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文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在《思考香港》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深山奔向大江大海”的文章,简单介绍了客家人从中原南迁的源流。笔者随后收到一些海外乡亲来函追问,南迁的汉族民系有许多分支,“客家”的身份认同、称谓及相关研究何时确立?

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也是众多海内外学者仍在考究的课题。笔者尝试通过所阅览过的一些资料作答,抛砖引玉,期望同业先进不吝赐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化中对“客”字的用法极为普遍,最早适用于对来访者的客气称呼,比如客卿、门客、说客、掮客、客串。宋朝的时候,官府的人口统计分类,地主官僚、豪门望族称为“户”,佃农则称为“客户”。到了明清,外地的来人称为“客籍”,以区别于土著。

康熙年间,渡海到台湾的粤东移民,被冠以“客仔”、“山客”、“客民”等各种称谓,但“客家”之名尚未在台湾出现。

查阅康熙28年(公元1689年)编撰的《东莞县志》,本地人,也就是广府人把粤东来的客家人称为“崖佬”。珠三角一带把客家话称为“麻介”话,因为客家话中的“什么”就是“麻介”。语气中,多少带出本地人的优越感和对客家人的讥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客家”的称呼开始占上风,而且得到了客家人本身的认同。根据康熙59年的东莞县志,住在东莞的客家人开始自称客家。此为他们自己认同为客家人的开始。也是所有外称、自称转型的开始。

最早对客家问题具研究性质的著述,应该出现在清朝中期,由徐旭曾写的《丰湖杂记》。徐氏当时在惠州丰湖书院教书,提出“今日之客家,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客家人之风俗,勤俭朴厚,故其人崇礼让、重廉耻,习劳耐苦,质而有文”。其文章虽然很短,但却开了后世客家研究之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将台湾割让日本。在苗栗的抗日人士丘逢甲逃回家乡广东蕉岭。他与同样是梅州出生的客家籍外交官黄遵宪来往频密,两人在1905年在“人境芦”成立了客家研究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初年,许多著名的客家籍或非客家籍的学者,如黄遵宪、章太炎、顾颉刚、罗常培、罗香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在顾颉刚的倡导下,组织考察客家历史和文化,并委派罗香林编辑《客家史料丛刊》。在当时,对客家的研究几乎成为学术界的一门显学。

当然,在这一阵的研究热潮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首推罗香林先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辗转在大陆多家大学执教,最后定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的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的贡献在于,对客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他撰书的两本专著,包括写于1933年的《客家研究导论》、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客家源流考》,成了每一位客家研究者不可不读的入门书。

罗香林既是客家族谱学的奠基者,亦首次建构了“客家民系”概念。透过对地方志、族谱的重新解读,创造出独特的客家史观。罗氏的许多观点对后辈学者有重大影响,但也引起了很多争论。对客家源起及客家话如何形成的讨论,至今仍在持续。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