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美国为获取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古巴,主动挑起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将古巴转让给美国,西班牙由此丧失了最后一块南美殖民地

美国挑起战争的契机,是古巴爆发独立运动,而西班牙镇压太过残酷,给了美国干涉的借口。

当时,古巴作家何塞·马蒂带领他的古巴革命党,发动反抗西班牙的独立战争。他们召集议会,颁布宪法,选举总统,做出完全抛弃宗主国西班牙的姿态。西班牙首相康诺瓦斯立刻派出军队,令康波斯将军率领,前往古巴镇压。

西班牙军队在古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班牙军队在古巴

但康波斯到古巴后,看到群情汹汹,断定武力镇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对首相康诺瓦斯说,彻底解决古巴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改革,即给予其自治权,废除奴隶制,这样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反抗西班牙政府了。

但康诺瓦斯态度很强硬,他说就算日后要改革,也一定要先惩罚起义者。于是他诏回康波斯,派出韦累尔将军。

韦累尔坚决执行首相的强硬政策,为防止农民支援起义军,他实行清剿方针,即强迫所有农民转移到城市,住在西班牙军队防守的集中营。但集中营几乎没什么食物,卫生条件也很差,饥饿和疾病让很多人死去,几个月的时间,古巴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韦累尔还是没能平定古巴的起义,因为起义者有美国的武器和后勤支持。美国早就看上了古巴的资源,不少大资本集团投资古巴的制糖业和采矿业。他们想赶走西班牙人,将古巴据为己有。但仅仅给古巴物质支持,让他们自己驱赶西班牙人,还是慢了点,所以美国人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自己国家的军队亲自出马。

而韦累尔对古巴农民的做法,给了美国可乘之机。那些盯着古巴资源的大资本家们,如获至宝,他们操控手中的媒体,将西班牙的暴行公之于众,造成群情激愤之势,压迫政府对西班牙动武。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受资本家们的影响,也表示不能容忍富庶的古巴被西班牙破坏。

但如果直接出动军队,国际影响肯定不好。所以美国打算先礼后兵,先谴责西班牙不人道,然后威胁说,如果西班牙政府不终止行动,美国必将武力干涉。克利夫兰本来以为,西班牙对古巴一向强势,必定不肯让步,这样美国就师出有名了。

谁知西班牙新首相萨加斯塔自知不是美国对手,为避免冲突,竟召回惹是生非的韦累尔,然后许诺给古巴自治权。如此一来,以惩罚暴行为名动武就行不通了,美国还得找别的借口。

正巧西班牙驻美国大使在一封信里,讲了不少美国坏话,说他们本意是侵略古巴,却装好人帮古巴独立。《纽约时报》指使在使馆工作的美国人,弄到信的底本,然后将其全文发表,以此凸显西班牙对美国的敌意。

“缅因号”爆炸事件宣传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缅因号”爆炸事件宣传画

由此敌意做铺垫,后来美国“缅因号”巡逻舰在古巴爆炸,调查委员会就“顺理成章”地,把责任全推给西班牙,说西班牙在古巴的驻军,因为对美国怀有敌意,故意布下的水雷,才导致舰艇爆炸。两件事加一起,美国舆论更加强烈地呼吁政府,立马对西班牙开战。

面对一触即发的局势,西班牙首相萨加斯塔仍想尽量避免战争。他对起义领导者何塞·马蒂承诺,只要愿意停战,西班牙政府不会追究起义者任何责任,企图以此赢得美国好感。他还请英法等国调停,但美国都置之不理,在收到调停照会后一周,即对西班牙宣战。

美西战争主要参战国分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西战争主要参战国分配图

美西两国本就力量悬殊,西班牙战败几无悬念。美军以牺牲8人的代价,就全歼了西班牙舰队,还俘虏西军上千人。西班牙主动求和,在随后签订的《巴黎条约》中,将古巴转给美国做领地。

后果

西班牙将关岛卖给美国:1898年,美西战争失败后,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

结论:经此一役,西班牙丧失了最后的海外殖民地,美国则由此开启了对外扩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