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5月13日晚,由黄建新担任艺术总监,王鹏、高翊浚执导,王鹤棣、周也、叶祖新、王羽铮领衔主演的青春励志革命历史剧《战火中的青春》在江苏卫视迎来收官。剧中青年发出的“读书之问”,久久萦绕在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深刻启示我们: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为让这笔宝贵的革命历史财富润泽当代青年的成长,近几年间,以此为主题的电影、书籍、纪录片等文艺创作不时涌现,《战火中的青春》则以电视剧的长篇幅呈现和大众化表达,引领观众再次聆听那峥嵘岁月中传来的“奋斗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历史厚度和青春气质兼具的创新意蕴,《战火中的青春》在江苏卫视播出期间,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指数、云合数据、骨朵热度指数、酷云热度等均名列前茅;拿下全网热搜300+,微博热搜200+,#战火中的青春#主话题阅读量9.6亿次,讨论次数633.5万;相关内容在江苏卫视官方抖音号的总播放量达到1.1亿,转评赞增长近80万,表现相当亮眼。

题材厚重

擦亮“群星闪耀时”的文化抗战记忆

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西南联大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教育命脉,清华、北大、南开等全国教育精英辗转周折聚集于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八年多里,西南联大师生秉承“刚毅坚卓”之校训,用知识分子的方式,践行抗战救国之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37年长沙建校,至1946年三校复员,西南联大在校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170多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翻译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为观众擦亮的,正是这样一段“群星闪耀时”的历史记忆。作品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讲起,全景呈现了国难危机之时,一群铁骨铮铮的青年辗转大半个中国,在炮火硝烟中传承文化血脉,在艰苦环境中追寻救国之道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澜壮阔”是这部作品带给观众最直观的印象。时间上,全剧纵跨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再到1949年中国人民迎来解放的艰苦跋涉历程;空间上,从北平到长沙,又从长沙迁至昆明,联大师生们一路克服了流亡路上的艰辛困苦、穿越封锁时的险象环生、走投无路时的茫然失措,“读万卷书”的他们在“行万里路”中深刻了解了中国真正的样子,坚定了才学报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群热血青年的成长蜕变,一代知识分子的卓然风骨,是《战火中的青春》重要的叙事落点。作品依据史实,合理虚构了程嘉树(王鹤棣 饰)、林华珺(周也 饰)、叶润名(叶祖新 饰)等青年学子群像,并生动“活化”了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潘光旦、郑天挺、闻一多、冯友兰、龙云、朱自清、赵忠尧等时代巨匠的大家风范。面对侵略者,他们拍案而起,无惧生死,坚定中华必胜的信念;面对青年人,他们谆谆教诲,殷殷嘱托,永怀立德树人的初心。每当经典场面重现,观众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愿我们不是战时古城的难民过客,而是抗战烽火中的文化传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剧中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澎湃人心。在硝烟中播种未来,仰止先生之风;在战火中生发希望,恰是风华正茂。知识分子的文化抗战,用“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的坚毅姿态,诗意诠释着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感召青春

通过走进他们的生命,唤醒观众内心的使命

“很开心在我二十岁的年纪遇到最热烈赤诚的你”“因为你的存在,让我知道如今大好河山安稳生活的不易,更感激你让我用另外一种方式,走了一遍西南联大的求学路”“燃烧红烛光辉,哺育华夏信仰”……《战火中的青春》收官之际,剧中主演纷纷发文致意他们所饰演的青年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它以“青春”为切入点,将恢宏磅礴的历史叙事与感染人心的青春气象相结合,感召今天的青年追随先辈心怀家国的脚步,志存高远,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火中的青春”顾名思义,这是一场经受了血泪洗礼的成长故事。剧中的青年们,亲眼目睹了日军的炮火将美丽的校园变成残垣断壁,战争是如此残酷,生命是那么脆弱,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他们跟随师长的引领,不畏艰难险阻,结茅筑舍,读书报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勾勒了一组极为立体而饱满的青年群像:程嘉树(王鹤棣 饰)在亲历了几次炮火袭击的惨痛后,放弃出国留学,他领悟到“人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一条是使命”的道理,最终成为坚定科学救国的中流砥柱;林华珺(周也 饰)看似柔弱,内心坚毅,因父亲牺牲确立了教书育人的理想,孤身下乡支教,以微薄之力守护心中挚爱的国家;叶润名(叶祖新 饰)从临近毕业的迷茫徘徊,到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步步明晰了自己的方向,并为保护书籍和实验器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毕云霄(王羽铮 饰)一心想像父亲和哥哥那样参军到前线打仗,直到父亲牺牲,他才明白知识才是力量,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还有叶润青(胡连馨 饰)、裴远之(王仁君 饰)、方悦容(王玥晞 饰)等等,无情的战争打破了他们原本静好的象牙塔生活,面对“国家有难”这一时代命题,他们没有退缩,没被压垮,而是在磨难中奋起,稳稳地拿过了历史的接力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虽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战火中的青春》通过表达个体成长与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关系,将“联大之魂”升华为跨越时空的“青春之魂”,让今天的年轻人从八九十年前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什么叫“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也懂得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现实内涵。

匠心制作

重走文化长征路,脚踏实地还原历史质感

“画面有电影质感”“节奏紧凑不拖拉”“历史氛围还原得太棒了”“青春气息交织历史风韵,很有代入感”“老戏骨和新生代的组合很有火花,马少骅、王劲松、马跃老师的好几场戏都把我给燃哭了”……伴随《战火里的青春》热播,观众们从制作的各个角度给予该作以好评,点赞作品“满满都是诚意”。

为呈现好那段恢弘且厚重的历史,创作充满了挑战,整个过程很像是一次重走“文化长征路”的精神取经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火里的青春》仅前期剧本打磨就用了六年时间,主创团队研读了大量史料、人物传记及采访资源,先后创作、修改了14个版本,开了72次剧本讨论会。

这部剧的主演大部分都是90后和00后,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他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在正式拍摄之前,剧组提前进行了五个月的封闭培训,带大家一起研读资料,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一起排练学习,以便理解人物,找准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摄过程历时130多天,由夏至冬行程万里,经历9次大转场。剧组从北京出发,途径江苏、浙江、上海、云南等11个拍摄地。演员王鹤棣说:“剧组拍摄的转场路线与当年西南联大南下路线相仿,个中艰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战火中的青春》拍摄后期,还专门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参演,展开沉浸体验。

此外,剧组还在云南昆明一百多亩红土地上,1:1重建还原了教室、礼堂、体育场、游泳池等二十多座西南联大建筑群。用心考究的服化道、声光影,多个现场实拍的爆破场景,以及4K高清画质、电影剪辑方式的运用,均让该剧以肉眼可见的精良,刷足了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火中的青春》业已收官,另一部谱写青春奋斗故事的《平凡之路》已在江苏卫视更好喝的鲜牛奶悦鲜活幸福剧场接档播出。新时代的年轻人又将如何交出闪闪发光的人生答卷?《平凡之路》将带观众在平凡中见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