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年8月,57岁的熊廷弼被杀身亡。得知消息后,朱由校大为欣喜,拍手庆贺。作为熊廷弼的上司、大明朝的皇帝,朱由校不顾边疆危患,选择在努尔哈赤攻占辽东时,诛杀熊廷弼。即使让一个陌生人来看,都会觉得匪夷所思。

熊廷弼死后,朱由校并未完全解恨。在说到收葬熊廷弼的遗体时,他难掩心中愤恨,咬牙切齿道:

“将熊廷弼的首级在北方九处军镇辗转示众,尸身扔入荒野。”

自1608年踏足辽东后,熊廷弼就成了明朝皇帝麾下极为重要的将领。经略辽沈时,熊廷弼临危受命,屡挫强敌,并在萨尔浒之败后,取得辽阳保卫战的胜利,将努尔哈赤压制在辽东以北。假以时日,文武双全的熊廷弼必当继承李成梁的遗志,保全大明边疆。然而,熊廷弼万万想不到,忠心为国的他没有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却倒在了御史言官的奏疏中。那么朱由校为何要诛杀熊廷弼呢?他与朱由校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朱由校杀掉熊廷弼后,又会如何处置他的家人呢?

搞垮李成梁

万历时期,边疆守将逐渐形成了“南戚北李”的局面。戚继光凭借戚家军横扫东南倭寇,而李成梁却依仗家丁稳定了辽东的根基。然而,武将一旦长久镇守一处,就会出现地方山头,权势通天。

地方权力过大不仅会滋生将领的骄矜之心,还会将掩败为胜、冒领战功推向历史舞台。在辽东,李成梁和他的利益集团把控整个官僚系统,只手遮天,混淆黑白。甚至宽甸六堡的丢失,都被他和部下解释为诱降努尔哈赤的必须之举。

1608年,万历再也无法容忍李氏集团的胡作非为。他下旨彻查辽东兵务,矛头直指82岁的李成梁。而这之中,有一个领头的文官,就是熊廷弼。

熊廷弼科举出身,在此之前,一直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从未参与军务。然而,他为人刚直,不搞拉帮结派,还是明朝官员中少有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万历对熊廷弼非常信任。他将熊廷弼派往辽东的目的也很明确,既要将根深蒂固的李氏集团连根拔起,又不能背上屠戮功臣的骂名。

只是,随着熊廷弼在辽东的调查深入,李成梁的问题渐渐扩大。在熊廷弼的奏疏中,甚至启用了“献地不止弃地”,“通虏不止啖虏”的过重言论,为李成梁定罪。然而,万历调查李成梁是为了解除辽东的地方割据势力,并非除他而后快。

因而,万历以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为由,将他体面的排出辽东阵营,回家养老去了。李成梁走后,熊廷弼接过巡按辽东的重任。与历史上许多巡察御史不同的是,熊廷弼不仅拥有“搞破坏”的能力,他的重建本领,更是众人莫及。

李成梁在任时,虽有割据地方的嫌疑,但武功昌盛,战绩辉煌,是大明边疆守将的一颗明珠。而熊廷弼摧毁这个占据辽东的“山头”后,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扭转了辽东风纪,屯田、筑堡,军士战斗力强悍,且完全服从朝廷指挥。

熊廷弼的无奈

1612年,熊廷弼调任南直隶督学,负责科举考试。当时,南方科场昏暗,以杨涟为首的东林党,四处笼络官宦子弟,插手学员录取。面对东林党的蛮横跋扈,熊廷弼理都没理。他执意秉公录取,在抓捕考场作弊时,竟失手打死了违规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