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自2019年开办以来,到2022年已成功举办四届,大赛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青年设计师及团队为赛事主体人群,吸引了众多高校、设计机构及文博爱好者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成都博物馆“这礼是成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以“博物馆点亮城市生活”为主题,依托城市博物馆文化与藏品的IP开发平台已初具雏形。集合博物馆、高校、设计机构、社会力量等各方的集创作元素提供、创意设计、作品孵化及转化、知识产权确认、评估及转让交易人才培养的线上线下的产业链闭环正在逐步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xcellent

参赛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大赛设计作品以伎乐俑、陶舞俑、持镜俑、陶庖厨俑、陶吹笛俑、明彩绘陶侍从俑、彩绘陶花冠女舞俑、东汉画像石画像砖、鸟纹漆木耳杯、陶庭院、宋宴饮器具等成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创意元素,结合自带话题性与故事性的成都热门城市打卡点或生活场景,从文化生活的需求出发,针对地域而创意产出作品。

本届“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走进“这礼是成都”获奖者代表,看看他们是怎样的创作理念。

张克青

学生组产品类金奖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本人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市井文化一直很感兴趣,也正是因为成都博物馆这次文创设计大赛的契机,让我能够着手对成都城市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

根据这次文创大赛的主题“博物馆点亮城市生活”,在设计之初,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创意的文化是什么?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曾说“文化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所以我理解文化的本义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某个文化符号。”

(作品:吃货陶俑趣味成语长牌)

刘潘熠

学生组产品类银奖获得者

Q1

你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哪儿呢?

“我灵感来源是我的父亲,每逢过年过节,家里老一辈都会玩长牌游戏放松。而且我发现像年轻一辈,比如我像我这么大年龄,90后00后,大部分只会玩扑克牌,对长牌知之甚少。我想,既然四川长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为什么不大力宣传我们自己的纸牌游戏,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呢?我想让更年轻人知道,除了扑克牌,原来还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纸牌游戏。”

(作品:吃货陶俑趣味成语长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铭萱

学生组产品类铜奖获得者

Q1

你的作品很具特色,能简单介绍下您的作品吗?

“我的作品是《童趣·俑》,因为我没来过成都,但是向往这座城市已久,一直想来体验当地的生活,所以在确定设计方向时就想着正好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一番。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偶然看见一幅老先生画的童趣图,觉得很有意思,收到这个启发所以我就将陶俑与成都儿时小游戏融合,滚铁环、折纸飞机、抽牛牛、摆姑姑宴、放风筝和踢毽子为线索,用粗线条简略概括,去突出陶俑微笑的五官以及腮红,整体呈现一种流动的线条感。”

Q2

如果再设计一个作品,您会选择成博的什么元素呢?

“如果再设计一个作品的话我应该会从成博的画像砖上汲取灵感。因为当时在选题创作的时候我就在陶俑和画像砖上徘徊,最后选择了陶俑。而东汉画像砖在我看来也是极具墓室艺术的特点,方寸空间藏有万千世界,我想这个做出来也肯定会很有意思。”

(作品:童趣·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旭

学生组平面类银奖获得者

Q1

你的作品整体看起来很时尚,能分享下你的创作灵感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二十四节气对于人们农耕和生活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节气或许只成为了手机日历上的“装饰”。我们依托数字化艺术与博物馆历史文物相结合,让艺术设计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独特性,运用具有成都特色的元素,结合陶俑自身优美的形态绘制出简约时尚的图案进行文创产品的再创新,以设计文创产品促进非遗与历史的再发展。赋予我国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

(作品:节气陶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北北

学生组平面类铜奖获得者

Q1

你的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哪儿呢?

“通过成博的宣讲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成博的文化,也对这些造型诙谐的俑产生了兴趣。我的初衷是想体现成都这座城市松弛,休闲,友善的特质。从这个点切入,选择了成都博物馆的俑们进行延展设计,想象这些俑穿越到现代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大胆想象他们千奇百态的姿势可能在逗猫儿,可能在唱rap。把他们和公园城市背景下的成都生活相结合,想带给这样俑们更贴近生活的一面,给一些温度温暖。”

Q2

如果再设计一个作品,你会选择怎样的元素作品呢?

“现在年轻人很热爱集章,如果再做设计,我想从这个方向入手,和做一些成博zine。我的想法是通过设计给这些展品赋予生命和人文情怀,吸引人们来了解他,也可以进行传播。”

(作品:遇见生活,遇见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亮

专业组铜奖获得者

Q1

你觉得你作品最能打动人的是哪几点呢?

“成博文化比较打动我,给我很大的灵感和启发,我认为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里面的元素,都是千年的文物,但是又绽放着时代的颜色。我的作品《成都博物馆咖啡厅创想》来源于看完展览后,去到咖啡厅的经历和感受。当时我和朋友们一边捧着成博的特调咖啡、茶,一边回味展览、交流感想。那种被激发的灵光就像绽放的小花一样,五颜六色。”

(作品:成博咖啡厅创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博物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IP,而“这礼是成都”开放博物馆馆藏文物作为设计元素,也是希望在这个大IP下,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来源:成都商务服务业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