术就是从扎波罗热南下,占领亚速海北岸的梅利托波尔,然后切断俄军通往克里米亚的大桥,最终实现包围克里米亚的目标。但是目前看来,巴赫穆特之战似乎给了乌克兰另一个反攻思路,那就是心理战。如果乌军能够在几天时间内成功推进几公里长的战线,而俄军却一无所获的话,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心理打击,在加上普里戈任的“激情”渲染,那么至少在双方士气上会产生巨大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略上,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巴赫穆特的得失了,双方打得都很令人费解。眼下的巴赫穆特 已经变成了俄乌双方的一个象征符号。如果乌克兰能够成功将俄军从巴赫姆特赶走,那么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意义。首先,普京必须重新审视“消耗战必定使俄罗斯”胜利 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其次,普京也必须考虑,俄军的士气问题,长久的消耗必定会使得军心涣散。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俄军很有可能先被舆论击垮,再现哈尔科夫溃败的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总的看下来,乌克兰反攻的最主要目标,可能并不是战场上城池的得失,而是俄军的士气,而巴赫穆特战役就是这场心理战的起点。

当然,话说回来,本次被乌军击溃的72旅也有问题。这个72旅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才组成的一个旅,而这个72旅又是直属于陆军第三军的。去年导致“哈尔科夫大溃败”也就是第三军,把巴赫穆特最重要的侧翼防守交给这样的一支部队,很显然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