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唢呐一响黄金万两!

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为何唢呐一响起,就和黄金万两挂钩?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其实这句话的来源,是明清时期,民间有很多的唢呐班子,这些唢呐班子,除了忙农活,平时还靠给人吹唢呐补贴家用,

而无论是婚丧嫁娶都要请唢呐班子,为了把事情办的风风光光,同时让唢呐班子吹奏得隆重点。当地人都会给唢呐班子不少的钱,也因此古代民间唢呐班子还是很赚钱的,后来逐渐被夸大,变成了黄金万两。

不过现代很多人,对于唢呐只记得这一句,对于这句话的下一句,印象就很模糊,那么这句话是什么呢?

其实这句话的精华,在下一句,这句话完全体现了唢呐的王者气派,就是唢呐出征谁与争锋,它充分说明了,唢呐在中国民间乐器的地位。

但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接触唢呐的机会逐渐少了很多,甚至一定程度忘记了唢呐这种乐器,电影《百鸟朝凤》在2016年,再次引起人们对唢呐这种传统乐器的关注。《百鸟朝凤》是一首广为流传于华北和华东地区著名民间乐曲,唢呐是该曲的主要演奏乐器,通过这首曲子,仿佛能听到各种不同鸟儿的鸣叫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人们用唢呐吹奏“百鸟朝凤”来纪念逝去者,这是当地人们对逝者表达敬意的方式。而焦三爷作为唢呐高手,需要将这门技艺传承给他的徒弟。以让这门传统艺术得以延续下去,但只有能够“将唢呐吹进骨头缝”的人才有资格继承这门技艺。

焦家班的徒弟游天鸣初来乍到,虽然天赋平庸,但他有一颗踏实、敬畏和端正的品性,因此被选作了继承人。尽管学习过程颇为困难,游天鸣仍坚守着师父的教诲,继承了这门传统技艺,能够演奏出“百鸟朝凤”。

然而,时代的变迁导致唢呐渐渐被冷落,焦家班也逐渐散去。人们更喜欢观看管弦乐队的演出,而传统礼仪和唢呐演奏也因此失去了重视。为了生计,焦家班的成员不得不抛弃传统技艺,跑到城市里谋生。

游天鸣坚持着继承师父遗志的信念,坚守唢呐技艺的传统,在文化边缘游走。尽管现实已不再重视“百鸟朝凤”所代表的文化意义,但他仍不惜孤单一人,坚持传承这门技艺。可悲的是,时代的冷酷让这首意味深长的曲调变得孤独而悲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唢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音色深沉有力,富有感染力。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唢呐文化面临挑战,对于唢呐高手来说,除了掌握丰富的演奏技巧外,还需要坚持品德修养,传承师父的遗志,以及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文化遗产。

唢呐中国民间传统乐器之王

在中国民间有着很多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唢呐可以驱邪辟恶,保护人们免受鬼怪的侵害。相传,在远古时代,南极仙翁赐给了人类九种乐器中的一种——唢呐。他告诉人们:“此乐器可使鬼怪退散,它是降伏邪恶的利器。”

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唢呐与爱情的故事。相传,北地有个姑娘,因为家贫无力嫁妆,只好将自己的身体刻上花纹出卖给富家子弟。但是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不愿与他分离。她听说唢呐可以祈求良缘,于是她买了一把唢呐,每天早晨起来练习吹奏,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幸福。最后,她的丈夫执子之手,与她白头偕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传说,虽然没有历史考证的依据,但却表达了人们对于唢呐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传承了民间文化中的正义、爱情等价值观念。

作为中民间乐器,唢呐按分类算属于管乐器,由唢呐口、杆子、嘴口及各种附件组成。唢呐杆有7个音孔,是整个唢呐的主要共鸣体;嘴口则是演奏者吹奏的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件包括:铜管、簧片、固定环、调音环、冠圈、喉塞、吹口和挂链等。其中,铜管是唢呐的主体部分,用来发出声音;而簧片则是控制音高和音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百鸟朝凤中,我们能看到唢呐演奏技巧自成一家,而且要演奏的好,要求也很高,而唢呐吹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舌尖音

舌尖音是唢呐演奏时常用的技巧之一,也是最难掌握的技巧之一。演奏者需要将舌头卷起,并在吹奏过程中快速振动,以发出独特的颤音效果。

粗细调谐

粗细调谐是唢呐演奏时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喉塞和吹口的大小以及簧片的张力来改变音高和音色。

吹气力是唢呐演奏中最基础的技巧之一。演奏者需要用口吹气,并通过调整吹气的力度和频率来控制音量和音色。

嘴形变化

嘴形变化也是唢呐演奏中的重要技巧之一。演奏者通过改变嘴唇、舌头和喉咙等部位的形状,来产生不同的音效。

手指控制

唢呐的音孔和簧片都需要通过手指来控制。演奏者需要熟悉唢呐的音孔位置和开合方式,以及簧片的张力和压力,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唢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时期。据传唢呐是在战国时期由楚国人发明,后来传入了其他地区并逐渐发展壮大。历史记载,唐朝时期唢呐已经成为宫廷音乐的一种乐器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唢呐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并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

到了明清时期唢呐在民间扎根下来,成为了农村乐队和庙会上必备的乐器之一,其声音深沉有力、富有感染力,在民间歌舞、祭祀、婚丧嫁娶等场合中被广泛使用。也因为声音穿透力强,高亢激昂,唢呐成为了民乐中的王者。

唢呐的现状

但是到了清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音乐的兴起,民乐之王的唢呐地位逐渐下降。在传统文化日益凋零的今天,唢呐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虽然一些地方和社会组织已经采取了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唢呐文化,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唢呐文化仍然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但尽管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区,唢呐仍然保持着其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唢呐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些地方因为演奏唢呐的人比较集中,还被称为“唢呐村”。河南省现在拥有的“唢呐村”为数不少,其中一些村庄已经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唢呐乐队或者歌舞队伍。而当地人的人生大事,都会请来唢呐演奏者,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马庄村就是一个以唢呐为主打文化的村庄,他们的唢呐乐队已经走出国门,曾经到过国外进行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护唢呐文化的传承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当地唢呐演奏家马春风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了许多短视频,通过巧妙宣传和策划,成功吸引了大量人们的关注和参与。他的视频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在海外赢得了许多爱好唢呐文化的人的喜爱。

然而尽管如此,许多“唢呐村”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些老年人离世或者身体不适无法继续传承唢呐文化,而年轻人则由于生活压力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对于这项民间文化遗产缺乏兴趣和了解。

写在后面的话:

唢呐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虽然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不断涌现的新型音乐形式给唢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我们仍应该重视和保护这项民间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唢呐不仅具有审美意义,更具有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它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人类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唢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除了加强地方部门对唢呐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唢呐文化的传承者进行演出和推广活动,并建立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唢呐技艺的水平。

唢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特别是要引导年轻人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确保唢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