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发生在云南的一场亚洲象北迁风波,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15头大象,从云南普洱墨江出发,到玉溪元江,再从红河州石屏到玉溪市峨山县。差点儿,就进昆明市区了。弄得昆明紧急储备象食10吨,免得饿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人象安全,政府保持了高度警觉。食物诱惑用了,无人机监控用了,渣土车队堵路用了,甚至沿途企业在亚洲象经过时,关灯停产保持静默,怕吓着了。

最终,人象平安,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风波之后,热点散去,人与象的冲突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咱们国家为了亚洲象,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付出了很多。过去30年来我们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使得亚洲象种群数量持续增长,从之前的100多头涨到现在300头大象

大象多了以后,冲突自然就来了。

2019年,西双版纳8天内连发4起野象伤人事件,造成了三人死亡。2020年,云南澜沧发生一起野象伤人事件,事故致1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只要是有大象分布的地区,都普遍存在人象冲突。

中新社给的数据,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每年有超过100人因大象肇事而伤亡,肯尼亚过去7年间有超过200人因非洲象肇事而死亡。只要是生活空间有交集,那就避免不了。

肯尼亚在这方面比较猛,每年射杀50至120头问题象。

相比之下,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要温柔一点,是通过建设重要迁移廊道等方法减少人与大象接触的机会。

但最厉害的还是印度。印度这手,叫用魔法打败魔法。在人类聚集周围,假设蜂巢篱笆,一方面可以完成生物学驱赶大象,一方面还能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在人类聚集的地方设置蜜蜂窝,当大象靠近农场时,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就会把大象吓走。仅仅是吓走,并不会受伤。

所以,当我看到云南西双版纳养蜂防象的时候,并未过多在意,心想这都是国外玩过的模式。

但是我看到盒马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联手打造了「护象蜂蜜」,并且在盒马上销售的时候,我知道这事儿有意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单纯花钱做公益的事情,而是通过商业设计,让大象和村民都能获得切身的实际收益。

咱们不能以当地农民和居民的利益作为我们感动自己的代价,单纯的说一句,为了野生大象的福祉,你们以后就别去林子里割胶了,别去跟大象抢地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持续的方式是,找到一条当地产业转型新之路,让当地人在提高收入的同时,减少和大象的接触。

那盒马就是创造了一条完整产业链,养蜜蜂,产蜂蜜,然后解决销路问题。

这样,公益生态圈里面没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

大象被温柔的隔开,当地农民通过盒马的品牌和渠道,触达主流消费市场,让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

样板效应就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推广“零碳护象蜂蜜”,从而构建起一道生态的隔离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西双版纳是咱们国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按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研究所所长的说法,现在橡胶可以说是西双版纳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如果样板树立好了,那在野生大象出没的区域都进行护象蜂蜜的生产,这要比大象“进军”昆明一路上的热爱和关注,对野象群未来的栖息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