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打假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近日湖南就因“拍黄瓜”这道凉菜再次引起打假风波。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餐馆食品安全和合规问题的关注。

据了解,在株洲经营火锅店的彭某,就曾被晏姓父子举报过。“对方来店消费了500多元,包含一份‘拍黄瓜’。”彭某称,没过几天,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就上门要求整改。彭某按要求停售所有凉菜后,没想到对方还不罢休,又举报至上级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建议彭某与举报人协商争取撤销投诉,不料对方“狮子大开口”,要求按当天总消费金额的10倍赔偿

无独有偶,还是这个晏姓父子在当地一家小餐馆就餐时,餐馆菜单原本并没有“拍黄瓜”这道菜,晏某到店消费时,主动要求做一道“拍黄瓜”。“我说没有,他就说把黄瓜拍碎,随便撒点辣椒加点醋就行。”没想到几天后,刘某的餐馆就被举报了。

随后在和晏先生的两次沟通中,对方一直强调相关法律法规及赔偿案例,称这类情况会面临市场监管部门5万至10万元的“巨额罚款”,随后便提出10倍索赔。

而在去年7月,安徽合肥一餐饮店也曾经因为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在外卖平台上售卖“拍黄瓜”,被处以5000元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食通俗说就是平时所说的凉菜,《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说的则是,冷食类食品是指一般无需再加热,在常温或者低温状态下即可食用的食品,含熟食卤味、生食瓜果蔬菜、腌菜等。

根据有关要求,售卖这些凉菜需要办理冷食许可证,但是不少小型餐饮店并没有取得这个证书,关于缘由,不少餐饮店主表示:“办理冷食许可要求高,需要有专门的凉菜制作间,还要具备独立的空调、消毒设备,办齐各种设备得几万元,我们这些小餐饮店承担不起。”

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时候需要申请经营项目,若制售凉菜必须有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同时,冷食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容易滋生微生物,加工的过程控制要求更严。餐饮小店难合规,建议不要做凉菜。”

一位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说:“未取得经营资质售卖‘拍黄瓜’,被举报自然不冤。不过对于这种轻微违法行为应审慎监管。”他同时建议,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程序,从源头上防止“职业打假”。

综合实际情况,株洲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就协同市场监管局、餐饮行业协会以及被举报的餐饮企业代表召开协调会,并达成包括市场监督部门要借鉴探索“首违免罚”的监管服务具体措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内的四点共识。

以上源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