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吃一次可以,但是,不可能会经常去。我们都知道大锅饭嘛,就都是那个味儿,大家都是吃过大学食堂的人,口味怎么样,大家也心知肚明。

首先,油水比较少,即使是荤菜,它的油也是少,如果是大油。。。那就考虑下那个油的质量怎么样,对于商家来说,他们第一考量的就是成本,而不是质量,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个是事实。

其次,哪怕是同样的作料,大锅烧出来的菜就是大锅味,跟开小灶炒出来的菜味道就是不一样;再有,卫生不能保证,有人说,那外面的大饭店的卫生照样不能保证,确实是,但是,服务的人群不同,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大饭店服务的有可能是一些社会上收入稍微高一些的人群,他们关注健康,关注卫生,不卫生的饭店他们是不进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高级白领和商务人士都会去大饭店吃饭,而不去街边小饭店吃饭(有,但是少)。

那社区食堂服务的都是哪些人群呢?

懒人,对口味不挑剔,能饱就行,老人,手脚不利落,不方便做饭的,还有一些不会做饭,但是,收入很一般的年轻人。

我们针对以上三种人分析:

懒人:懒的话有两种,收入高,但是,懒得做饭,他们也会选择点外卖,选择的饭店也不会差,因为不差钱;哪儿哪儿都懒的人,相当于混吃等死那种,收入一般,又懒的做饭,那他们有可能会选择社区食堂,一是想图便宜,二是想图方便,但是,如果两样都不占,那他们宁肯点外卖,点外面小饭店便宜的外卖,那每天40元的社区食堂便宜吗?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算便宜。

老人: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做饭困难的,那他们会不会选择社区食堂?这个年纪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抠”,因为他们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哪怕手里有几百万现金存着,他们也会去菜市场找便宜的菜买,为了那个块儿八毛与小商贩不休不止的杀价,试问,这样的老人会去食堂吃一天40元的饭吗?应该不会,对于他们来说,太贵了。

他们的选择大概率是与儿女一起住,有人伺候着;还有可能就是儿女不在身边,但是,会请保姆帮忙照看或请钟点工帮他们做饭,让他们自己一天花40元去吃大食堂,概率低。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年纪大了,取餐不方便,又不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付款,只能给现金,太麻烦了。

收入一般的年轻人:自己去菜市场买一个星期的菜,肯定用不了280块钱,在味道,价格,卫生方面考虑,他们肯定会考虑自己做饭吃。

综上:

想开食堂应该去一些受众人群没办法做饭的地方,比如学校、工厂和工地周边,因为他们除了去食堂吃饭,没得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