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汇聚创新定义面面廓幼态美学标准,探讨中国女性轮廓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0日,由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和广州荔医医疗美容主办的“2023华南第三届公立整形学术交流会暨幼态美学临床示范基地授版仪式”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举行。此次会议华南毛发种植研究院、奥美定修复研究院协办,广州市医疗行业协会作为公益指导单位。公立专家齐聚,在广东省权威媒体见证下,广州市荔湾区社会医疗机构李勋会长授予广州荔医医疗美容“幼态美学临床示范基地”荣誉牌匾。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美容无创科主任李丰霞、李师名博士,皮肤科主任米连菊等专家团成员从多个角度介绍了中国医美审美的风潮和求美者的喜好几经变迁,例如从上世纪80至90年代流行方圆脸,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国泰民安脸”,2004年开始流行锥子形的“网红脸”,到2023年对面部轮廓的审美变化则更加具体了。又如,5G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在动态视频中,无论哪个角度都是精致的,灵动的“轮廓美”,更符合上镜需求的“小脸”、“幼态脸”成为新的审美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面部轮廓整形是全球开展数量多、也是重要的医疗美容项目,随着医美的发展,大家对于医美的认知也逐渐丰富起来,可以说已经成了生活美容的一项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医美项目中来,审美也逐渐多元化,求美者不再以改头换面为目的,在保持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加以美化,追求恢复期比较短、能够及时看到效果,并且不会给自身带来太大的变化的治疗方式。

这也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技术、审美、沟通等方面,医疗美容不再是单纯的“技艺活”,而是医务工作者“医学”和“美学”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但医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存在技术标准不规范、行业要求不统一类似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医美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规范我国面部轮廓整形美容行业标准,提高面部轮廓整形多元化更兼具个性美的工作迫在眉睫。

会议现场,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医疗美容无创科主任李丰霞将中国女性的轮廓塑造和固定作为重点的研究课题之一,围绕面廓幼态美学金标准做了课题分享,推出了微整与皮肤在高级幼态脸上的联合运用,并创新定义面廓微整形6大金标准,再次成为此次学术会议的焦点。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曾德浩院长接受采访表示,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幼态微整形新技术、面部轮廓美学新理念、优化内外轮廓、高级骨相美、颜值加减法等热点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课题分享及专家座谈研讨。本次会议主题是《2023华南第三届公立整形学术交流会暨暨幼态美学临床示范基地授版仪式》,廓新时尚·高级幼态脸,为规范轮廓美学技术标准,共探中国女性轮廓美。面部轮廓就是面部框架,框架稳且牢,才能支撑和固定附在骨骼上的软组织,轮廓微调并不是只调整骨相,还包括对皮相的丰盈度调整。在这个前提下,将科学抗衰与美学理念交融,将幼态美学应用于“轮廓固定”,为求美者实现无表情时的静态美,兼顾做表情时的动态美。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通过华南第三届公立整形学术交流会,搭建一个安全、探索、学习、发展的平台,期待广大医务工作利用好本次技术交流平台,共同创新、共享幼态美学注射技巧,探索新思路、新手法”。曾德浩院长说。

通讯员:袁帅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