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奔流的长江、秀美明净的梁子湖、雄峻逶迤的幕阜山余脉,构成了鄂州独特的地理脉络。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居住有汉族、土家族、回族、壮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瑶族、黎族、侗族、朝鲜族、彝族、高山族、锡伯族、白族、羌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鄂州人民积累并创作了大量反映历史与风俗的民间歌曲,是本土百姓智慧的结晶。受地理环境、语言、民俗的影响,鄂州民歌绚丽多姿,呈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先秦民歌《越人歌》

鄂州民歌历史源远流长,古代《越人歌》(《鄂君歌》)就是最早流传于鄂州一带的民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遇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春秋时期,鄂君子皙封于鄂邑,鄂邑大致相当于今天鄂州市和周边几个市县范围。鄂渚是鄂邑境内的重要湖泊,那时候江湖之间没有堤坝,互通互连,春夏涨水时,水面无涯无际。据刘向《说苑》记载,鄂君子皙乘青翰之舟下鄂渚,驾船的越女唱起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民歌。这首歌词堪称是楚辞的先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有不少研究者从文学、语言学、历史学的角度对《越人歌》进行了深入考证,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一书中说:“《鄂君歌》译本之优美,殊不在风(《诗经》)、骚(《楚辞》)下。”

《梁子湖,九十九道汊》,未言词,曾理曲, 陈春茸唱。录音合录:洪凯、周杰、胡晋

二、鄂州民歌种类

鄂州版图轮廓呈“三叶型”,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长江流经鄂州地段86公里,江水通过支流、港口与鄂州的大小湖泊相连,构成纵横交错的江湖体系。长江孕育了众多的湖泊,也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歌谣。先秦以来,鄂州曾是历史上的区域政治中心和重镇,吴楚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同时,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这里人来舟往,民歌口口相传,融合特征明显。所以,鄂州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民歌文化分区上,都处于赣民歌支区、江汉平原民歌支区与湘民歌支区的交点上,这使得鄂州民歌异彩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和镇狮子口村农民演唱《樊湖硪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沼山镇张德宝湾民俗歌舞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城区排演民歌节目

1、劳动号子

鄂州市湖泊众多,历代洪水旱灾频繁发生,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鄂州人民群众与洪水进行了无数次斗争,曾有筑堤修坝、修塘堰、建水库等工程,这些工程离不开一项重要劳动——打硪,由此产生打硪号子。这类号子以樊湖硪歌最为著名,主要有《飞硪号子》《石磙硪号子》。歌词往往即兴而作,见人唱人,见物咏物,涉及面较广。衬词主要是地方口语化词语,很有本土方言特色。硪歌音程跳动不大,音域多在十度左右。其节奏鲜明,声音高亢有力,能激发打硪者的干劲,衬托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梁子湖渔歌》,姜孝峰、田克华、刘国华词,姜孝峰曲,黄俊唱

2、田歌

田歌在乡间流传较广,主要有插秧歌、栽秧歌。鄂州在春季插田的时候,有开秧门习俗,这是本地百姓非常看重的一件事,很多人家要请人帮忙,一部分人扯秧,一部分人插秧。歌手站在田埂上唱歌,面前挂着小鼓,还有小锣,边打边唱。唱者即兴而作,有忆苦思甜、歌颂政策、赞美新人新事等内容。歌词灵活风趣,曲调悠扬,主要起着活跃气氛、鼓足干劲的作用。

3、灯歌

本土花灯调民歌的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采莲船、麻四姐骑黄牯、双推车等,其中采莲船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表演形式。每年春节期间,各村组织花灯节目,有的村子花灯表演场次达百场。每次表演时,由牌子锣奏响开场曲,采莲船、绣蚌壳等表演节目按顺序先后出场,高潮的时候,歌声、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震耳欲聋,充分表现出湖区人民欢乐的景象。采莲船民歌是鄂州市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妇孺会唱。“小小船儿(哟哟),两头尖哎(呀嗬嗨),来到贵府(哟喂子哟),贺新年(哎哗哗着)。”其歌词朗朗上口,节奏为四二拍,强弱鲜明,而旋律音程不超过八度,易于传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先锋在梁子湖渔船上记谱

4、小调

鄂州民间流传的爱情、婚姻类小调较多,像十爱、十恨、十绣、十想、十劝、十把扇子、十二月花、十二时辰等民歌,或柔美哀怨,或活泼婉转,艺术感染力强。这些小调民歌唱出了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同时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风貌与婚姻状态。《十送情郎哥》在鄂州乃至中部地区流传很广,其曲调婉柔细腻,歌词直白率真,表露了乡村女性的炽热情怀。有些段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通过景物、季节、天气、地点描写,刻画出一位女子对情人爱恋与牵挂的内心世界。这首民歌在湖北这一调式色彩过渡与交融区有一定代表性。

鄂州民歌《十字歌》,刘江峰、张靖鸣、周莲英记谱,王原平整理。 操奕恒、万莉唱

5、风俗歌

风俗民歌的演唱与传承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背景,大致分类为婚嫁、丧葬、祭祀等。鄂州的民间风俗歌曲多用于婚嫁、生育、祝寿、送葬、造房、祭祀等场合,其中太和镇一带流行有哭嫁歌、祝寿歌,汀祖镇、碧石镇一带流行撒帐歌、盖房歌、敬酒歌。鄂州婚嫁歌涵盖了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分为结婚歌和出嫁歌两种,结婚歌主要有《撒帐歌》和《插花文》等,《哭嫁歌》的内容、形式、程序则表现出丰厚的民间意蕴。《哭嫁歌》用哭声来演绎出嫁场景,其过程像一组声乐套曲,有独唱、对唱等形式。《哭嫁歌》有序幕、中场、高潮、尾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其中有凄婉真切的“哭爹娘”,有酣畅淋漓的“骂媒人”,也有婉转深情的“哭兄妹”等,前几场音乐腔调大致相同,最后一场《哭百花》的音调独具韵味。《哭嫁歌》不仅是一个地区婚嫁习俗的表现形式,也能显现当地的婚姻理念,从中折射出家庭经济状况与社会背景。

在沼山镇与葛店开发区一带流传有祭祀歌曲,沼山镇张氏敦义堂家族“太公祭”祭祀活动每年分春秋二祭,旨在祭祀祖先,教育来者,祈福后人吉祥富贵。其祭祀程序复杂繁琐,参与仪式成员有歌童若干人,礼生若干人等,歌童从本家族少年中选出,礼生多由儒士担任。其祭祀歌曲有64首,包括《求神诗》《迎神诗》《参神诗》《初献诗》等,俨然是一套大型声乐组歌。歌诗中有该家族文人所创作的四言诗,古朴严谨,庄严肃穆。从拜祭仪式、歌童诗演唱声调中可以探寻吴楚祭祀文化的踪迹,体现出近古宗法思想,展现出传统文化特质。

6、革命历史民歌

抗日战争时期,鄂州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这段时间留下了不少歌曲,如城关一带流传《山里过来游击队》《妇女团结歌》《劝郎参军》《军歌》,新庙一带流传《参军十劝》《劝郎参加新四军》,沙窝一带流传《妇女歌》《张大哥》,华容一带流传《送军粮》《抗日锄奸收失地》等。这类民歌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创作的,表达了鄂州人民同仇敌忾,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中国音乐学院代院长杜利(前排右四)曾在抗战时期来鄂城一带搜集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市群众艺术馆民俗专家邵文川在民间采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靖鸣在太和镇陈太湾采风

三、鄂州民歌搜集整理

1916年,太和陈太湾陈盛甫记有《撇芥菜》《十杯子酒》《菜苔》等民歌。

1944年,王震带领部队南征,其部队文艺工作者杜利(广东人)曾在武汉、鄂城等地搜集了不少民歌。

1949年,杜利将搜集的民歌整理和选编成一册《湖北民歌》,由北平立生图书社出版。

1952年至1953年之间,湖北省文化局组织编撰《湖北民歌选集》。湖北文联音乐部的黄淮源(湖南人)、李明恒负责采录鄂城一带民歌,他们搜集的5首鄂城民歌载入《湖北民歌选集》。这一时期,鄂城县文化馆的张元香(湖南人)、张树华(英山人)、陈茂松(鄂州人)等开始搜集民歌,并编印《鄂城民歌》(第一册)。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鄂城县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各乡搜集民歌,主要有杨萍、高国安、李开培、周宜容、邵文川、徐长生、胡念征、王玲等。后整理编印《鄂城民歌》(第二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鄂城分册》(101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民歌集成》中,有多首鄂州民歌入选。

2008年,刘江峰、张靖鸣前往鄂冶一带搜集民歌,采录民歌数十首。2009年至今,张靖鸣又多次深入鄂冶一带调研,采录民歌、吟唱歌曲等。李名发在太和镇一带搜集、整理民间歌词90余首。

2013年开始,鄂州市旅游局组织编辑旅游系列丛书《山水乡愁·歌游鄂州》,聘请张靖鸣编撰,历时两年完成初稿,后刘江峰与出版社编辑从旅游文化的角度进行修改。

2016年2月,《山水乡愁·歌游鄂州》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其内容包括“旅游金曲”“鄂渚民歌”“吴都名曲”三部分。“鄂渚民歌”选录的200首民歌中,有100多首是从近几年搜集的民歌中记谱、整理出来的。这是鄂州史上第一本民歌音乐著作,是鄂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读本。随后,《山水乡愁·歌游鄂州》歌碟由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录有传统民歌15首,创作歌曲10首,这些歌曲由省内外歌唱家与知名歌手演唱。同年8月,《鄂州民间歌谣》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鄂州市群艺馆馆长周克斌、副馆长王锦芳与杨震组织人员进行整理,并聘请邵国春同志担任编辑工作。编入歌谣616首,其中劳动歌谣40首、时政歌谣37首、仪式歌谣64首、情歌歌谣122首、生活歌谣130首、历史歌谣21首、儿童歌谣132首、新民歌歌谣35首,这些形态各异的歌谣汇编成集,成为传承鄂州民歌文化的又一部力作。

四、鄂州民歌演唱与传承

1953年前后,龚伯宋表演的民间歌舞《双推车》在黄冈地区歌舞曲艺调演中获优秀节目奖。陈茂松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与中央广播电台的两次录制鄂城民歌民乐节目。

1957年,鄂城文化馆举行第一次民歌会演,沙窝乡的周莲英、周兰英等很多民间歌手参加了这次活动。周莲英演唱沙窝民歌《摘黄瓜》受到专家们好评,被选派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选拔会演。同年周莲英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荣获优秀歌手奖,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七十年代初,老知青、民间艺术家邱发祥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太和民歌民乐并创新发展,如栽田锣鼓、金对夺、牌子锣、玉连环等。

1975年,徐长生将玉连环改编为曲艺说唱《我队来了个新社员》(赵德科作词,徐长生编曲、演唱),入选湖北省参加全国曲艺赛演代表队,这是鄂州首次将民乐融入曲艺,民间音调特色浓郁。而后玉连环《木匠招亲》《夫妻赶集》《大别山乡幸福水》等在省地区多次获奖,2007年《告状》获全国群星大奖。地区多次获奖,2007年《告状》获全国群星大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发祥(左)、徐长生(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长生(左)、董桂英(右)

1983年,鄂城县文化馆干部杨萍、周宜荣等参加黄冈地区民歌定稿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宜荣(右)唱,杨萍(左)伴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洁(前排右)、周宜荣(前排左)、向天珏(后排右)、杨萍(后排左)

2001年,由鄂州市群众艺术馆姜孝峰、田克华、刘国华作词,姜孝峰作曲的《梁子湖渔歌》,参加了湖北民歌大赛。知名歌手黄俊、刘乐演唱。曾获湖北省第八届群星奖铜奖。

2008年,梁子湖区旅游局邀请全国著名词作曲家徐沛东、付林、王原平等一行来梁子湖采风,组织了鄂冶一带20多名民间歌手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演唱者有叶祥波、叶入恒、张名松、刘翠英、黄龙海、陈世如、张孝如等人。

2022年,“非遗进校园,鄂州民歌传唱”活动在鄂州职业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举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唱民歌《三月三,鳑鲏困湖滩》《十把扇子》《采莲船》《走过十里等呀等》《探妹》《网脚对对挨》《萤火虫,夜夜红》等,鄂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对该校的民间歌曲传唱进行了拍摄留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在梁子湖采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世如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龙海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翠英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乐、赵俊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晓霞、朱祥水在梁子湖渔船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国珍、苏正宏在鄂州职业大学文艺晚会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正宏在张裕钊文化园迎春年会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卉在张裕钊文化园迎春年会上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小平在沼山镇西海湾领唱起蓬号子《四桅帆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跃华、谢爱云在鄂州市凤凰广场文艺专场中演唱《插秧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青梅、夏玉珍在太和镇文艺汇演中演唱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靖鸣在鄂州职业大学迎新演出中演唱《放鹰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小平、陈艳霞等在鄂州市凤凰广场文艺专场表演《红苕丰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职业大学学生传唱民歌《三月三,鳑鲏困湖滩》,李涵领唱,方澜念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职业大学学生传唱民歌《送情郎》,周婷婷、赵涛领唱,张欢等伴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职业大学学生传唱民歌《采莲船》,蒙梦云领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职业大学学生传唱民歌《萤火虫,夜夜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州民歌著作

鄂州民歌《摘黄瓜》,张元香、张全文记,沈欣唱

鄂州民歌《三月三,鳑鲏困湖滩》刘江峰记,沈欣领唱,张梓涵等伴唱

鄂州民歌《萤火虫,夜夜红》

周逸庭唱

鄂州民歌《放鹰号子》

张靖鸣领唱,伴唱:刘锦辉、苏俊逸、周晨、连锦文、鄂畅、丁振、方义。音乐伴奏制作:周杰

鄂州民歌《樊湖硪歌》,陈世如唱

鄂州民歌《河边杨柳一排排》

邓青梅唱

鄂州民歌《探妹》

陈萍唱

鄂州民歌《花车调》

叶入恒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