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名词解释,水圳: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利体系,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皖南的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民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其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这是世遗专家们的评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村已经成了黄山市或者说皖南旅游的名片,尤其是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和南湖的风光,但宏村人最自豪、最珍惜的却是一条在村中九曲十八弯的“自来水”系统——宏村水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水风水,无疑古徽州人是最讲究风水的,宏村的始祖汪彦济也是如此。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家中火灾,他带着族谱碟像从奇墅村来到了雷岗山定居,于是“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的宏村就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岗山下,风从山上来,有了风,还得有水。于是有了月沼,有了南湖,有了宏村水圳,有了古村中真正的“自来水”,全靠自流,不用动力,而我们现在所谓的自来水其实都是动力干预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村的水圳在承接先祖建设的基础上,于永乐年间打造,总长1200米。宏村人的先祖在浥溪河上游砌石拦坝,在村中建成九曲十八弯的人工水渠,充分利用地势落差,溪水自然流入村中,然后穿堂过屋,经月沼,再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最后从下游重新汇入小溪。并形成了“东土道制(龙排庙)、南土水制(红杨、白果)、北土土制(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观音亭)的水口布局(风水屏障),就这样宏村独有的“自来水”就成了居民们的风水中的水,生活中的生命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村的水圳有两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一是定时取用水,一是水系的自清洁,而它就靠古老的族规来实现。

古老的村庄,居民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都是来自水圳中流淌的水。宏村的水圳曲曲弯弯,依次流淌,毕竟会有上游、下游之说。去过宏村的都会发现,村民会在村中的水渠里洗衣、洗菜,问题就来了,如果上游正在洗衣,下面的住户再取水饮用,这还能饮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担心,村中早有族规规定:早上八点之前是取饮用水的时间,八点之后才能浣洗。水是流动的,所以后面的就不用担心前面水可能被污染了。为了保证生活用水的清洁,族规中还有一条,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圳,你看人家,自来水的卫生靠族规就能解决问题。

宏村的水圳还带有自清洁系统,人工清理也是族规规定。在曲曲弯弯的水圳线上,适时地砌垒有净化池,同时还在水中种植狐尾草拦截水中的污物,据说这种水草可以净化水源,天然的湖内微生物、鱼虾和植物组成的生物链可以分解水中杂质,通过族规规定每年定期清理水圳。净化后的污水再入农田灌溉。不得不佩服宏村的先人,我们无论是风水学应用,还是族人的生活都能安排得好好的,太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宏村的水圳,在宏村风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形容为“牛肠”或“血管”,这又是怎么说的呢?

话说当时设计村中的水系时,宏村请来了徽州最著名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共同设计规划了牛形水系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所依雷岗自然就是牛首,把参天古木作为牛角,整个宏村的民居则为牛躯。有了形体,得有内脏啊,这就是清泉潺潺的水圳曲曲弯弯,是为“牛肠”,天然井泉处建池塘月沼是谓牛胃,水最终汇流聚集的地方南湖称为牛肚。而南湖的四座桥梁就是牛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小看月沼和南湖,它们也蕴含风水学说。半月形的月沼是阴水(泉水)、阳水(河水)汇集地,阴阳相调,是谓:月沼以储“内阳之水”而镇“丙丁之火”,月沼常年不竭的供水可以预防火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从空中俯瞰,就是张开的弓,中间的画桥和石板路为箭,这只巨大的弓箭,箭指村外,蓄势待发,日日夜夜守护着宏村人的幸福和安宁,正是建湖人的美好愿景。据说枯水期时,宏村的月沼缺水,南湖的水就通过地下的渗水层补充到月沼之中。其设计可谓是匠心别具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看这宏村点点滴滴皆风水,来宏村旅游,游客往往只对月沼和南湖的风光所吸引,但我们视而不见的水渠,竟然大有学问。整个宏村水圳可谓是处处有玄机,点点是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