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增加了15 首京剧教学曲目,并在10省市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此事一出,立刻激起千层浪,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而争议的焦点就在这15首京剧曲目上,在15首中,有9首唱段均选自“样板戏”。
这15首曲目分别是:
一年级《报灯名》;
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年级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
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 分外娇》;
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
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 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
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
八年级 《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 《智斗》"。
一,纳入缘由
教育部认为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部分教师、家长和媒体表示支持和理解教育部的 做法。他们认为京剧进校园不仅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 的鉴赏能力。相对于传统京剧,入选的“样板戏”选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学唱,不像传统京剧那么讲究"尖团字",学习 “样板戏”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有助于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二,担忧和质疑
然而更多的人表示担忧和质疑。主要理由如下:
一、就曲目内容来讲,传承民族 文化不应独尊京剧,这会抑制戏曲的多样性,且南北方差距大,若在全国统一推行,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就比例设置来讲,15首曲目中有9首“样板戏”,比例过大。“样板戏”并不能代表京剧艺术的全部,很多传统京剧同样体现了京剧的精 髓,应予以增补。况且“样板戏”并非优秀的传统文化,反而高举“斗争美学”,围 剿了传统文化。
三、就接受对象而言,也欠考虑。“样板戏”是特殊情况作用于 艺术的特殊产物,对那些尚处在对是非黑白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而言,接受“样 板戏"这样政治化的作品是不合适,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形成。 就这点来说,有学者建议“样板戏”应先进入大学课堂较为妥当。
四、师资和设备也 成问题。大多数中小学音乐老师都是师范院校声乐、器乐专业毕业的,对京剧并不擅 长,且京剧是一门唱念做打结合的综合艺术,专业性高,培训教师会成为一项重担,而且在道具、服饰提供方面也会产生一笔不小的开支。
三,提案调整
3月,梅葆玖、关牧村、郁钧剑、王安忆等43名政协委员向教育部提交了《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内容要慎之更慎》的提案,建议将“京剧进校园”中大比例的“样 板戏”缩小,加入《穆桂英挂帅》、《赤桑镇》、《将相和》等传统剧目。
此项提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最终达成共识,即听取专家和委员们的意见,调整传统戏与现代戏的比例和京剧各个流派和行当的比例。此后教育部便没了下文,只有北京在2009年率先进行调整,缩减“样板戏”,增加传统曲目以及昆曲和新编历史剧,市政府更是花巨资对京剧教材进行研发,力求开发地方特色教程,实施以来效果良好。
对其他省份的绝大多数试点学校来说,“京剧 进课堂"这一项目全靠自觉推行,由于师资匮乏、投入不足、课时无法保证、学生兴 趣不浓、效果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众多试点学校只能有心无力,望洋兴叹,有的逐渐淡化、有的悄然停止。
四,京剧进课堂
4年多的时间里,“京剧进课堂”偃旗息鼓,即将面临“夭折”危险,如武汉市的10所试点学校中,有4所早已经不唱了,江西南昌22所试点中小学,还设有京剧课程的寥寥无几。
“京剧进课堂”的尴尬现状引人深思。教育部提倡“京剧进课堂”的初衷是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这个初衷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京剧这一阳春白雪的国粹要融入整个教育系统并非易事。
且不说独尊京剧确有实施文化霸权之嫌,单看无视地方 特色,“一刀切”的做法也严重违反了因地制宜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只能导致教育质 量下降,应结合各地实情,在加强京剧教学的同时融入优秀地方剧种如秦腔、豫剧、 黄梅戏等,努力开发特色戏曲课程,使京剧艺术在最大的范围内被熟悉和普及。
再者,政府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培养师资,只有解决师资问题才能打开制约教学成果的瓶颈。“京剧进课堂”与其说反映了人们弘扬民族艺术的理想和信念,不如说折射了当 下社会民族艺术教育缺失的现状,同时也表明人们对民族艺术的定位欠缺深刻的认 识。
"京剧进课堂"最初引发争议的焦点是“样板戏”,此次“京剧进课堂"波澜中, 教育部所代表的政府立场与民众所代表的民间立场、批评学者所代表的学术立场之间相互纠结,势均力敌,致使对“样板戏”是否属于民族艺术无法盖棺定论。
五,样板戏热
不仅如此,自从80年代“样板戏”重出江湖之后,就一直争议不断,是一个非 常有趣的社会文化现象。“文革”时期,"样板戏"曾以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姿态横 扫中国文艺舞台十年之久,造就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荒诞局面,又在“文革”结 束后销声匿迹又一个十年,直至80年代后期悄然回首,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并在90 年代及至新世纪初引发了一股“样板戏热”。
在百度搜索输入“样板戏”三字,便可搜索到相关新闻约33,000余篇。“样板戏”大起大落的命运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不管是在当代文学 史研究,还是在社会发展史研究,或是在戏剧艺术发展史研究中,我认为“样板戏” 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样板戏热”现象更是联结了历史与现实,有着深刻而多元的 社会、政治、文化、心理成因,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社会 现象,必定有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人们主观心态; 而作为文化现象,也必定有其得以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当下契机。
只有深入探究“样板 戏"产生的历史背景,客观分析当下“样板戏热”的各种表现及原因所在,我们才能正确而理性地看待“样板戏热”这一现象,也才能从中获得启示,做出合适合理的反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