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的北京市级特色课程。2023年5月18日,这一学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最重要也最受师生期待的的环节——结题答辩活动在凤凰城校区如期举行。

在“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育人理念指导下,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中部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已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完备的课程体系,成为实现学校教育理念与育人目标,落实课程结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课程于2022年被认定为北京市高中特色课程。本轮研究性学习,于2022年9月开展课题申报活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650余名学生自由结组,共申报课题127项,65位指导老师参与其中。立项课题涵盖人文与价值、科学与社会、应用与技术、艺术与体育等四大领域,体现了科学性、探索性与实践性。

2022年11月开展开题答辩活动。依据课题学科背景划分评审小组。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阐述选题依据、研究背景,结合文献资料提出具体的研究计划。评审组教师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具体建议,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学小组后续的研究工作。2023年3月开展中期答辩活动。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开题以来的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制定后期研究方案。评审组教师集体指导,解答学生困惑,规范研究方法,完善研究方案,明确后续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在同学们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研究性学习结题答辩如期举行。研究性学习小组梳理总结历时八个月的课题研究历程,撰写研究报告,在答辩现场,学生结合课件阐述研究的具体过程与方法,用图表、数据等形成对实验结果或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形成可靠结论,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题《利用废铜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研究》结题答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结题答辩中展示数学推导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师与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结题答辩合影

课题指导教师在答辩指导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同学们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钻研精神是永不止步的,指导教师鼓励同学们能依此课程为契机,继续对生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思考与探索,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为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导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小组结题报告进行点评与指导

综合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评审组最终评定优秀课题30项,涵盖社会、人文、数理、科技等各个领域。如《基层社区自助养老服务模式探究》、《北京都城史研究》、《人朝凤凰城校区运动场所的数学研究》、《利用废铜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研究》、《探究废电池浸出液对大蒜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不同类型桥梁的结构及承重原理研究》、《英文原版小说阅读促进高中英语学习的实践研究》等。后期将从中选出代表性课题进行校级答辩展示活动,充分发挥优秀课题研究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

本轮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活动,以“像科学家一样学习”为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得以综合发展。我校研究性学习作为北京市特色课程,今后将不断发展与创新,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兼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朝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