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33年来,他坚守当一名好医生的初心,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自己钟爱的传染病防治事业,用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用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用忘我的敬业精神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信念。他就是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肝炎科主任、主任医师、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朱顺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一心为患

交班、查房、接诊、会诊……每天朱顺强都要提早来到医院,开始他忙碌的一天。尽管这些工作比较枯燥也很辛苦,但朱顺强把病人的病痛放在第一位,常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在休息日、节假日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看病、查房连轴转,朱顺强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还要抽出时间在线上为患者和家属解惑答疑,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却从没怨言。朱顺强深知病人对治疗的渴望,他基本有求必应,由于他看病耐心细致,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多‘挤出’一些时间,就能给更多的患者看病。” 朱顺强说,对于很多肝病患者而言,掌握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知识技巧,以及疾病和用药的各种必要知识十分关键。因而,每接诊一个病人他都反复给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从而提升诊疗质量。

“谢谢朱主任,总是这么的耐心”“朱主任是我们的大恩人,能遇到您这么好的医生真的太幸运了”“医生最累,像您这样敬业的医生更累”…… 他还组建了多个病友微信群,为患者提供咨询、康复指导、预约诊疗等延伸服务。

2018年3月,朱顺强团队接诊了一位患肝癌8年,历经2次大的外科切除手术,多次介入术治疗的40多岁的男病人,患者长期住院,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从肿瘤科转重症,后又从重症转到肝炎科。

患者转到科室时,由于病魔的折磨,瘦的皮包骨头,大量腹水,只能进食少量流质食物,身上多处压疮,多脏器衰竭,情绪激动,不配合治疗,每天由他80多岁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照顾,两位老人满头白发,又要喂饭,又要翻身拍背,还要忍受孩子因病痛不适心情不好时的坏脾气。朱顺强得知后立即赶到病房,当他看到病人的情况时急在心里,要求医护人员要尽心尽力帮助患者。

从此,朱顺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总是先去看看病人,给他鼓励,给老人安慰,并嘱咐管床医师及时调整他的治疗方案,让护理上积极予以翻身拍背,压疮护理。经过10余天细心的专业护理,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的压疮奇迹般恢复,腹水也明显消退,进食量也有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慢慢安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患者出院后还是因为癌症全身转移,多脏器衰竭去世了,但患者生命最后这段路走得很安详,朱顺强觉得这也是作为一名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患者去世后,沉浸在老年丧子巨大悲痛中的患者父亲亲自给他送来感谢诗:医患心相印,肝胆密不分;仁爱施患者,视患胜亲人;医技胜一筹,医德暖人心。

医术精湛 服务患者医德高尚

2021年底,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炎科接收了很多之前的肝病患者,周边社区的老年患者,迅速充满了病房,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阿姨,新冠肺炎感染后发热38℃,吃不下饭2天了,氧饱和90%左右,夜里12点被急救车拉倒医院。

朱顺强正在科室值班,接到病人后他立马和值班医师一起查看了患者,老人闭着眼不说话,手脚冰凉,蜷缩在床上,可以感觉到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很紧张,家属不断的问“大夫,我妈妈严重吗?会不会是白肺啊?是不是有生命危险啊”?考虑到患者年龄大,氧饱和低,精神状态差,需要马上做一下肺部CT,了解一下肺部感染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朱主任和家属一起用轮椅把患者推到放射科做了肺部的CT,并和放射科医师交换了肺部感染的影像学情况,排除了新冠引起白肺和肺部大面积感染引起氧饱和低的可能,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回到病房,朱主任又和值班医师根据患者的急查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一直守在床旁前观察查老人病情变化,告知病情及治疗的方案。

朱顺强接诊后,始终不放弃,多学科协调,精心对症治疗,经过1周的日夜守护,老人最终病情明显改善出院。“患者的求生愿望很强,我们不能辜负他。”朱顺强说,老人出院后老人和家属都十分感激,经常会通过微信询医问药,他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

每个被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危重病人,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年来,朱顺强亲自组织过各种大中小危重病例抢救不计其数,数不清把多少患者从死神手中抢过来重获新生。

近些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炎科在朱顺强带领下加强了亚专科建设,每位医生各有所长,擅长各种急性肝炎控制,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衰竭的控制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全面控制各型肝炎的重症化,利用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肝性脑病、慢性乙肝、结肠炎、糖尿病、脂肪肝等。

在治疗中,朱顺强努力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能吃药的绝不输液,能保守的绝不手术。“肝病是一类发病率高、病程长且花费大的疾病,给个人、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朱顺强说,要有医德医风,做到让患者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尽量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查房时朱顺强得知,一名家境困难的肝病患者准备放弃治疗。他第一时间找到患者和家属谈话,耐心地分析病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重拾生活信心。他还当场捐赠了500元,并在微信上发动募捐,帮助该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朱主任是一个难得的医德医术俱佳的专家,真正是技术高超,医德高尚。”患者家属吴女士说,朱主任没有名家的架子,他有着高超的医术、精湛的技艺,而且待人和蔼可亲,处处为病人着想。

抗击病魔 向高精尖领域努力

医学门类复杂,人体差异也千差万别,一种病在不同人身上,治疗手段也不同。为此,朱顺强主任抓住医院与树兰集团合作的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粪菌移植、ERCP术、经颈肝穿刺活检术等新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为炎症性肠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肝性脑病、慢性乙肝、结肠炎、糖尿病、脂肪肝、胆总管结石、不明原因肝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和诊疗方案,使肝炎科在疑难病例诊疗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被这个疾病整整折磨了半年多,看过很多医院,也吃过很多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朱主任团队一个多月的治疗,目前我的疾病已经逐渐缓解,在这里,我真心表示感谢!”日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这样说。

众多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脓血便、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得疾病,疗程漫长及反复发作是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王某,便血半年余,一日5-8次,经过多种治疗方案效果一直欠佳,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已经被疾病折磨得十分憔悴,入院后朱主任一直关注这个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查阅文献,发现粪菌移植术对这个患者来说应该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粪菌移植术”(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临床效果。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开展起来需要很多程序,为了尽快让病人运用上此项新技术,朱主任带领团队成员争分夺秒提交计划、制作流程,在树兰集团专家的指导下及本院检验科、胃镜室、麻醉科等多个学科的共同协助下于2023年4月29日为病人成功开展了粪菌移植术。

由于患者不耐受麻药,朱主任担心病人害怕及心理负担重,一直陪伴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并不断给予鼓励,手术一直持续到晚上23:00,看到手术顺利结束、病人情况稳定才下班,这个时候已经凌晨了,术后要连续注射3天菌液,恰逢五一节日期间,朱主任每日来院查房指导注射菌液,经过治疗,患者大便由一日5-8次到现在的一日两次,症状明显改善,便血量也逐渐减少,精神也越来越好,病人才由衷地表示感谢。

靠过硬的技术,朱顺强主任现任河南省医学会传染病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中西医肝病学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中西医消化专业委员,河南省健康科技协会常委,河南省肝脏健康专委会常委,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肝病重点专科跨世纪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起从医的初衷,朱顺强说,自己出生在郑州市郊区,小时候,农村条件差,缺医少药,老百姓生病了只能硬撑着。这种境况,年少的朱顺强看在眼里,心中燃起了从医的火苗。上了高中后,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当个医生,尽自己的所能解除群众的病痛。

“医生这个圣洁的行业,从来都是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朱顺强说,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尽力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的病痛,造福更多患者。(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