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不断探索将苗族优秀文化融入课后服务,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近日,在该乡马鬃中学教室内,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非遗文化传承人杨勇正带着同学们学习芦笙的来源、吹奏方式等,随着悠扬的乐曲,大家跳起了独具特色的苗族舞蹈。

“我们苗族家家离不开芦笙,苗族芦笙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语言。我们的苗族节日、婚俗、社交当中也离不开我们的芦笙。我们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都还传承得很完整、很好,我们是通过老人家口口相传,一代代地形成了我们历史悠久的芦笙传承。”杨勇介绍道。

学校充分利用非遗文化资源,以苗族文化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并邀请桐梓县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苗族文化,让学生们有机会零距离感受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加这个苗族社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学习弘扬民族文化。通过杨勇老师的教导,让我从中学习到了苗族文化知识、学习到了芦笙的来源,受益匪浅。”马鬃中学学生熊涛说。

除此之外,该校的苗族刺绣手工课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在刺绣教室内,老师正在传授苗族服饰的刺绣技巧。

“我第一次见到刺绣的时候就特别地感兴趣,觉得它的花纹特别地美观。通过杨老师的讲述,我学到了刺绣有条绣、刺绣、苏绣等,我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我会绣得越来越好,拥有一副自己的花帕。”马鬃中学学生熊贵凤说。

据悉,该校的课后服务开设有刺绣、芦笙舞、蜡染等民族特色班,旨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通过这些社团的开设,一方面传承了马鬃苗族文化,让马鬃苗族同学能很好地传承他们的文化,同时也让我们的汉族同学学习了解到苗族文化,实现我校的和乐教育这个办学目标。”马鬃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友彬表示。(桐梓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