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是县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5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通报 2021~2022 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函》。

据了解,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主要参照 2016 年印发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评价县医院能力建设情况(其中,基本标准相当于二级医院能力,推荐标准相当于三级医院能力)。

根据符合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的比例,将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划分为优秀(标准符合率 ≥90%)、良好(80%≤ 标准符合率 <90%)、合格(60%≤ 标准符合率 <80%)、不合格(标准符合率 <60%)4 类。

根据通报,参评的 2116 家县医院中,2021 年度达到基本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1837 家(占比 86.81%),达到推荐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889 家(占比 42.01%),较 2020 年度分别增加 17 家和 127 家;2022 年度达到基本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1856 家(占比 87.71%),达到推荐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964 家(占比 45.56%),较 2021 年度分别增加 19 家和 75 家(见图 1、图 2)。

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通报中可以看到:县级医院人才梯队持续优化、专科设置逐步完善、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医院运营模式开始向精细化转变、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设施设备持续完善。

1

2022年87.71%的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能力

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2021至2022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我国县医院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87.71%的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能力。超过97.49%的县医院能够实施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的急诊规范处置。

2

收治病种数量及难度不断提高

2021至2022年度,我国县医院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收治病种数量及难度不断提高。2022年度,县医院收治病种种类亚目平均数为1489种,较2020年度增加133种。超过97.49%的县医院能够实施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等急危重症的急诊规范处置,超过95.79%的县医院能够实施心衰、肾衰和呼衰的诊断与急救。县医院手术及操作种类亚目平均数为488种,较2020年度增加134种。县医院能够开展的微创手术数量平均为1156例,微创手术占总手术比例为22.17%,较2020年度提升2.87个百分点。

3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近3年,县医院在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住院患者感染人次占比方面趋于平稳。2022年度,县医院平均诊疗人次和平均出院人数分别为39.63万和2.13万,较2020年度略有增加。手术与操作例数13783人次,较2020年度增长17.50 %。此外,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度,已开展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的县医院占比为93.24%,较2020年度增长8.46个百分点。县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平均达3.21级,87.28%的医院达到电子病历三级及以上水平,较2020年度增加9.38个百分点。

县级医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也发现了一些主要问题:

县医院能力提升进展不均衡,西部地区符合基本标准的县医院占比从79.23%提高到80.19%,但是仍低于全国7.52个百分点,且提升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科建设与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县医院一级科室中,精神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等设置率仍不足80%,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病理科等设置率不足90%。

人才队伍与医院发展建设还有差距,平均每家县医院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仅16人。

此外,对照基本标准,全国县医院涉及血液内科、烧伤科、胸外科等12个专科的21项设备配置率仍不足30%,设备配置与临床需要还存在差距。

下一步工作要求

多措并举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县域龙头和城乡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1

强县域 舞动“龙头”

长期以来,国家卫健委通过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等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国家卫健委

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三级水平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方案》提出,要依托县医院,重点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县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等4个“五大中心”。

在今年4月13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向县域下沉,不断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是继续开展城乡对口支援,推动人才下沉。组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每年派驻至少5名医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人连续驻点帮扶不少于6个月,保证受援医院全年均有派驻人员驻点帮扶。组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每县每批次派驻5-7人,每人帮扶时间至少1年,鼓励表现优秀且有意愿的医疗人才延长帮扶时间或留在帮扶地工作。同时,采取“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等方式,帮助受援医院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推动技术下沉。要求支援医院根据受援医院情况,帮助受援医院拓展服务范围,增加诊疗科目,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升外转率高、就医需求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加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提升受援医院急症患者抢救等能力。

三是运用托管等方式,推动管理下沉。指导支援医院采取委托经营管理、组建医疗联合体等方式,由派驻人员担任受援县级医院院长或副院长、科室主任,建立紧密的上下联动机制。帮助受援医院优化管理架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25年,对于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对于常驻人口不足5万人的县,力争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或者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托管、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2

各地县医院能力提升成果

福建

34家县级医院纳入“千县工程”

福建省34家县级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依托59个县域综合医院建设卒中、胸痛、呼吸诊疗、创伤“四大中心”,省市三级医院与25个薄弱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四个一批”机制,即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打造分级诊疗体系县域龙头。

安徽

51家县级医院获得三级医院执业登记

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水平,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使90%的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水平。目前县级三级医院执业登记51家,全省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57%,较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

江苏

全省县级医院争创三级

无论是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符合还是推荐标准符合,江苏省57家县级医院从2020年开始就100%达标,综合排名连续3年都是第一。据悉,2017年以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就组织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内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等经济薄弱地区县级医院。围绕推动被帮扶县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更高质量实现低收入人口“大病不出县”目标,明确在提升队伍素质、专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具体帮扶任务。

5年多来,全省54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基本标准,其中苏北地区9个县县医院转设为三级医院。

河北

到2025年,至少70家县医院达三级水平

河北省卫健委发布的《河北省“百强县提质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全省至少7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择优纳入三级医院管理,有效发挥县医院县域医疗中心作用,将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0%以上,做好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

甘肃

到2025年,80%以上的县中医院达到二甲水平

甘肃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甘肃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安徽

到2025年,10个以上县中医院达三级标准

安徽省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通知》指出,实现9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支持10个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

河南

到“十四五”末,全省7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水平

2022年,河南计划新增10家左右县级三级医院。到十四五末,力争不低于90%的县域医疗中心升三级。

此外,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70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水平。

湖北

到2025年,100家左右的县医院达三级水平

4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特别提出,将实施“三百工程”,推动人口百万、经济百强县市建设三甲医院,到2025年,全省100家左右的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陕西

到2025年,80%县级中医院达二甲水平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陕西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省80%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

山东

到2025年,100家县级达到三级水平

根据《山东省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5年)》,山东省以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县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

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纳入国家“千县工程”的县医院全部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到2025年底,纳入国家“千县工程”的县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要求,力争100家县级综合医院(指县/市/区中心医院或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要求。

到2025年,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三级医院

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实现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甲等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力争有1所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

浙江

到2025年,30%县级公立医院升三级

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浙江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县级公立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占比达到30%,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信息来源:筑医台资讯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