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数智君|杨肖若

出品|数智商业秀

今年以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爆出圈,不仅引发了国内外科技圈的阵阵轰动,更引发了人类不同工种对“AI是否会取代自己工作岗位”的担忧。

就在5月1日当天,第一波AI失业潮已经出现,媒体报道,科技巨头IBM公司宣布暂停7800人的招聘,称这些岗位的工作将由AI取代。

在更早的3月底,高盛集团也发布报告,预计全球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会被生成式AI取代,其中律师和行政人员受影响最大。

更为严峻的是,人类的恐慌也进一步带来了监管的跟进。被称为“ChatGPT之父”的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自己曾说,要加强对AI的监管。

最近,他去美国国会听证,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当地时间5月16日,山姆·奥特曼在美国参议院就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危险作证,敦促立法者对开发GPT-4等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组织实施许可要求和其他法规。

把目光拉回国内,国家网信办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指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等。

就在前不久,抖音很快也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规范暨行业倡议,其中就提到: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帮助其他用户区分虚拟与现实,特别是易混淆场景,发布者需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产生的相应后果负责,无论内容是如何生成的等等。

众所周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包括:算法的不透明性、数据隐私和安全、AI系统的偏见和歧视、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等等。

显然,这些共同指向了我们人类,因此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政府有理由也需要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A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建立一个监管机制,以确保AI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

但数智君认为,毫无疑问,在可以触摸得到的眼下现实以及想象空间无限大的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和落地场景也会越来越广泛。我们在看到其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不该忽视其发展和创新带来的机遇。

在5月18日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发表了题为《大模型改变人工智能》的演讲。

在演讲中吗,李彦宏表示,自己并不担心“大模型会导致人类工作机会减少”,他认为,“人类最大的危险,最大的不可持续,并不是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反的,我们停止创新,不发明不创造不进步,按照惯性走下去,所带来的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风险,才是人类最大的威胁。”

李彦宏认为,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导致了智能涌现。同时,人工智能发生了方向性改变,从辨别式AI走向生成式AI。大模型还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重新定义营销。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谁拥有最佳的跟客户沟通的方式,谁就会拥有客户。

李彦宏此前也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标志。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工业革命的发展,就会发现其实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有很多节点和当前技术创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促进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60年代,人类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电力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劳动效率的提升,劳动分工和批量生产成为现实。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微电子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IT系统,信息物理系统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接下来,我们或许会迎来新一次的工业革命。而对于这个阶段的我们而言,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当前时代的主要挑战,如何让信息流更加高效地在不同节点之间传播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此时AIGC的火爆出圈,不仅让全球对人工智能发展予以关注,更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大模型对人工智能发展以及未来人工智能进程的重要意义。

以AIGC为例,在信息的不对称中,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同时也会孕育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而这些商业机会中,我们要看到那些通过硬核技术推动商业发展进程的公司和平台。比如百度,作为全球大厂中第一个做出“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文心一言”的公司,也是全球唯一在人工智能四层架构,即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都有全栈布局的公司。文心大模型也体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

毫无疑问,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比任何时候都需要AI的加持,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冷静。在AIGC兴起的当下,单纯靠技术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是需要生态运营、解决用户需求。只有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实现盈利和商业闭环。

以下为李彦宏演讲实录(有删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