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空军向本国的航空巨头们发布了一份机密征求意见书,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是合同招标书,标书的内容为开发、制造“下一代制空权”计划有人作战平台的具体细节,也就是我们过去经常提及的NGAD,即第六代战斗机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标书由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公布,他随后表示:各大航空公司针对NGAD计划开发的战斗机将会今年六月份进入到工程样机研发阶段。

标书发布后的附带声明中肯德尔称:NGAD中的有人作战平台是美国空军未来空中优势系列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会在现有F-22的技术上实现迭代,并最终取代现役F-22;

关于NGAD的具体性能要求,这位部长只是粗略地表述了一下:比如该机需具备更强大的杀伤能力、更为优秀的生存力和续航力、比F-35还有先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可靠的战场适应性等。“这些关键性能力是空军在竞标过程中选择航空公司的一个重要指标,预计未来该机的合同竞争会非常激烈,不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全世界没有人可以比美国做得更好,如果我们不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而停滞不前的话,美国将失去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空军公开的计划表明,这款F-22战斗机的“继任者”,未来空军将会采购大约200架,另外还包括至少1000架左右的“协同无人机”(CCA);

当然,仅这两款战机还不是NGAD的全部配置,在NGAD的完全体计划:

200架有人作战飞机平台、1000架CCA和大约300架的F-35A才是“下一代制空权”计划的全部内容,而目前空军招标的是第六代战斗机的有人作战飞机部分,也是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GAD的有人战斗机预计单价约为数亿美元(相关信息较少,只能做一个粗略地估计,但至少要比现在的F-22贵),计划交付时间为2030年。同时美国空军对于这款战斗机会尝试突破传统的采购模式,即以一家公司为主导,然后多家公司参与进行共同开发、设计,并分散承包诸如CCA计划的模式,以避免出现现在类似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家独大,而波音和诺斯罗普等一众公司却无合同在手的不平衡局面。

另外,美国媒体还将这款战斗机形容为是“美国空军建造的最后一款有人战术战斗机”,看起来有人战机发展至第六代就会是“终点”了!

至于在2020年9月份试飞的那款全尺寸第六代战斗机样机,按照空军部长的说法,它只是一家航空公司的样机,尚未达到“里程碑”式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试飞的飞机只是一架具有六代机特征的验证机型,而非真正的第六代战斗机,不过至今为止,还没有关于该机具体是由哪家航空公司研制的报道。

根据美国国内各大航空巨头的现状分析,鉴于本次招标计划的产量很低,只有约200架,并且在技术层面的要求又异常的高,所以有能力、有技术参与此次竞标的公司其实也就只有三家,分别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波音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该计划现在属于美国空军的最高机密,相关航空公司在研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细节也很少对外公布,我们也只能从一些只言片语中来了解一下三家公司关于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具体来看:

首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NGAD;

其实从三家航空巨头近些年来在战斗机领域取得的成就来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无疑是其中的“翘楚”!美国空军现役的两款第五代战斗机(F-22和F-35)皆出自这家公司,而且世界上第一款隐身战机F-117也是“臭鼬工厂”的杰作,可以说它在隐身战斗机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的实力最强,获得第六代战斗机的概率也是最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第六代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官方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几乎没有任何信息可查,不过呢?咱们还是可以从其他机型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

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该公司放出了一张LMXT空中加油机的概念图,在加油机下方就有一款过去从未见到的无尾战斗机模型,这也许就是该公司目前正在推进的第六代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翼身融合设计、菱形的机翼和发动机喷口、无尾机身等设计与前年九月份首次试飞的第六代战斗机轮廓极为相似;但在渲染图中没有展示它的正面结构,所以进气道是如何设计的尚未可知。

而在去年的马丁公司发布的一张赫仑达尔雷达截面测试图中也出现过一款未知战斗机模型,相比于随LMXT出场的无尾战斗机相比,它是双垂尾、无尾翼配置,虽然两款战机的构型相差很大,但这也许就是NGAD有人作战平台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肯德尔曾表示:

空军要求的第六代战斗机需有两种变体,一种是为了适应太平洋地区作战而设计的长航程、大载荷战斗机,另外一种为适应欧洲地区的短航程战机。

所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有两款六代机同时出现的情况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NGAD;

相比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公司在战斗机领域的建树就没有那么高了,它在最近几十年时间里唯一一次参与战斗机的竞标还是在90年代时候的YF-23,虽然这款战斗机性能爆表,黑科技也用了不少,不过美国空军为了稳妥起见最终还是选择了YF-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该公司在产的战斗机只有F/A-18舰载机,不过它在隐身领域的声誉还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在轰炸机方面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过去大名鼎鼎的B-2“幽灵”隐身轰炸机以及即将试飞的B-21“突袭者”都是它的杰作。

相对来说,它过去有YF-23的设计经验,再加上隐身轰炸机的研制,诺斯罗普在隐身战机方面的经验要比波音公司强不少;

而在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方面,诺斯罗普也在刻意地向外界透露了一些信息,比如在去年的一则宣传视频中该公司就在某个片段中展示了多款“神秘”战机,这其中预计就有在研的第六代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闪而过的片段中可以看到,它设计的第六代战斗机也是无垂尾配置,常规的翼身融合、低可观测性设计为标准配置,最有意思的是它的进气道位于机翼上方,这一点与其他公司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更早之前,这家公司的副总裁克里斯·埃尔南德斯曾公开表示:

诺斯罗普有两个团队负责未来战斗机的开发,我们的下一代战斗机看起来似乎有点像“婴儿时期”的B-2。

同时他还强调,战斗机的研制进度无法对外公开,我们会根据五角大楼的指示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但战机真正的亮相时间是可以明确的,大约在2030年左右...

第三,波音公司的NGAD;

与上述两家航空公司相比,波音虽然也有“航空巨头”的光环,但在战斗机,尤其是隐身战机方面的经验就要少得多了;

波音在产的战斗机现有F-15EX和F/A-18E/F两款,隐身战机和隐身轰炸机过去从未涉猎过,尽管F-22名义上是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可实际上波音只负责提供机翼、机身和航电系统的部分,隐身技术在三巨头中是最差的一家;

不过这并不影响波音参与下一代战斗机的竞争热情,在很早之前这家公司就组建了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组和空军科学顾问委员会,同时在技术端和人情端对空军的合同展开追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音公司的六代机早期渲染图中是带有鸭翼设计的,也是采用无尾结构,但后来鸭翼被取消,可能是参照了其他公司的设计而为之;个人觉得波音公司设计的六代机流畅度不是很好,有一种拼凑的感觉。

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多数六代机图片多是波音公司推出的,而且它除了在追逐空军的NGAD项目,海军的F/A-XX项目也在竞标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三家航空巨头参与竞标之外,传闻还有一个联合体也在积极备战中;

该联合体由柯林斯公司和雷神公司共同组成,它们推出了一款外观更为简洁的六代机,机翼位置更为靠后,发动机喷口为矩形设计,无尾翼,看起来它们的设计更为科幻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个人觉得这两家基本没有现代喷气式战斗机研制经验的公司(柯林斯可能有一点B-1B“枪骑兵”的经验,但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想要在六代机上取得突破,困难应该很大,最后也只能获得一个“谢谢惠顾”的瓶盖。

三个航空巨头,一个联合体共同角逐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战斗机项目,看点颇多,具体哪家公司会竞标成功,再等一年时间,结果就会正式公布,个人还是比较看好洛克希德·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