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承认自己被带偏节奏了,正式向高铁被掌掴女孩王某某道歉。

我也为JF通报中的经过剪辑、拼接的近5分钟视频汗颜。

5分钟视频里的王某某满嘴脏话、吐舌冷笑、各种挑衅,而杨某某方则是充满了隐忍、理性、克制。

视频一出来,我觉得自己被王某某骗了。觉得王某某并不像她自己说的是被冒犯被欺负的一方,相反看到的更多的是她在主动拱火,更无理取闹和蛮横不讲理的也是她,觉得警方对双方的各打五十大板,分别给予500和200的行政处罚合情合理,完全没问题。甚至觉得对王某某的200处罚太轻了。

另外,我觉得这实在是小事一桩,事实逻辑也很清晰明了,不明白为什么大伙总是放不下,每天非要在网上扯着嗓子吵个不停,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肯作罢。

直到这几日静下来,通过汇合和对各个视频版本的重新反复观看,令我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观,首先我觉得自己之前太武断了,不该轻易相信和仅凭一个剪辑修饰过的视频就作出是非判断。

反复观看完各个版本、多角度的视频之后,再结合那一个个至今未解开的疑团之情况下,我要向王某某正式道歉之外,有了更多的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正确节奏到底是怎样的?

在文章上面提到,在JF发布的近5分钟视频里我们看到的王某某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是满嘴脏话、吐舌头、一副充满各种挑衅的态势。

而杨某某方则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隐忍、理性、克制。

但是通过对各个版本视频的反复观看、对照,形成完整逻辑链条之后,在我心里,一切认识都变了。

01.

谁先骂?

王某某的满嘴脏话其实就是一句“傻*”的多次重复,而杨某某方则过程中飙出了更多的脏话,包括“瓜婆娘” “X你M” “你不是你妈养大的吗” “你妈没教好你”等。

【而且最先骂人的也确实是杨某某方,孩子父亲先骂了一句“瓜婆娘”并说道“不要和这瓜婆娘说”。】

02.

王某某各种挑衅、强势;杨某某隐忍、理性、克制。根本就是误读!

事实是一开始很强势、咄咄逼人的是杨某某方。王某某则是由守转攻,不雅情绪是一步步被激化而成,包括嘴里的“傻*”也是慢慢不由自主地被杨某某方激化出来的。

具体表现在——

王某某在5月2日上列车后,20:23分56秒弯腰坐下,20:24分坐稳位置,20:24分06秒就强烈感觉到后排杨某某小孩不断踢椅背,有些不爽但是并没有吱声。

直到持续3分多钟后,也就是20:27分12秒的时候,王某某终于回头并站起对着踢椅背的两小孩说了那两句“小孩怎么这么没礼貌” “大人也不管一下”便坐下了。

还没来得及等王某某回过头来,孩子妈妈杨某某就立马对着她一阵狂飙“他们还只是个小孩子,你至于吗”等,这个对质过程足足有10秒。

10秒过后,准确时间20:27分王某某猛地站起。

然后听到,杨某某又反复说着“他们还只是个孩子”

这时,王某某才对着小孩吼出那两声“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

于是,杨某某喊着“叫110”“叫110”

乘警出现时,王某某是一直坐着,背对着杨某某方的。似乎表明了不想把事态扩大,有主动“求和、降火”的意思。

但是杨某某方却不依不饶,一边是杨某某疯狂地喊着“你是谁” “给我的小孩道歉” “她对我小孩的心里造成伤害” “不行,必须道歉”

一边小孩爸爸再次骂道“瓜婆娘”之类。

另外小孩阿姨(穿紫色衣服女子)又对着王某某一边录着视频,一边振振有词道“我就录你怎么了” “你管我是谁”

此刻,王某某才忍不住再次站起,报复式地举起手机对着杨某某孩子录起视频,并说出让人诟病的那句“看看,小孩就长这个样子” 然后在回答谁先骂的时候,王某某指着小孩父亲说,“他呀,他先骂我瓜婆娘”也才有了看似不雅地吐舌头动作。

【所以,综合分析下来,王某某看似的“傻*”不离嘴,吐舌头、挑衅态势,其实都是在杨某某方的步步紧逼、不依不饶之下逼出来、激化出来的,是情急之下的自然情绪反应。】

03.

杨某某由强硬到慢慢服软,但依旧不忘PUA

当王某某举起手机录孩子视频之后,杨某某一下子从很强势瞬间变得软弱下来,从歇斯底里地喊着“道歉,必须道歉”“你可以吼我,随便你,但是不能吼我小孩” 其语气、口吻一下子舒缓了很多,并有浓浓地求饶的意味。这可以理解,小孩确实是她的软肋。但这也是杨某某她自己激起来的,杨某某很明白,并且在王某某举起手机录她孩子视频的那一刻充分意识到了,所以杨某某此时不但态度柔和了,而且想主动熄火求和,提出自己的小孩打扰到你了,我代表他们向你道歉。

但问题是她此时又不断地强调着“我向你道歉了,你也必须给我的孩子道歉”并且一遍遍重复着“给我小孩子道歉”以及提出让王某某一起到列车长办公室去调解等。于是王某某才会再次接连冒出“傻*” ,也才会引起双方的“互殴”,也就是杨某某先扇王某某一巴掌,王某某随后还以颜色两巴掌。

【所以看到没有,杨某某即使后来没有像最初那样强硬,一下子温和了许多,但始终是在提要求,反复强调“你要道歉”“你要怎么样”从来不强调自己的孩子打扰到人家错在先。而即使她后来的主动先道歉其实也是一种被动的防御式的进攻。因为在博弈中让她深刻感受到了王某某不是一个软柿子、惹不起,所以想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给人以我都向你道歉了,你还要怎么样,就不能也给我一个道歉吗的始终是她在理的错觉。其实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咄咄逼人,是另外一种的精神PUA呢。请问这样的道歉有意义吗,是真心的吗?王某某凭什么要听你使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诸多传言不需要澄清吗?

王某某和杨某某的狂飙情绪逻辑分析完了,孰对孰错网友们是否也该重新掂量掂量不是?

都说第一感觉是最敏锐最正确,也是最接近真相的!

但是从被断章取义,被打混逻辑的剪辑、拼接视频中感受到的第一感觉是值得相信的吗?

忘了在第一现场的仗义东北大哥的第一感觉了吗?——

“骂是你们先骂的

录是你们先录的

打人是你们先打的

总不能你们骂完了,就不让人骂

你们录人家可以,人家录你们你们就要抢人家手机

你们打人家行,人家打回来就不行

有这样的理吗?”

01.

王某某为什么执意不和解,杨某某方先前那么强势,事后又为什么要哭着求和解,甚至不惜以5000元、50000元以及更高金额款项作为赔偿是真的吗?

02.

对方是公职人员和学校领导是真的吗?

03.

小舅子办案属实吗?

【这三大疑点真的不需要澄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温柔、有温度的判罚为什么感动不了网友,网友们担心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网络的发酵,高铁打人案确实是一件很小的摩擦纠纷,根本不值得一提。

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在各地,不同程度的上演。

但既然已经形成、上升到全网关注的“网红案”,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应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吗,而且是在当事一方执意不和解,坚持“留下记录比什么都重要”的诉求之下,至少罚款加5日行政拘留总起码的吧!怎么就不痛不痒的最低标准各罚500和200温柔一刀结尾呢?

这样的温和处置和传言中的对方是公职人员、学校领导及小舅子办案真的没有关系吗?

若换成是其他普通网友,还能有怎样的温情对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结语:

一定要向王某某道歉,为自己的立场不够坚定,差点被带偏节奏误会了她而道歉,并且感到深深地内疚、羞愧。

同时也要感谢她,是她的坚定、勇敢、不屈让我们每个人接下来的权益有了被重视被保护的可能。

同时也担心“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公平”、区别对待的现象再次发生。

所以有必要再问一句:

高铁打人案,若换作其他普通人,处置结局能是一样的吗,也能被这样温柔以待吗?三大传言真的不需要澄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