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销量遭“团灭”!是谁“抛弃”了德系车?

很多人只关注到日系车的销量下滑,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三十多年的德系车,近况也不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四大德系汽车品牌销量齐刷刷下滑,大众集团、宝马、奔驰的总计下滑量在20万台左右。其中奥迪2022年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642548辆,同比下降8.4%,是BBA中降幅最大的品牌。非豪华品牌方面,大众集团2022年的销量成绩是318.45万辆,同比下降3.6%,看似降幅不大,但是相比2020年下滑了近7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第一季度,德系车的下滑继续,一季度德系车累计销售95.4万辆,同比增幅-11.2%。BBA加上大众,这四大德系品牌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虽然下滑幅度不及日系车,但是对于一直在中国汽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德系车来说,这样的销量下滑幅度,也不免让德国人担忧。

而随着中国市场电动化布局的加速,以及新能源汽车竞争的白热化,此前不太愿意深度参与电动化布局的德系车,似乎已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一直吃老本,德系车可能会真的跌下神坛,逐渐被中国市场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脱粉”德系车的人

当年,一群人喊着德系车更高级,德系车更安全,德系车才叫车的人,都默不作声地选择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原因就在于,之前德系车所谓的优势,在新能源时代全都荡然无存了。

包括大众、奥迪宝马奔驰在内,几乎全都采用的是同一策略,在燃油车方面放大招、发新技术,在电动车、智能化方面进行补课。在德系车企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它们破釜沉舟转型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系的很多车型,都采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并行开发的模式,但是这样做会被认为是“油改电”,让人觉得缺乏诚意。很多德系车都使用的是带有发动机的燃油版或PHEV车型,再开发一版纯电版本。而油改电车型,已经被国人普遍认为是落后的存在。在自主品牌的纯电平台产品面前,德系油改电的车型毫无竞争力。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德系品牌不愿意放弃在燃油车领域的积累,强大供应链和销售体系、品牌价值、以及一万多个零部件筑起的汽车工业壁垒,让德系品牌不愿意轻易舍弃,转型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强大的内部阻力,不敢像国产汽车品牌一样放手一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目前奔驰、宝马、奥迪其实仍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而且是低起跑线。德系品牌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曾经在燃油时代积攒的品牌影响力,在智能新能源时代可能无法变现。

BBA还在徘徊纠结,但是留给它们调整的时间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