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5月15日报道,截至4月末,1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悉数上涨,合计管理规模单月回升近1.2万亿元,这也是自去年11月中旬“赎回潮”后,连跌近6个月的银行理财规模首现止跌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网

理财产品市场规模环比正增长,虽有季节性的因素,是去年以来连续多月下跌之后的超跌反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随着银行和理财公司对其投资策略的优化和市场行情的回暖,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回升,破净率大幅降低。部分理财公司反映,投资者申购理财产品的热情在升温,比以前更容易发行,新发行产品发行规模明显出现回升,部分理财产品甚至调整了募集上限。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4月新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实际募集规模平均值为2.24亿,相比3月的平均募集规模环比上升8.74%。

银行和理财公司更加重视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回报。一些理财公司缩短了产品久期,采取了更为稳健的投资策略;加强了产品流动性的管理;优化了客户画像和产品结构,以更好地实现不同类型产品的与客户的匹配;此外,还加强了包括摊余成本法估值产品和混合估值产品等类型产品的发行,以进一步减缓净值波动,增强投资者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债券市场的好转也为理财产品的净值带来了显著的提升。资金面宽松和利率下行等因素引发了近期的一波债市行情。4月下旬以来,国内利率出现了一轮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了2.7%;而1年期存单利率受存款利率下行的影响也出现大幅回落。中证全债指数自去年年底开始,开始呈现出明显上涨趋势,从4月下旬开始,更是走出加速上涨的单边行情。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受债券市场行情的影响,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净值表现不错,将近半数产品今年前4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超过4%。Wind数据显示,今年净值型理财产品算数平均回报1月份为0.43%,2月份为0.32%,3月份为0.31%,4月为0.24%。如果按年化数据计算,有46.78%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在今年前四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Choice

由于理财产品净值的上升和存款利率的下行,居民对理财的兴趣逐渐增强,一些储蓄资金又回到了理财市场。一边是理财规模快速回升,另一边则是居民存款的明显缩减。央行5月11日发布的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与理财回升规模几乎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伴随着规模的回升,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蓄势重夺行业第一梯队的宝座。据证券时报报道,目前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的规模均回升至1.6万亿元以上,其中中银理财首次进入行业前三,建信理财和工银理财以微弱的差距分列行业第四、第五。招银和兴银依然稳稳占据着“两万亿”的行业冠军和亚军。曾经一度跃居前三的信银理财,由于四月份的反弹速度不及大行,跌到了行业第六位,而其他几家银行的排名也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银行理财市场的复苏速度很快,但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的大幅下跌来看,整个行业的规模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行,理财产品在收益上的优势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预计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在近期仍将保持回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